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曝中国食品业潜规则 盐油或成“厨房杀手”
2025-07-16 16:25:4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从震惊全国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到油罐车混装食用油丑闻,中国食品安全危机四伏。资深媒体人刘歌近日发视频披露,日常三大基础食材食用盐、食用油、调味品藏“隐形威胁”,提醒消费者警惕“厨房杀手”。
三大基础食材被曝暗藏“隐形陷阱”
资深媒体人、高级健康管理师刘歌通过短视频平台发视频披露,中国家庭普遍对日常饮食中的潜在健康风险缺乏警惕。
刘歌强调,若从盐、调味品、食用油这三大核心食材长期摄入不明成分或劣质产品,消费者可能最终形成“厨房-药房-病房”的风险闭环。
“如果你吃的东西里边很复杂,可能你经常就要跟药房打交道;如果持续吃三到五年,你可能就跟病房打交道;吃五年以上你很有可能永远走不出来了。”
她特别提醒消费者,部分市售盐产品出现“过度洁白、入口苦涩、质地松散如沙”等异常现象,这极有可能与非法添加增白剂、防结剂等物质有关。
在调味品领域,她揭示许多产品表面看似无害,实则充斥着各种化学添加剂、增鲜剂、保色剂等,“配料表越复杂,说明产品越脱离天然原料,越需要警惕。”
针对食用油行业,刘歌援引业内技术人员的爆料称,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色拉油、调和油、米糠油、玉米油等产品,普遍存在溶剂萃取堡艺被滥用、原料反复榨取等情况。这些油品的原料来源多为“边角余料”,严重背离了商家宣传的“冷榨”、“物理压榨”等承诺。即便标签明确标注“压榨”,也可能利用行业标准漏洞,通过化学溶剂“合规”出油,再经过反复加工以去除异味和颜色,严重误导消费者。
她还提醒,对牛奶、面粉等日常主食同样需要警惕其中可能隐藏的化工成分与伪健康概念。
她建议,家庭饮食应回归本真,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工添加剂的摄入。在选焙食品时,消费者应格外谨慎,尽量避开那些过度精炼、过度工艺处理,甚至使用转基因原料的产品。
刘歌所强调的,厨房里的每一次选择都直接关系到家庭成员的健康,消费者只有自身提高警惕、理性消费,并主动获取专业指导和透明信息,才能离“药房”和“病房”更远。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事实上,食品安全问题在中国是长期存在的顽疾,不仅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更严重冲击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信任底线。
2008年爆发的三鹿集团奶粉被曝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导致近29.6万名婴儿患肾结石,其中约5.3万人需住院治疗。
然而,三鹿事件之后,食品安全问仍层出不穷。2011年,蒙牛乳业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福建长富乳品纯牛奶也超标80%。(延伸阅读:中国食品残留农药超标解决了?标准被修改)
进入2024年7月,《新京报》又曝光了震惊业界的油罐车混运食用油丑闻,卸完煤制油的罐车在并未洗罐的情况下,装上食用大豆油继续运输。该丑闻涉及多家大型食用油企业。(延伸阅读:中国货运公司老板揭“罐车混运食用油”内幕)
最近,又发生的甘肃天水幼儿园铅中毒事件。甘肃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二百余名幼童被查出血铅含量超标,官方初步解释为幼儿园厨房食品中添加了彩绘颜料所致,但民曝幼儿园附近有一个属于中共国企“白银有色集团”的铅锌转运站。而2006年当地也发生过同类事件,源头被指与铅锭冶炼污染有关。(延伸阅读:甘肃幼儿园铅毒案 网传官方欲补偿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