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外交争端让高市早苗获得政治优势 国内地位稳固

2025-11-27 10:26:1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纽约时报中文网



三周前,日本首相的一句即席发言看上去好像是她执政初期最大的失误,导致与中国的外交对峙。

而现在,高市早苗在国内地位稳固,尽管日本和中国都没有在争端中退缩。

高市早苗因表态愿在中方采取军事行动时保卫台湾而引发争端。视该民主岛屿为其领土的中国随即做出回应,采取措施削减对日贸易和旅游。

但经济代价并没有影响她在日本选民中的受欢迎程度,反而巩固了她在国防问题上态度强硬的保守派形象。

尤其是年轻公民对她的立场表示赞赏,这表明她与日益质疑日本长期以来和平主义的日本选民达成了一致。她还得到了日本、美国和台湾官员的支持。

高市早苗上任还不到六周,现在评价与中国的争端将如何影响她的政治遗产还为时过早。但这可能是她担任首相早期阶段的一个决定性时刻。

这场风波始于11月7日日本国会。一名反对党议员询问高市早苗,日本政府将如何界定中国封锁或入侵台湾的行为。她表示这将构成“存亡危机事态”,暗示日本将在这种情况下派遣自卫队保卫台湾。

尽管这只是重申日本长期以来鲜少明言的主流政策,但她的言论在北京引起了轩然大波。随后的外交争端带来了一连串的尖刻言辞、在争议水域的军事姿态,以及向联合国和川普总统的申诉。

许多政治分析家和政府官员认为,高市早苗的言论并非经过深思熟虑,而是脱口而出,可能是被提问者激起。

“普遍共识认为这并非她的刻意之举,”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日本前瞻的创始人托比亚斯·哈里斯说。“但是一旦这么说了,就很难做出任何让步,因为接下来的问题是,这是否是日本的主流政策?”

“正因如此,我非常不看好这个问题会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哈里斯说。

这场争吵发生之际,日本国内的反华情绪正有所上升,原因是有关中国的过度旅游、在日本岛屿附近的军事扩张,以及指责中国公民通过在日本购买资产推高租金和地价的报道。

这种态度在年轻一代中尤其普遍,而这一群体对于高市早苗所在的自民党至关重要,该党因难以吸引年轻选民而出现支持率下滑。

日本最大的报纸《读卖新闻》上周末进行的一项全国民意调查显示,在18岁至39岁的受访者中,64%的人赞成高市政府对中国的立场。相比之下,60岁以上人群的支持率为43%,而总体支持率为56%。

周二晚上,23岁的细田麻衣(音)和24岁的中谷里乃(音)从奈良的一家银行下班回家。奈良位于京都附近,以公园里自由漫步的鹿群而闻名。两人均表示支持出身奈良的高市早苗对华强硬立场。

中谷里乃说,她最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些中国游客用奇怪食物喂奈良鹿的帖子,由于外交争端,她对中国印象更差了。

细田麻衣表示同意。“作为领导人,对自己的国家有坚定的立场是一件好事,”她说。

在世界舞台上,盟友们团结起来支持高市早苗。台湾已经取消了对日本食品进口的所有限制,包括自2011年福岛核灾难以来实施的海产品进口限制。台湾总统发布视频,展示自己食用含日本扇贝和鰤鱼的寿司。

美国驻日本最高外交官也表示了支持。美国大使乔治·格拉斯上周称:“总统本人直接表示,我和大使馆也表示,我们支持她。”

对于一些观察人士来说,鉴于高市早苗长期以来的民族主义倾向和公开声明,她对中国发表煽动性言论早就有迹可循。

与众多日本右翼议员相似,高市早苗频繁参拜东京靖国神社,该神社供奉着日本战死者,其中包括部分战犯。她的参拜行为一直引发中国和韩国政府的抗议与谴责——二战期间,日军在中国犯下暴行,韩国则曾是日本的殖民地。

然而,一些人担心紧张局势已经升级。日本前首相石破茂批评了高市早苗,他本周在接受当地一家新闻台采访时表示,日本对台湾突发事件的反应不应该如此公开地讨论。

“历届政府都以极其谨慎的态度处理此事,日中关系就是这么敏感,”他说。“这并非关乎能否随心所欲地发言,更不是为了单纯提升支持率。”

北京的反应包括要求联合国向成员国散发一份对高市早苗言论的强烈批评。周二,日本表示,在日本南部一个岛屿附近发现一架据信是中国的无人机后,日本战斗机紧急升空。日本计划在该岛屿部署防空导弹。

北京还试图加大经济压力。中国已停止从日本进口海产品,并建议其公民避免前往日本,警告当前赴日存在安全风险。香港当局也敦促居民在访问日本时提高警惕。

去年,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游客占日本外国游客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据研究机构China Trading Desk称,到今年年底,与北京的争端可能会使日本的旅游支出减少多达12亿美元。

奈良的干货店店主利根义嗣(音)说,经常有中国游客来他的店里买枸杞。他担心中国游客减少会影响生意,并说高市早苗不应该激怒中国。

“日本过去对中国和韩国也做过错事,”85岁的利根义嗣说。首相“本来不该惹事,偏要踩到老虎尾巴”。

本月早些时候,一名中国驻日外交官直接攻击高市早苗,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呼吁砍掉她“肮脏的头颅”。中国官方媒体开始发布她穿着与战时日本相关服装的漫画。

“中国方面认为,他们对日本施加的压力越大,日本人就会变得越顺从——高市早苗的处境就会变得越困难,”神田外语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兴梠一郎教授说。

兴梠一郎说,问题在于高市早苗已经澄清了她不会收回自己的言论。他认为北京近期的行动反而提升了高市早苗的民意支持度。

他还说:“中国对日本施加的压力越大,日本人实际上就越团结。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传蔡奇接受审查 其两位保密局下属突被免职
  2. 连环贷款纠纷迷局:借款人伪造公章致公司负债亿元
  3. 川普“电话教导”高市早苗内容被披露 日本尬极了
  4. 鹤岗“房产一哥”,转行擦边背后
  5. 美移民局重审来自部分国家绿卡持有者
  6. 浓烟、求助与逃亡:亲历者讲述香港大埔火灾
  7. 网约车司机猝死,家属担心无法得到保险保障
  8. 竹棚架:香港标志性符号及其背后的安全隐忧
  9. 昆明火车站列车撞施工人员致11死2伤
  10. 安徽亳州一小学附近发生爆炸 目前伤亡不明
  11. 铜精矿危机冲击 中国冶炼厂年度费用谈判承压
  12. 塔吉克斯坦金矿遭袭,3中国公民身亡
  13. 法拉盛1年来20店歇业、35店新张
  14. 日本撤走光刻胶业务 中国半导体产能大倒退!
  15. 白宫发言人的亲戚,被抓了
  16. 一文读懂谷歌TPU:英伟达暴跌跟它有关
  17. 一针抵一套豪宅,1800万/针天价救命药获批
  18. 胡萝卜是转氨酶“利器”?
  19. 段永平隐退23年了,段家人还在:亲哥神操作曝光
  20. 90%命门在日本手里,中国半导体慌了
  21. 一句“谁在乎”捅了马蜂窝
  22. 大埔恶火75死300人失联“成中共掌控香港能力严峻考验”
  23. 大陆一天两起列车撞人事故 引发安全质疑
  24. U.S. News AI爆冷,CMU/MIT并立,公立黑马逆袭
  25. 成都市长王凤朝落马内情曝光
  26. 我在中东读美国名校,帮父母省了500万
  27. 90后华人取代65岁图灵奖得主 过亿美金年薪背后....
  28. 香港大火,增至75死逾70伤
  29. 美俄代表密谈录音泄露,谁干的?
  30. 一文看懂AI眼镜产业链
  31. 川普敦促高市:不要加剧与中国的争端
  32. 中国科技巨头海外训练AI模型
  33. 10月工业利润回落的三个原因
  34. 金价狂飙背后黑手,购金量超越央行
  35. 俄罗斯:新版方案可谈
  36. 四川女大学生因反映社区书记聚众赌博 被关精神病院8年
  37. 香港大火26小时:不断攀升的死亡数字 挣扎的亲人
  38. 美媒曝德秘密对俄作战计划 长达1200页 涉80万士兵
  39. 多米尼加允许美军进入限制区 联手打击毒贩
  40. 川普要高市"别刺激北京"?日本当局火速驳斥:不实报道
  41. 以色列围困约旦河西岸
  42. 钱志敏带走的400亿比特币,能归还中国吗?
  43. 石破茂:没有日中关系,日本还能生存吗?
  44. 北京模式不可靠?世纪大工程五大洲灾情频传裂痕全面浮现
  45. 报告揭中共砸两千亿美元渗透美国敏感产业
  46. 为投奔自由台湾 共军杀死艇长 周恩来急下密令
  47. 欢度感恩节 美国人外出就餐激增13%
  48. AI“信仰”vs城投“信仰”
  49. 美取消庇护难民粮食券 21州及华盛顿特区提告
  50. 白宫发言人的亲属遭ICE拘留 面临被驱逐出境程序
  51. 川普称物价正下降 美农民与企业指关税已致成本高企
  52. 土耳其:俄乌若达成和平协议 将参与乌境内维和
  53. 113万买房4年后卖掉,卖价太心酸
  54. 马克龙将访华,冀平衡优化关系
  55. AI时代的迷失:可怕的不是跟不上,而是用旧思维赶路
  56. 中国经济下行 年轻一代“躺平”选择不婚
  57. 美国国民警卫队枪击案嫌犯身份曝光
  58. 避免美国芯片限制 中国科技巨头海外训练AI模型
  59. 斯柯达发布100概念车官图
  60. 华府枪击案后 美全面暂停阿富汗移民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