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东读美国名校,帮父母省了500万

2025-11-27 16:25:2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留学全知道

去年的早申数据中,我们有关注到随着康奈尔、西北、纽大这些名校一起放出来的,还有卡塔尔、阿布扎比的数据。

仔细探究才发现,中东这些国家,近年来真的是凭借着“超能力”把几所美国名校直接搬到了自家门口。

仅卡塔尔教育城内,就已经坐拥包括如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乔治城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伦敦大学学院(UCL)、巴黎高等商学院(HEC)等世界一流顶尖院校。

与拥有留美经验的阿联酋首任总统、阿布扎比统治者穆罕默?本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让纽约大学校长John Sexton放弃仅开教学点的计划,直接把纽大第一所海外校园开到阿布扎比,并为每一个录取学生准备了令人心动的丰厚奖、助学金。

在中东的美国名校学习体验如何?在中东这片神秘而古老的土地上,学生们又是如何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实现自我成长?

01

中东石油巨富们的另一面

其实,说到把娃送出国读书,估计大多数家长脑海里最先闪现的目标就是藤校、牛剑。

在英美申请为主基调的大学申请趋势里,中东一直是鲜有亮光照耀的地方。

作为很多人眼中的战乱、保守、封建等一系列刻板印象,使得其在学术方面不被大多数圈外人所关注。

“当年在很多人看来Rock这娃走了‘歪门邪道’。”

高中已经就读于苏州中学的Rock,一路打着信息奥赛出来,SAT近乎满分,可能正常的申请,清北复交或者英美名校也是没跑。

ED申请结果出来,“我真的可以去中东了!”“当时伊拉克战争还没结束,大家对中东的印象还是战乱,但我没什么犹豫的。”

“我想走一条和同学们不一样的路”,可能正是这种“做自己”的气质,让纽大在一众申请者中一眼挑中了这位独特的中国男孩。

就这样,Rock成了纽大阿布扎比招收的第二届学生,也是当年苏州中学唯一考去中东的学生。

“机缘巧合”,如今在西北大学卡塔尔分校大二就读的中国学生Tan也是如此。

“申请阶段,老师有跟我提过这所学校,当时也没太在意。直到正式申请时,当时就想试试也没什么损失,就去报了西北最好的专业,没想到竟然被录取了。”

“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是人们对中东石油巨富国家们的刻板印象。

尤其是有这种完全靠老天赏饭吃的运气,简直让各个中东国家,仅靠石油这一项就躺赢无数的财富。

有钱让不少中东国家出手阔绰。

2022年世界杯,作为首次在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举办的一届世界杯,卡塔尔豪掷2200亿举办有史以来最高花费的世界杯。这个花费是过往所有世界杯成本总和的5倍。

然而,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的中东也有急迫的转型意识。

虽然背靠石油和天然气,给这里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积聚。但,自然资源不断消耗,终有枯竭的一天,尤其是当下绿色能源的冲击,让不少中东国家转型心切。

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在积极引进美国等世界顶尖大学时,卡塔尔都取的是这些各所大学的顶尖学科,比如说,康奈尔的医学,西北的传媒,卡耐基梅隆的计算机,乔治城的外交学等。

“石油换教育”,通过从自然资源到人力资源的转型,也让这些中东国家真正实现了集欧美名校“政治、经济、技术、艺术”强势学科于一身的学术全球化缩影。

图源:CMU卡塔尔校区官网

但很多家庭和学生可能会好奇:中东的美国名校到底如何申请?标化成绩、活动背景有哪些特殊要求?如何打造申请时的稀缺竞争力,让招生官眼前一亮?

01

中东国家+美国文化,奇异的结合体

Tan没去读书前有去过迪拜旅游。

上学前的期盼中,“本来以为卡塔尔会和迪拜差不多”,纸醉金迷,奢侈无度。

没想到来了之后的Tan发现,抛开对卡塔尔是一个中东富国的印象,卡塔尔没有那么世俗化,很平静祥和,“我本来是个很爱玩的人”,这里很适合自己沉下心来学习。

为表诚意,在卡塔尔的支持下,西北传媒校区不仅有专门从BBC挖来的技术团队,西北大学卡塔尔现在的新校长,也是从UPenn挖过来的(曾是宾大传播学院的副院长)。

“我们入学典礼的时候,校长就跟我们说,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他说他在这里养成的习惯就是去卫生间,可以把手机放在桌子上,出来都不会有人拿。”

这样的经历,Tan也经历过一次。他描述说,自己和朋友去沙滩玩,把手机落在沙滩上。结果,傍晚回去找,保安将他的手机保存得好好的。

“学校大概60%是卡塔尔人,包括住在卡塔尔的外国人,40%是国际生。”这些大学在本地的招生都是全部免费。

纽大阿布扎比分校最初的几届学生,真的蛮像一群“拓荒者”。

“项目初期知道的人还少,当时大家的申请没有那么目的性,就像接受了宇宙外来的一个信号,然后就去了那里。”

Rock形容,一届130个学生中,“学校尽可能做到了极致的多样性。”身边的同学有的可能是非洲某个部落酋长的女儿,也有来自美国白人中产家庭的孩子,也有卡塔尔皇室的一些子女。

“学校对学生慷慨无比也是真的”,只要你是全奖,从学费住宿费一直到医保机票甚至是去其它校区交换的费用,全奖都囊括在内,在Rock看来,这也导致了后面学生的动机可能没有当初那几届那么多元。

“偏也确实是偏,有种与世隔绝的感觉”,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的校园在一座岛上,“你远远地看过去,孤零零几栋楼矗立着,然后楼上面一个一个那种小小的宿舍窗户,周围也没太多烟火气,你不自觉会有一种飘在外太空的感觉。”

这里不能喝酒,不吃猪肉,一年的一段时间是斋月,有些同学要做礼拜。有去了的女同学形容,去了这里,“我的短裙、短裤、紧身衣等统统封藏箱底了。”

采访的这天是礼把体,新学期刚去学校的Tan还在为时差和新学期去适应时间。为了契合当地的特色,这里的上课时间普遍在周日到周四,周五、周六休息。

与此同时,神奇的在于,这些校园里所带去的美国文化。

彼时,为了实现“将世界顶尖大学带到卡塔尔”的美好愿景,卡塔尔不仅承诺为这些高校提供宽阔场地、世界级教学设施,诱人的薪资待遇、并包揽一切办学开销,光是每年给高校的资助金额就至少达到3.2亿美金。

这些中东国家,还拍胸脯保证给到大学独立思辨、学术自由的空间。

“毕竟来自各不同国家的这种国际生的比例高很多。大家总归要有一个共同语言,大家走得都是一样的招生流程,都是学校那边总的招生官在选拔。美国文化就成了一个很好的链接。”

同学会去总校交流,总校同学、老师也会来这里学习、上课等。上课也都是采用美国课堂的模式,讨论的话题当地特色之外还有更多的美国元素。

03

一种神奇的跨校区学习经历

试想从西北大学学完新闻写作课,跑到隔壁卡内基梅隆大学敲代码,晚上到巴黎高商听讲座,旁边一个在乔治城大学读书的同学凑过来:嗨,要不要聊聊卡塔尔被断交封锁后的地缘政治?

在卡塔尔1400万平方米的教育城里,这样的学习经历一点也不稀奇。

Tan最近选的一门课就是在隔壁卡耐基梅隆的,每到这个课的时候,他就需要跑到隔壁的卡耐基梅隆的教室去学习,有一些传播、拍摄的课程,也会有卡耐基梅隆的同学跑过来上课学习。

“等我毕业的时候,这个计算机课程的学分是西北和卡耐基梅隆一起颁给我的。”在卡塔尔,大学之间的合作课程比比皆是,而对学生来说,去读一个学校,好似又不是只读了一个学校,还会用到旁边可能五六个学校的资源,同学之间也是互相认识,常常互相交流的。

Tan去卡耐基梅隆上课还认识了中国同学Zhen,生物学专业的她偶尔需要去隔壁的康奈尔上课,采访的这两天,她正在赶着一个实验。

“也有一些同学来了不适应的,就转学走了。”对Tan来说,大三的他也将去到本校交换学习一年。

对当年在纽大阿布扎比分校读书的Rock也是如此。不仅去布拉格交换了一个学期,还去到纽约的校园交换一年。

“我觉得是非常棒的求学体验。”

在去卡塔尔读书之前,Tan一直在上海某个最好的国际学校读书,也去过美国读过两次summer school。

不是说美国不好,只是说“对华人不是很友好。”

“与一些在美国读书的朋友交流,你想要跟教授做去research,他就会明面上告诉你,因为你是来自中国这种敏感地区,所以不能让你参加有校籩search,包括很多派对什么的,也都不让中国人加入进来。”

相反,“在这里的话,我觉得中国人,作为一个黄种人,它不是一个劣势,它更多是一种优势,你会因为自己是一个黄种人而得到更多的优待。”

在Tan的卡塔尔教授的眼里,中国人和韩国人都属于非常勤奋的类型,上个学期,他已经被教授选上,跟着教授在做一个关于中东数字化学习的研究项目了。

“教授会更偏向于去招收黄种人作为他的助教,在路上打到出租车,一些巴基斯坦人跟我聊天,问我从哪里来,当听到我来自中国时,他们特别友好,说我们两个国家是好朋友。”

而据另一位在读纽大阿布扎比分校的学生分享,在大三时,学校全额资助她去罗马实习,在当地杂志社发表意大利深度旅游文章。如果当时选择美国的大学,也许就不会有这些丰富的实习经历,而是会选择在餐馆里做服务员,赚生活费...

上课也是如此。“我跟每个教授都是认识的,他们也会和你打招呼,你也可以去他们的office找他聊天。有的时候上课状态不是很好,他们也能马上观察到你的不一样,问你有什么特殊状况需要帮助吗。”

在Tan看来,这种与教授之间的Personal connection非常难得,“学校不怕你有想法。你要想借用很多资源的话,你主动一点是可以用到很多这种资源的。”

虽然当年的同学已经散落到世界各地,而对已经毕业多年的Rock来说,与学校、同学的牵绊依旧很深。

“在理工学生中,我可能是比较偏e的性格,很喜欢和不同的人建立联系。”创立一家教育公司的他,帮学生做升学规划相关的策略时,需要一些当地的资源,“我脑海里的地图可能就启动了,看看当地有哪些我的同学可以提供支持”。

毕业十年的Rock,去年又回了学校一趟,与老师同学重聚。“没有当年荒凉了,现在这个岛都开发成了高端富人社区,卢浮爆就建在距离学校15分钟车程的地方。”

对Rock他们来讲,当年毕业的很多同学真的是毕业各奔东西。“这次同学聚会,还有一个出生在沙特的印度同学,去了中国电信在当地的公司工作。”

当年当地还没有太多的选择,“如今在读的同学选择留下,毕业很久的很多同学在回去”。

的确,随着中东的逐渐发展,机会变多,更多的人看向这里,更多的人也在将学业选择于此。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连环贷款纠纷迷局:借款人伪造公章致公司负债亿元
  2. 鹤岗“房产一哥”,转行擦边背后
  3. 网约车司机猝死,家属担心无法得到保险保障
  4. 浓烟、求助与逃亡:亲历者讲述香港大埔火灾
  5. 谁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中国吗?
  6. 敏感词叠加 “范冰冰”加“金马奖”成了大陆的“佛地魔”
  7. 传蔡奇接受审查 其两位保密局下属突被免职
  8. 昆明火车站列车撞施工人员致11死2伤
  9. 白宫发言人的亲戚,被抓了
  10. 川普“电话教导”高市早苗内容被披露 日本尬极了
  11. 日本撤走光刻胶业务 中国半导体产能大倒退!
  12. 安徽亳州一小学附近发生爆炸 目前伤亡不明
  13. 朝鲜女军人遭3高中生先奸后杀 政府判死刑“即刻处决”
  14. 胡萝卜是转氨酶“利器”?
  15. 一文读懂谷歌TPU:英伟达暴跌跟它有关
  16. 一针抵一套豪宅,1800万/针天价救命药获批
  17. 【评论】加州经济对人工智能依赖日深
  18. 王友群:中共外交的又一大昏招
  19. 美移民局重审来自部分国家绿卡持有者
  20. U.S. News AI爆冷,CMU/MIT并立,公立黑马逆袭
  21. 段永平隐退23年了,段家人还在:亲哥神操作曝光
  22. 感恩节出行指南:哪些商店开门?何时出发能避车龙?
  23. 10月工业利润回落的三个原因
  24. 川普敦促高市:不要加剧与中国的争端
  25. 法拉盛1年来20店歇业、35店新张
  26. 成都市长王凤朝落马内情曝光
  27. 俄罗斯:新版方案可谈
  28. 抗日前线发生怪事 中共“八大元帅”去哪了?
  29. 90后华人取代65岁图灵奖得主 过亿美金年薪背后....
  30. 香港大火,增至75死逾70伤
  31. 美俄代表密谈录音泄露,谁干的?
  32. 以色列围困约旦河西岸
  33. 一文看懂AI眼镜产业链
  34. 钱志敏带走的400亿比特币,能归还中国吗?
  35. 石破茂:没有日中关系,日本还能生存吗?
  36. 百万秦军3年内消亡之谜
  37. 36%商品无实质折扣 “黑五”买啥最合算
  38. 香港37岁消防员殉职 冲火场失联半小时 全身薰黑不治
  39. 大陆一天两起列车撞人事故 引发安全质疑
  40. 多米尼加允许美军进入限制区 联手打击毒贩
  41. 报告揭中共砸两千亿美元渗透美国敏感产业
  42. 川普要高市"别刺激北京"?日本当局火速驳斥:不实报道
  43. 欢度感恩节 美国人外出就餐激增13%
  44. AI“信仰”vs城投“信仰”
  45. 美取消庇护难民粮食券 21州及华盛顿特区提告
  46. 金价狂飙背后黑手,购金量超越央行
  47. 美房贷申请量意外飙升至2023年以来新高
  48. 马克龙将访华,冀平衡优化关系
  49. 为投奔自由台湾 共军杀死艇长 周恩来急下密令
  50. 7岁男孩在洗浴中心晕厥
  51. 协同亚洲团伙钓鱼诈骗上门收钱 南加州华男获刑
  52. 白宫附近枪击,嫌犯落网
  53. 四川女大学生因反映社区书记聚众赌博 被关精神病院8年
  54. 香港大火26小时:不断攀升的死亡数字 挣扎的亲人
  55. 竹棚架:香港标志性符号及其背后的安全隐忧
  56. 斯柯达发布100概念车官图
  57. AI时代的迷失:可怕的不是跟不上,而是用旧思维赶路
  58. 中国经济下行 年轻一代“躺平”选择不婚
  59. 华府枪击案后 美全面暂停阿富汗移民申请
  60. 川普称物价正下降 美农民与企业指关税已致成本高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