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近5亿中国人却要遭殃了

2025-03-20 22:26:2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谷雨数据

来到三月中下旬,全国天气终于回暖了。

一夜花开,景色很好,但很多人眼泪汪汪、鼻涕不断——春天,这个过敏人又爱又恨的季节。

毛絮飞舞,需要全副武装。戴口罩的人一点也不孤单,你会发现,身边饱受过敏性鼻炎、结膜炎、湿疹等困扰的人越来越多了。

过敏,为何成了现代人的集体困扰?

01

北花粉,南尘螨,过敏人哪里都不好躲

过敏,看似是个小问题。持续发作起来,有人觉得“生不如死”。

作为全球第六大慢性病,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球约有30%-40%的人被过敏所困扰,总人数可达25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者预计,若按照40%人口患有过敏性疾病,全国过敏人数可超5亿。

过敏发作,不只是打个喷嚏那么简单。其中,过敏性鼻炎最常见,但有些过敏者的症状可能伴随哮喘、结膜炎,或者皮炎/湿疹。

即使是很多人患有的鼻炎,应对症状也并不容易——长期堵塞,鼻涕不断,导致大脑终日昏沉、睡也睡不好。这些影响生命质量的疾病体验,过敏性鼻炎者都懂。

而春天,恰恰对过敏体质并不友好。根据美团买药健康指数,3月以来,全国抗过敏用药需求明显上升。以3月1日为基点,到3月18日,抗过敏用药需求增长了24%,像氯雷他定等抗过敏“续命药物”会进一步热销。

分区域来看,三月上旬,鼻过敏搜索量最高的地区是华北地区(如北京、天津、济南、潍坊),其后是华东(如金华、南京)和华南(如东莞、中山)。眼过敏的地区分布也基本相似,华北依然高居榜首。



近期“元凶”,是漫天飞舞的花粉。3月主要是柏树、杨柳科、桃树花粉,4-5月则是桦树、梧桐和白蜡等树种花粉组合。浓度最高时,可结成肉眼可见的“烟雾”。



圆柏花粉散播成“雾”,图源小红书网友@哇塞姐

科学认为,花粉颗粒含有特定蛋白质,当这些蛋白质被免疫系统错误识别为有害物质时,身体会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来对抗它们,从而引发打喷嚏、流鼻涕、眼睛发痒等过敏症状。

如果你对花粉过敏,即使你没有出门赏花,也可能中招。开花期间,花粉粒随风飘散,通过头发、衣物、窗户、空调进入生活空间。

根据“全国花粉监测网”,3月20日,北京、兰州、南宁、南昌等城市的花粉过敏指数就处于“极易引发过敏”的警戒水平。



能躲过花粉,过敏人也很难躲过尘螨。理论上,粉尘螨和屋尘螨全年存在于室内环境,在温度适宜、湿度较高的春夏秋季节达到繁殖高峰。

一份对过敏原的系统调研,选取了三个代表城市,西部重庆、中部武汉和北部郑州,发现尘螨是目前最主要的过敏原。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人群中,对粉尘螨和屋尘螨的过敏率分别高达66.9%和64.1%。

其次则是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对其过敏的比例在10%-20%之间。而猫毛(皮屑)、狗毛(皮屑)过敏的比例其实没有想象中高。



具体来看,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中国南北方人对花粉、尘螨的敏感度不太一样。比如,杨柳、桦树等风媒花植物多生长在北方,花粉轻盈,飘散远、浓度高,春季少雨又叠加大风,会增加呼吸道敏感性。

根据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柄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从比例来看,在中国过敏患者中,北方人对花粉的过敏率高于其他区域,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区。

反过来,南方相对潮湿温润的气候,也让屋尘螨、粉尘螨有了理想温室。沉浸式待在“高浓度”的尘螨环境中,持续刺激免疫系统,南方患者对尘螨的过敏率更高。

据该实验室学者李宛珈等人的另一份研究,在广州,蟑螂(24.14%)是仅次于尘螨的吸入性过敏原,原因也是一样的——因为蟑螂多。免疫系统选择“敏化”而非“耐受”。



当然,由于气候变暖和城市绿化模式改变,南方一些城市的花粉过敏情况也在增加。比如前面提到的3月20日花粉指数警戒城市,南昌、武汉等位于南方。

02

过敏症状年轻化,都市人更易感

“以前人们根本不会过敏,现在怎么越来越多了?”

这是事实。无论花粉、尘螨过敏,还是其他过敏原形式,中国人的过敏率整体有所上升。

根据广州医科大学研究,2018年对比2008年,对花粉敏感的25-44岁成人鼻炎患者和15-24岁对动物皮屑敏感的鼻炎患者大幅增加。

重要的是,过敏人群特征趋于年轻化和城市化。叠加起来,体现为城市儿童存在普遍的过敏问题。现在,大城市的中小学里,孩子有过敏性鼻炎是班上的“标配”。

据另一份来自广医科呼吸疾病柄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为6.6%,是农村儿童(2.5%)的2.6倍;过敏性鼻炎有数倍差距,城市儿童为23.2%,农村儿童仅为5.3%;湿疹方面,城市儿童患病率达34.1%,也高于农村儿童的25.9%。



年龄上看,无论城乡,年轻人的过敏问题都远比老年人普遍。城市18-29岁年轻人过敏性鼻炎患病率高达11.1%,比70岁以上老人(6.3%)高出近一倍。农村地区虽然整体水平较低,但年龄分布趋势相似。

归根结底,家族遗传,在过敏问题中扮演着重要因素。研究显示,过敏家族史是儿童过敏的头号预测因素——拥有过敏家族史的儿童患过敏的风险是未有相关因素儿童的4.84倍。

成人的首要风险因素也跟家族史有关,拥有哮喘家族史的患病芭率是未有相关因素人群的3.99倍。

一代接一代,过敏似乎跟我们绑定。而其他重要风险因素,还包括花粉过敏史(2.41倍)、食物过敏(2.29倍)、抗生素使用(2.08倍)等。对儿童而言,吸二手烟(1.70倍)、是男生(1.58倍)和家里养宠物(1.56倍)也会略微增加一些概率。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年轻人、男性、又生活在城市、又有家族过敏史,那你已经处于过敏高风险的境地。

03

身体过敏,因为我们太干净了?

家族遗传,可以解释后代过敏的一部分原因。但为啥都市人的过敏日益高发,三十多年前就有人关心这事。

1989年首次提出的“卫生假说”认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太干净了。英国流行病学家大卫·斯特拉坎发现,家庭中兄弟姐妹越多,孩子患过敏的风险就越低。他认为,早期接触微生物有助于免疫系统的健康发育。

免疫系统是需要“锻炼”的。

当我们的生活过于卫生,免疫系统没有足够的训练对象时,它可能会过度警觉,将无害物质误认为威胁。这就像一支闲置的军队,没有真敌人可打,就开始自我演习,把花粉、食物蛋白等无害物质当成了入侵者。

因此,“过敏就是免疫力差”的观念是个误区。过敏往往是免疫系统“太活跃”了,而非“太虚弱了”。否则,老年人应该比年轻人更易过敏才对。

支撑“卫生假说”的重要时机是新冠疫情。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团队研究发现,疫情期间出生的婴儿过敏症发病率同比疫情前增长了49%。

研究者推测,疫情期间的频繁消毒、减少社交和口罩佩戴,导致婴儿肠道微生物的多个关键指标明显下降,包括微生物丰富度、多样性以及抗菌肽和抗生素抗性基因丰富度。

这些变化影响了婴幼儿免疫系统的发育,使得他们面对外界环境时更容易产生过敏反应。



除了“太干净”,过敏人数的增长还存在诸多因素,很难一概而论。

比如,让你感到宏观的全球变暖问题,导致了花期延长。植物花期一久,自然释放更多花粉。前面提到,面对过敏原,紊乱的免疫系统往往选择“敏化”而非“耐受”,因此暴露越多,过敏反应越严重。

新冠“阳康”后的“长新冠”,也是一个潜在因素。顶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刊文发现,新冠与过敏性疾病(尤其是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长期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至少在“阳康”半年后都会存在。

此外,都市生活更高的精神压力(长期焦虑、失眠)、饮食结构(高脂饮食、高添加剂摄入),都可能提升过敏风险。

至于个体,何时开始对何种要素过敏,是多种因素混合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小时候不过敏,成年后换个工作、换个城市,甚至什么变化都没有,有一天就突然过敏了。

一旦有了过敏底子,根治很不容易,锻炼仍是有效办法。在这里,锻炼的目标不是简单地“增强免疫力”,而是帮助调节和平衡免疫系统,使其区分真正的威胁和无害物质,减少过度反应。

过敏是我们享受城市文明的一点小代价。保持卫生依然很重要,但如果想要抵御过敏,也许我们确实需要“脏”一点点——当然,是科学意义上的“脏”。

周末去郊外锻炼,让身体“接接地气”,或者在阳台上种几盆植物,制造一点大自然的氛围,说不定就是最好的“过敏疫苗”。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四中全会前释内斗信号 王春宁等四将领被抛出
  2. 中国黄金市场震荡 一度“跌势如泄洪”
  3. 川普宣布一个大消息,印度人都不敢相信
  4. 马斯克抛6.85亿美元订单 中国成Optimus重要供应商
  5. 韩国造船商“韩华”拟向菲律宾出售反舰导弹
  6. 研究:常见腿疾与帕金森氏症有关联
  7. 白宫AI沙皇揭密中国拒买英伟达AI芯片用意 就是为了…
  8. 医生提醒:脑梗的“克星”是这5类食物
  9. "隐秘的角落"童星被曝脚踏三只船 殴打女友 热搜爆了
  10. 在美不随身携带移民证件或被罚 绿卡不例外
  11. 美政府加强移民法执法 移民应随身携带身份证明
  12. 93岁老人再当爸 华人妻比他小56岁:不为钱 只为…
  13. 哈佛教授居家照护患病妻子11年:把私人痛苦活成公共的光
  14. 生菜是高血脂的“救星”?
  15. 美战争部长座机挡风玻璃破裂 紧急迫降英国
  16. 年捞125亿!柬埔寨成诈骗帝国“3因素曝光”
  17. 温家宝要做中国的戈尔巴乔夫 为何一再延宕?
  18. 李成钢不请自来发胁迫言论 贝森特谴责
  19. 中国试图采取震慑措施 习近平认为贸易战升级会赢
  20. 川普:莫迪已承诺停买俄油
  21. 中共公安公开念出“八月十五杀共匪” 引群嘲
  22. 川普:莫迪保证不再购买俄石油
  23. 加州大学3天斩获五项诺贝尔!UC伯克利更是赢麻了
  24. 洛市通过“金属与电线窃盗检举奖金计划”
  25. 美联储或被迫提前放水
  26. 加拿大今年不是寒冬
  27. 南加大中国博士生,涉下药性侵多女
  28. 韩裔三代孙正义重夺日本首富,半年赚2682亿
  29. 第9次否决,美国政府继续停摆
  30. 为长期关门做准备!众议长:这次关门会旷日持久…
  31. 圣荷西住宅建筑许可证核发量骤降
  32. 纽约时报:美国严重依赖中国药品原材料
  33. 施压印度后,美国又将目标对准日本
  34. 印尼防长:将采购中国歼-10战斗机
  35. 美公告11月移民排期 中国亲属类绿卡无变化
  36. 美破柬诈骗集团 中国首脑在逃 照片曝光
  37. 机密文件交付中国 美国务院顾问被捕
  38. 中国在缅甸岛屿建基地?
  39. 美國對加拿大木材和傢俱的新關稅生效
  40. 内幕外泄 蔡习惊慌推保密局出台前
  41. 公安在央视念“八月十五杀共匪” 引群嘲
  42. 美政府关门"每周损失150亿"!贝森特示警经济冲击
  43. 李承鹏: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和黑暗森林的火种
  44. 5次发回重审,一起故意伤害案为何陷入30年循环
  45. 我国有多少财政供养人员?多少人算合理?
  46. 40年悬案终告破 长岛16岁少女谋杀案嫌犯落网
  47. 世界情报史的一段“特异功能大战”
  48. 高圆圆与董洁的45岁双生花图鉴
  49. 30分钟获利2亿美元,川普赚黑心钱?百万人爆仓
  50. 美媒曝光多地青年共和党领导人聊天消息:2900多页
  51. 一场烟花秀,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一窝端”了
  52. 老西觉得,胡锡进老师说的对
  53. 台湾舞蹈家林向秀新曲目公演
  54. 李泽楷旗下香港电讯面临美国禁令
  55. 美防长警告俄罗斯:乌克兰真正火力即将到来
  56. 看似清纯,实则“情场老手”
  57. 一个极权体制与精神自由之间的根本对立
  58. 最大竞争比已达162:1!柄考报名首日,近19万人报考
  59. 英国制裁11家实体,中使馆回应
  60. 桂民海遭中共秘密关押十年 人权组织吁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