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近5亿中国人却要遭殃了

2025-03-20 22:26:2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谷雨数据

来到三月中下旬,全国天气终于回暖了。

一夜花开,景色很好,但很多人眼泪汪汪、鼻涕不断——春天,这个过敏人又爱又恨的季节。

毛絮飞舞,需要全副武装。戴口罩的人一点也不孤单,你会发现,身边饱受过敏性鼻炎、结膜炎、湿疹等困扰的人越来越多了。

过敏,为何成了现代人的集体困扰?

01

北花粉,南尘螨,过敏人哪里都不好躲

过敏,看似是个小问题。持续发作起来,有人觉得“生不如死”。

作为全球第六大慢性病,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球约有30%-40%的人被过敏所困扰,总人数可达25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者预计,若按照40%人口患有过敏性疾病,全国过敏人数可超5亿。

过敏发作,不只是打个喷嚏那么简单。其中,过敏性鼻炎最常见,但有些过敏者的症状可能伴随哮喘、结膜炎,或者皮炎/湿疹。

即使是很多人患有的鼻炎,应对症状也并不容易——长期堵塞,鼻涕不断,导致大脑终日昏沉、睡也睡不好。这些影响生命质量的疾病体验,过敏性鼻炎者都懂。

而春天,恰恰对过敏体质并不友好。根据美团买药健康指数,3月以来,全国抗过敏用药需求明显上升。以3月1日为基点,到3月18日,抗过敏用药需求增长了24%,像氯雷他定等抗过敏“续命药物”会进一步热销。

分区域来看,三月上旬,鼻过敏搜索量最高的地区是华北地区(如北京、天津、济南、潍坊),其后是华东(如金华、南京)和华南(如东莞、中山)。眼过敏的地区分布也基本相似,华北依然高居榜首。



近期“元凶”,是漫天飞舞的花粉。3月主要是柏树、杨柳科、桃树花粉,4-5月则是桦树、梧桐和白蜡等树种花粉组合。浓度最高时,可结成肉眼可见的“烟雾”。



圆柏花粉散播成“雾”,图源小红书网友@哇塞姐

科学认为,花粉颗粒含有特定蛋白质,当这些蛋白质被免疫系统错误识别为有害物质时,身体会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来对抗它们,从而引发打喷嚏、流鼻涕、眼睛发痒等过敏症状。

如果你对花粉过敏,即使你没有出门赏花,也可能中招。开花期间,花粉粒随风飘散,通过头发、衣物、窗户、空调进入生活空间。

根据“全国花粉监测网”,3月20日,北京、兰州、南宁、南昌等城市的花粉过敏指数就处于“极易引发过敏”的警戒水平。



能躲过花粉,过敏人也很难躲过尘螨。理论上,粉尘螨和屋尘螨全年存在于室内环境,在温度适宜、湿度较高的春夏秋季节达到繁殖高峰。

一份对过敏原的系统调研,选取了三个代表城市,西部重庆、中部武汉和北部郑州,发现尘螨是目前最主要的过敏原。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人群中,对粉尘螨和屋尘螨的过敏率分别高达66.9%和64.1%。

其次则是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对其过敏的比例在10%-20%之间。而猫毛(皮屑)、狗毛(皮屑)过敏的比例其实没有想象中高。



具体来看,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中国南北方人对花粉、尘螨的敏感度不太一样。比如,杨柳、桦树等风媒花植物多生长在北方,花粉轻盈,飘散远、浓度高,春季少雨又叠加大风,会增加呼吸道敏感性。

根据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柄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从比例来看,在中国过敏患者中,北方人对花粉的过敏率高于其他区域,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区。

反过来,南方相对潮湿温润的气候,也让屋尘螨、粉尘螨有了理想温室。沉浸式待在“高浓度”的尘螨环境中,持续刺激免疫系统,南方患者对尘螨的过敏率更高。

据该实验室学者李宛珈等人的另一份研究,在广州,蟑螂(24.14%)是仅次于尘螨的吸入性过敏原,原因也是一样的——因为蟑螂多。免疫系统选择“敏化”而非“耐受”。



当然,由于气候变暖和城市绿化模式改变,南方一些城市的花粉过敏情况也在增加。比如前面提到的3月20日花粉指数警戒城市,南昌、武汉等位于南方。

02

过敏症状年轻化,都市人更易感

“以前人们根本不会过敏,现在怎么越来越多了?”

这是事实。无论花粉、尘螨过敏,还是其他过敏原形式,中国人的过敏率整体有所上升。

根据广州医科大学研究,2018年对比2008年,对花粉敏感的25-44岁成人鼻炎患者和15-24岁对动物皮屑敏感的鼻炎患者大幅增加。

重要的是,过敏人群特征趋于年轻化和城市化。叠加起来,体现为城市儿童存在普遍的过敏问题。现在,大城市的中小学里,孩子有过敏性鼻炎是班上的“标配”。

据另一份来自广医科呼吸疾病柄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为6.6%,是农村儿童(2.5%)的2.6倍;过敏性鼻炎有数倍差距,城市儿童为23.2%,农村儿童仅为5.3%;湿疹方面,城市儿童患病率达34.1%,也高于农村儿童的25.9%。



年龄上看,无论城乡,年轻人的过敏问题都远比老年人普遍。城市18-29岁年轻人过敏性鼻炎患病率高达11.1%,比70岁以上老人(6.3%)高出近一倍。农村地区虽然整体水平较低,但年龄分布趋势相似。

归根结底,家族遗传,在过敏问题中扮演着重要因素。研究显示,过敏家族史是儿童过敏的头号预测因素——拥有过敏家族史的儿童患过敏的风险是未有相关因素儿童的4.84倍。

成人的首要风险因素也跟家族史有关,拥有哮喘家族史的患病芭率是未有相关因素人群的3.99倍。

一代接一代,过敏似乎跟我们绑定。而其他重要风险因素,还包括花粉过敏史(2.41倍)、食物过敏(2.29倍)、抗生素使用(2.08倍)等。对儿童而言,吸二手烟(1.70倍)、是男生(1.58倍)和家里养宠物(1.56倍)也会略微增加一些概率。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年轻人、男性、又生活在城市、又有家族过敏史,那你已经处于过敏高风险的境地。

03

身体过敏,因为我们太干净了?

家族遗传,可以解释后代过敏的一部分原因。但为啥都市人的过敏日益高发,三十多年前就有人关心这事。

1989年首次提出的“卫生假说”认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太干净了。英国流行病学家大卫·斯特拉坎发现,家庭中兄弟姐妹越多,孩子患过敏的风险就越低。他认为,早期接触微生物有助于免疫系统的健康发育。

免疫系统是需要“锻炼”的。

当我们的生活过于卫生,免疫系统没有足够的训练对象时,它可能会过度警觉,将无害物质误认为威胁。这就像一支闲置的军队,没有真敌人可打,就开始自我演习,把花粉、食物蛋白等无害物质当成了入侵者。

因此,“过敏就是免疫力差”的观念是个误区。过敏往往是免疫系统“太活跃”了,而非“太虚弱了”。否则,老年人应该比年轻人更易过敏才对。

支撑“卫生假说”的重要时机是新冠疫情。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团队研究发现,疫情期间出生的婴儿过敏症发病率同比疫情前增长了49%。

研究者推测,疫情期间的频繁消毒、减少社交和口罩佩戴,导致婴儿肠道微生物的多个关键指标明显下降,包括微生物丰富度、多样性以及抗菌肽和抗生素抗性基因丰富度。

这些变化影响了婴幼儿免疫系统的发育,使得他们面对外界环境时更容易产生过敏反应。



除了“太干净”,过敏人数的增长还存在诸多因素,很难一概而论。

比如,让你感到宏观的全球变暖问题,导致了花期延长。植物花期一久,自然释放更多花粉。前面提到,面对过敏原,紊乱的免疫系统往往选择“敏化”而非“耐受”,因此暴露越多,过敏反应越严重。

新冠“阳康”后的“长新冠”,也是一个潜在因素。顶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刊文发现,新冠与过敏性疾病(尤其是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长期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至少在“阳康”半年后都会存在。

此外,都市生活更高的精神压力(长期焦虑、失眠)、饮食结构(高脂饮食、高添加剂摄入),都可能提升过敏风险。

至于个体,何时开始对何种要素过敏,是多种因素混合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小时候不过敏,成年后换个工作、换个城市,甚至什么变化都没有,有一天就突然过敏了。

一旦有了过敏底子,根治很不容易,锻炼仍是有效办法。在这里,锻炼的目标不是简单地“增强免疫力”,而是帮助调节和平衡免疫系统,使其区分真正的威胁和无害物质,减少过度反应。

过敏是我们享受城市文明的一点小代价。保持卫生依然很重要,但如果想要抵御过敏,也许我们确实需要“脏”一点点——当然,是科学意义上的“脏”。

周末去郊外锻炼,让身体“接接地气”,或者在阳台上种几盆植物,制造一点大自然的氛围,说不定就是最好的“过敏疫苗”。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时隔十年再召开,城市工作会议有哪些深意?
  2. 习丢人事权?传黄坤明卸任 胡海峰悄升第一副部长
  3. 川普回应“罢免鲍威尔”,态度大转弯
  4. 中共开城市工作会议 再推失败的“棚改”?
  5. 广东佛山顺德区爆基孔肯尼亚热疫情确诊478例
  6. 万斯投下关键票 参院推进川普90亿减支案
  7. 歼-10C和F-16V对比,关公战秦琼
  8. 读懂《道德经》的人 想不强大都难
  9. [慎]人皮泰迪熊闹剧,警拘23岁男疑犯
  10. 砸钱数千亿 中共突破芯片卡脖子仍无期
  11. 去美国留学到底要花多少钱?
  12. iPhone稀土不靠中国!苹果砸5亿建立美国供应链
  13. 7‧20法轮功反迫害系列电影 守护良知与真相
  14. 研究发现无花果树可将二氧化碳变石头
  15. 涉诈骗美国长者 3中国籍非法移民被ICE抓捕
  16. 僧人转世为商人 完成前世心愿
  17. 一年三访 穿唐装说中文 黄仁勋越讨好中国辉达越不妙
  18. 川普行政命令拟开放401(k)退休账户投资私人市场
  19. 美将禁止中国技术参与海底电缆建设
  20. 美国房产税最高及最低的州排名
  21. 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 揭中共对台军演3特征
  22. 继马斯克后美众议长也罕见唱反调 川普阵营危机
  23. 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实力盘点
  24. 网曝中国食品业潜规则 盐油或成“厨房杀手”
  25. 中国好感度反超,美国全球民调出现“逆转”
  26. 055型驱逐舰,技术领先后留给世界的背影
  27. 中国学生涌入伊州“玉米地”,中餐也“火”了
  28. 华裔夫妇疯狂代孕案中案:保姆涉虐童遭FBI通缉
  29. “南京红姐”红到越南!一出场 全场臂众鼓掌
  30. 美众议长:与川普争执后 马斯克手机换号不回信息
  31. 别让小红书上的言论毁了你的留学申请
  32. 中国白酒企业业绩普遍下滑 市场担忧情绪加剧
  33. 章家敦:中共推“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是骗局
  34. 中国多地高温地表超70℃ 郑州居民家玻璃热炸
  35. 白天载客晚上拉货 郑州公交开展自救
  36. 保姆虐童牵出黑幕,华人夫妇代孕21名子女
  37. 国家没钱了!法国拟取消2天公休假 希望平衡赤字
  38. 哪些朝代修筑了长城?
  39. 川普BBC专访坦言“对普京失望” 美俄关系进入关键变局
  40. 为何中共不择手段攻击神韵?有2个节目最戳痛它
  41. 胡锡进:川普最后通牒 不排除莫斯科再打一个多月
  42. 湖北3名高中生赴云南后失联 疑被骗至缅北
  43. OpenAI谷歌Anthropic联手,Ilya/Hinton/Bengio支持
  44. 自作自受vs政治猎巫?德州灾后损款成分裂导火线
  45. 美国狮子大开口,韩国犯愁
  46. 杨少华葬礼:儿子前脚哭到晕厥,后脚玩核桃
  47. 美国FCC拟推新规 禁海底电缆采用中国技术或设备
  48. 骇人听闻!华裔夫妇涉虐童丑闻 受害者包括20余幼儿
  49. 枪杀明尼苏达州前议长夫妇 凶嫌面临六项联邦指控
  50. 中国公民被逮捕,中使馆发声
  51. 中国女勒索美国公民结婚索要绿卡?引极大关注
  52. 全美巡展:领队为辟谣触碰鬼娃,然后死了
  53. 教宗为台湾台风受灾民众祈祷 赖清德表示感谢
  54. 这个夏天,贵出天际的“雪糕刺客”走向崩溃边缘
  55. 川普:维持日本25%关税 与印度或达协议
  56. 黄仁勋再度减持,套现3800万美元
  57. 一段尘封记忆 成千上万家庭的真实缩影
  58. 赵露思直播时手臂现白粉末 健康状况再引关注
  59. 乌军干不掉俄罗斯,德国就上阵
  60. 川普:可口可乐将在美国使用真正的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