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精矿危机冲击 中国冶炼厂年度费用谈判承压
2025-11-27 14:25:29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中国冶炼厂与全球矿业巨头之间的年度加工费定价谈判,正面临着异常高风险。全球供应链混乱,特别是铜精矿极度稀缺,已使大陆厂家处在数十年来最尴尬境地。
全球供应冲击与中企尴尬局面
尽管中国的精炼铜产量约占全球一半,但受制于进口原材料,铜价高企。当前,全球供应链正面临数十年来最严峻的铜精矿短缺,部分原因是2024年末如巴拿马铜矿(Cobre Panamá)等主要大型矿山意外关闭,加剧了矿源紧张。
中国过去数年大幅扩建冶炼产能,导致严重依赖进口——中国工厂加工所需的铜精矿约85%来自海外。这种产能扩张与矿源控制不匹配的结构性失衡,使全球供应紧张直接转化为中国的本土危机。
在原材料极度稀缺的背景下,通常在年度谈判中为全球设定加工费基准的中国铜冶炼厂所能获得费用极低。据彭博社报道,在亚洲铜业周(Asia Copper Week)期间,业界盛传冶炼厂可能很快不得不为进口矿石倒贴加工费。
事实上,今年现货加工费(Spot TCs)已一度跌至负60美元/吨。
根据加拿大矿商Teck Resources Ltd.数据,全球冶炼厂目前仅以总产能的75%运行,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产能利用率。
许多冶炼厂已被迫减产。业界忧虑,中国冶炼厂可能会史上第一次同意签订带有费用“倒贴”的长期合约。一位高管这样向彭博社形容,“卖面包的钱不抵买面粉的钱”。
全球铜市场定价基础动摇
这场危机已动摇全球铜市场长达数十年的定价基础。
智利矿商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在2025年与中国冶炼厂达成史无前例的21.25美元/吨年度基准价,并在年中与中方达成零费用(0美元/吨)的半年度协议,创下历史新低,显示出矿源供应方的绝对优势。
美国矿业巨头自由港麦克莫兰(Freeport-McMoRan)已公开警告,考虑在2026年终止使用全球基准价,转而寻求个别合约,理由是持续的低加工费已危及其冶炼厂客户的生存能力。这一举动,可能导致全球铜精矿定价体系彻底崩溃。若成现实,中国冶炼厂将不得不转向更昂贵、更不可预测的双边谈判,进一步削弱其议价能力。
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向中国买家提出的精炼铜产品溢价创下历史新高,导致至少三家中国客户准备放弃长期合约,转向现货交易,进一步加剧市场不确定性。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陈学森公开表示,他反对实行零精炼费甚至倒贴的做法,称这将“严重损害全球铜冶炼行业的利益,包括中国在内”。
北京被迫暂停冶炼新计划
这场危机直接威胁到北京的国家经济规划。稳定的铜供应对中国第15个五年规划中的“新质生产力”战略至关重要,该战略高度依赖电动汽车、清洁能源和电网升级等高铜耗产业。
如果谈判破裂,贸易将转入不可预测的现货市场,这将使中方更难确保其工业所需的稳定供应。
北京已宣布暂停建设约2百万公吨的新计划冶炼产能,这是对国内产能过剩和加工费崩溃的直接回应。
(本文参考了彭博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