微博淡出,是一场漫长公共性退潮的开始

2025-11-27 20:26:2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波波夫

微博淡出,是一场漫长公共性退潮的开始

今天想聊微博的淡出,并没有冒犯的意思,因为这个世上并没有什么不朽之物,淡出是万事万物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微博上线都十六年了,即便不如当初热闹,但在今天的简中互联网,也投射了极为恢弘的余辉。况且,这个黄昏还可能很漫长。

起因是我之前关注的一个X博主Manya Koetse,她是波兰人,西方的中国问题专家,她在2013年做了一个网站,名字叫“微博趣闻”(whatsonweibo.com),就在前不久,她在X上发了一篇很长的文字,说她的网站要更名为“聚焦数字中国“(eyeondigitalchina.com),大意是十几年起的这个名字如今已经配不上她的初衷。

Koetse还算是对华友好派,做这个网站目的是,通过搜集微博热帖,帮助西方人克服那些刻板印象,去了解真正塑造当代中国的社会潮流、对话和情绪。但这样一个知中派,也开始意识到,作为一面映照中国的镜子,微博开始变得残缺、模糊。我可以直接搬运一段她的原文:

“自2010年代末以来......人工智能驱动的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抖音、快手和小红书等平台比微博更能根据用户行为定制信息流,因此广受欢迎。这催生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媒体生态系统,其核心不再是微博,而是微社区”。

老外对中国互联网的感知,时差还是挺大的。在鼎盛时期,大约2008到2015年,凭借开放的时间线和热搜机制,微博成为一个接近公共广场的网络空间。从温州动车追尾到乌坎村民维权,从郭美美到“表哥”杨达,所有用户,无论职业、阶层、地域,都暴露在同一套议程和同样的言论之下,用围观改变中国。

但这一切在十年前就戛然而止。随着外部一连串外部环境变化,微博失去了观察中国社会的样本意义,一个以批判、监督、辩论为底色的公共舆论时代,就已经开始退潮。

新一代的产品又如过江之鲫,鱼贯而出,先是2014年微信上线,熟人社交就开始从微博剥离,在那之前连我自己都会在微博上发布徒步活动的通知,分享私人照片,但之后就转移到朋友圈了。接着,2016年抖音上线,进入全民抖快的短视频时代,微博的娱乐属性和高频次打开的优势也不复存在。

不过,微博影响力的相对衰落,反映在数据上则要滞后好几年,有意思的是,微博的用户增长一直延续到去年,月活跃用户从2018年的4.62亿增长至2024年的5.90亿。日活跃用户则从2018年的2亿增长至2024年的2.6亿。

只是,营收的曲线和用户增长曲线并不吻合,微博的营收在2018年至2021年间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并在2021年达到峰值(约22.6亿美元),但此后开始缓慢持续回落,到2023年总营收逐步降至17.5亿多美元。

许多用户的使用习惯,已变成刷一下热搜就走。虽然用户数在增长,但停留时间大幅减少,由此拖累了广告收入。对于广告主来说,微博基于热搜和话题的品牌曝光模式,相比抖音、快手等能提供从“内容到交易”闭环,已经代际落后,而微博过于依赖的阿里等超大客户的投放并不稳定,从而导致了商业化失速。

经历一连串环境变化后,微博被迫蜕变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

有时是官方公告栏,遇到重大社会事件,微博成为了官方发布蓝底白字通报的渠道,以及网民单方面接收信息的场所,而非互动的平台。评论区往往开启了“精选”或仅允许特定账号评论。

更多时候变身情绪角斗场,正常的理性讨论空间被压缩,取而代之的是极化的情绪。性别对立、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饭圈互撕成为了流量的主导。理性的声音因为容易被扣帽子、被举报或被淹没在谩骂中,从而选择了自我噤声。

虽然有种拾荒的感觉,但我现在每天还会刷一刷微博。毕竟很多时候,只有在微博上才能知道,韩松老师又点了哪家的重庆小面,郝倩老师传来了怎样毁三观的欧洲衰败的第一现场,王小峰老师搬运的洋甘菊对肿瘤的最新抑制研究,特别是转世过多次如今叫“做个乌鸦也好”的木老师展望楼市后续,诸如此类的光怪陆离,在微博还是有很多。

我手痒在微博上搜了下“微博冷清了”,微博智搜几乎在数秒之内就给出了答案:

“微博的活跃度下降是近期多个用户观察到的现象,表现为博主停更、互动减少、内容冷清。其背后原因复杂,主要包括:明星与饭圈文化式微,微博赖以生存的热搜生态受到冲击,明星发声减少,饭圈争议被监管收紧,导致内妊厅引力下降;平台内容生态恶化,争议性话题和评论区戾气影响用户体验,用户因惧怕言论风险而“只看不说;用户分流至其他平台,如小红书、抖音等短视频或生活方式平台吸引了大量活跃用户,形成跨平台迁移;此外,算法推荐机制不够精准,信息流中充斥营销号与旧内容,削弱了用户参与感。尽管如此,仍有观点认为微博的竞争压力减小为坚持输出优质内容的博主带来了新机遇,只要内容扎实,仍能留住核心用户。总体来看,微博的‘冷清’是结构性变化的结果,而非单一因素所致。”

用更简洁的人话来说,现在的微博之所以显得冷清,是因为有质量的讨论消失了,大V们结伴而来,又结伴而去。留下的只有娱乐八卦、官方通报、极端情绪的宣泄以及饭圈控评。因此,现在的冷清不是公共性崩塌的开始,而是崩塌后的残余。

尽管如此,微博依然是中国有影响力的公共舆论场,你要想围观昨天罗永浩和华与华未遂的约架,最佳观赏机位还是在微博。微博在快速事件传播、名人热搜、品牌公关和公共危机反应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公共讨论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更为碎片化和影像化。微博曾提供了一个不可替代的公共广场结构,而取代它的新平台正在将这个广场分解为无数相互隔离的、算法驱动的兴趣圈层。

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算法主导一切,复杂的社会议题被压缩成15秒的情绪宣泄或反转剧本,被快速切换和碎片化中被溶解,沦为情绪的素材或简单的口号。当公众失去耐心进行论证时,深度思考被感官刺激取代,公共讨论也就失去了其严肃性,公共舆论的土壤被娱乐化彻底沙化。

小红书的崛起,代表了另一种趋势。人们更关注具体的、个人的生活方式,用露营、穿搭、职场吐槽、旅行攻略回避宏大叙事,甚至以反消费主义的姿态滑入消费主义的无尽循环。这也许是年轻一代网民温和的逃避,但也未必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当一代人的公共记忆随着微博淡出而淡出时,那并非只是流量统计上的一次下滑,而是社会公共性结构的再一次蜕变。那个试图通过网络围观、理性辩论,来推动社会进步的理想主义阶段,已经结束。

这提示着人们,网络公共性不像网络连接那样自动维持。它需要刻意的设计、制度的保护与文化的培养。

人们习惯把技术看作进步的同义词,忽略了所有技术系统都在塑形我们的社会结构。今天,用户从一个共同的中心广场,撤退到了各自私密、分散的小院子和娱乐场,当用户习惯了算法投喂下的沉默,圈层内的自嗨,跨越阶层、跨越圈层进行对话的能力和意愿也不复存在。

当我们再一次面临重大冲击时,人们必将为因缺乏共识机制而付出代价,再一次地表现为茫然与撕裂。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传蔡奇接受审查 其两位保密局下属突被免职
  2. 川普“电话教导”高市早苗内容被披露 日本尬极了
  3. 美移民局重审来自部分国家绿卡持有者
  4. 塔吉克斯坦金矿遭袭,3中国公民身亡
  5. 竹棚架:香港标志性符号及其背后的安全隐忧
  6. 昆明火车站列车撞施工人员致11死2伤
  7. 安徽亳州一小学附近发生爆炸 目前伤亡不明
  8. 铜精矿危机冲击 中国冶炼厂年度费用谈判承压
  9. 法拉盛1年来20店歇业、35店新张
  10. 日本撤走光刻胶业务 中国半导体产能大倒退!
  11. 白宫发言人的亲戚,被抓了
  12. 胡萝卜是转氨酶“利器”?
  13. 90%命门在日本手里,中国半导体慌了
  14. 一句“谁在乎”捅了马蜂窝
  15. 大埔恶火75死300人失联“成中共掌控香港能力严峻考验”
  16. 大陆一天两起列车撞人事故 引发安全质疑
  17. U.S. News AI爆冷,CMU/MIT并立,公立黑马逆袭
  18. 成都市长王凤朝落马内情曝光
  19. 我在中东读美国名校,帮父母省了500万
  20. 中国科技巨头海外训练AI模型
  21. 90后华人取代65岁图灵奖得主 过亿美金年薪背后....
  22. 香港大火,增至75死逾70伤
  23. 美俄代表密谈录音泄露,谁干的?
  24. 一文看懂AI眼镜产业链
  25. 川普敦促高市:不要加剧与中国的争端
  26. 美媒曝德秘密对俄作战计划 长达1200页 涉80万士兵
  27. 10月工业利润回落的三个原因
  28. 金价狂飙背后黑手,购金量超越央行
  29. 四川女大学生因反映社区书记聚众赌博 被关精神病院8年
  30. 香港大火26小时:不断攀升的死亡数字 挣扎的亲人
  31. 多米尼加允许美军进入限制区 联手打击毒贩
  32. 川普要高市"别刺激北京"?日本当局火速驳斥:不实报道
  33. 以色列围困约旦河西岸
  34. 钱志敏带走的400亿比特币,能归还中国吗?
  35. 石破茂:没有日中关系,日本还能生存吗?
  36. 北京模式不可靠?世纪大工程五大洲灾情频传裂痕全面浮现
  37. 白宫发言人的亲属遭ICE拘留 面临被驱逐出境程序
  38. 马克龙将访华,冀平衡优化关系
  39. 报告揭中共砸两千亿美元渗透美国敏感产业
  40. 为投奔自由台湾 共军杀死艇长 周恩来急下密令
  41. 欢度感恩节 美国人外出就餐激增13%
  42. AI“信仰”vs城投“信仰”
  43. 美取消庇护难民粮食券 21州及华盛顿特区提告
  44. 川普称物价正下降 美农民与企业指关税已致成本高企
  45. 土耳其:俄乌若达成和平协议 将参与乌境内维和
  46. 113万买房4年后卖掉,卖价太心酸
  47. AI时代的迷失:可怕的不是跟不上,而是用旧思维赶路
  48. 中国经济下行 年轻一代“躺平”选择不婚
  49. 美国国民警卫队枪击案嫌犯身份曝光
  50. 避免美国芯片限制 中国科技巨头海外训练AI模型
  51. 斯柯达发布100概念车官图
  52. 华府枪击案后 美全面暂停阿富汗移民申请
  53. 为何“洗浴中心”逐渐冷清?4个主要原因
  54. 释永信被曝为女明星开光,涉及多位女星
  55. 脱钩的两个指标:稀土和芯片
  56. 中日外交争端让高市早苗获得政治优势 国内地位稳固
  57. 梅西感恩节大游行,数千警察加强安保
  58. 香港大火已升至83死 官员:几小时前仍有求救电话
  59. 赖清德提史上最高国防预算案 国民党批将债留子孙
  60. 日最大在野党代表:高市事实上已撤回“台湾有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