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伟大的父谴磨世:他终于和女儿张纯如团聚了

2025-02-13 08:26:19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最华人

一则新闻将作家张纯如再次拉回到大众视野中。

2025年1月25号(美国加州时间),张纯如的父亲张绍进去世,享年88岁。


● 张绍进与张纯如合影

说到张纯如,很多人都知道她的故事。

她花3年时间写下《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向世界揭露日军的暴行。而她自己因为长期的调查,看到太多残忍的真相,再加上日本右翼分子的不断恐吓,患上严重的抑郁症。

在36岁那年,张纯如吞枪自杀,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与未竟的事业。

她去世后,她的父母又继续宣传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当张绍进离去的消息传来,全网都在致敬他接力女儿的义举。

但很少人知道,其实一直将父亲视为榜样的张纯如,才是那个接棒者。



1937年1月7日,张绍进出生在江苏宿迁。他刚7个月大,淞沪会战就爆发了。襁褓中的张绍进和家人在连天的炮火里撑了将近5个月。

张绍进的父亲张迺藩在苏州太仓县当县长,为人正直爱民,别人早早跑路,他一直坚守当地安置难民,帮前线部队挖战壕、造工事。直到日军侵占了苏州,他们才跟随部队撤退到重庆。

在重庆,张绍进度过了整个童年。

彼时,日本空军正在集中火力向重庆进攻。历史上惨烈的璧山空战就是在这段时期发生的。1940年9月13日中午,13架日本零式战机盘旋在璧山的上空,仅半个小时就击落13架中国飞机,孱弱的中国空军几乎受到毁灭性打击。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43年8月,日本侵略者在长达5年半的时间内对重庆进行了200余次轰炸,近2.6万市民被炸伤炸死,3万余栋房屋被炸毁。

幼年的张绍进经常看到日军的飞机在天空上盘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丢下几颗炸弹,然后便是轰隆一声爆鸣,四周化作一片废墟。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轰炸,竟成了当时日本空军的一种“消遣娱乐”。

张绍进一家住郊区,附近没有搭建好的防空洞,每次只要一听见防空警报的响声,母亲就赶紧拿上当天的食物,拉着张绍进往附近的仙女洞里面躲。在这个天然溶洞里,他们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空袭。

78岁那年,张绍进回过一次重庆,看到已经是景点的仙女洞,耳边似乎又响起了隆隆的爆炸声。

一二年级时,老师有次讲起南京大屠杀,听到日本人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张绍进心里满是愤慨。他不明白偌大的中国为什么要受这样的欺凌,几十万同胞的血海深仇如何才能报之?

年少时期,张绍进最为敬重的人就是父亲张迺藩,父亲虽然没有军权,无法冲在一线,但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陷入苦难的同胞予以庇护。

张迺藩刚上任宿迁县县长的第一年,就召集知识分子一起搜集文物,又四处集资,修建起来一座马陵公园,里面全是纪念抗日英雄、爱国诗人的内容。当地民众没有什么娱乐,张迺藩便鼓励所有人去逛一逛马陵公园,用这种方式激发民众们的爱国情怀。

后来,张迺藩又被任命为江苏省第四行政区专员兼司令,正值战乱,很多难民蜂拥着挤入南通。看到这样的惨状后,张迺藩立马着手在南通县的东、西、南三个门设了粥厂,并四处寻找适合的房子来当难民招待所。

除此,他还找了一些工厂,宣布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可以去里面干活,挣生活费。他始终认为做中国人,倾尽所能为同胞做一点事,才能问心无愧。

张绍进始终铭记父亲的故事,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

高中毕业那年,他以甲组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台湾大学物理系,随后又获得哈佛的奖学金,前去美国深造。后来他一心钻研学术,成就斐然,他写的《量子理论》在美国理论物理界影响极大。后来,张绍进留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任物理系教授。

虽在海外定居,但张绍进始终没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



上世纪60年代,张绍进和爱人张盈盈举办了婚礼。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总结他们的爱情,那就是——两个灵魂相似的人,找到了彼此。

张盈盈也跟重庆颇有渊源。那时,张盈盈的母亲在重庆宽仁医院待产,本以为医院一边靠山,一边靠嘉陵江,日本人不会来轰炸。结果有一天,空中突然飞来几十架飞机,密密麻麻的炸弹快速掉落在医院里,瞬间火光满天。

在南岸上班的张父远远瞧见,整个人急疯了,警报都没有解除就立马乘坐第一班轮渡赶到医院,刚到的时候看到门都被炸烂了,以为妻子没命了,正要放声大哭,这时医院的护士告诉他,所有病人都被抬到了防空洞,他的妻子安然无恙。

经过这件事后,张盈盈的母亲很快被转移到很偏僻的乡下,一直待到张盈盈出生。盈盈小时候父亲总会抱着她在耳边念叨:“盈盈啊,我差点失去了你和你妈妈。”

3岁那年,张盈盈跟着父母搬到了沙坪坝的覃家岗,她的童年跟张绍进一样,充斥着日军空袭的轰炸声。

彼时日军搞疲劳战术,故意不让地面的人休息。在张盈盈的记忆里,常常是母亲刚做好饭,轰炸就开始了。经验多了,父亲干脆把行军床和桌子放到防空洞里,轰炸一开始,张盈盈就带着自己的小板凳和母亲一起钻进防空洞里。

白天还好,最难的是半夜。

还在熟睡的张盈盈总是突然被父亲从被窝里拖出来,衣服还来不及套好就往防空洞里面躲,一躲就是好几个小时。

条件虽然艰苦,但张父张母对女儿期望极高,童年时,张盈盈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金钱可能会遗失或者被人偷掉,但在我们脑中的知识是永远不会被别人偷走的。”

张盈盈最终考取了哈佛大学的生物化学专业博士。去美国学习时,父亲特意嘱托她:“你是去美国学习现代科技的,你应该知道,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说到哲学和道德,西方世界需要向我们学习!”

这种骨子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热爱,让张盈盈和张绍进组建家庭后,也给自己的小家立了一个家规——学中文,说中文,不可忘记自己根在中国。



1967年,张绍进夫妇从哈佛毕业,又去到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当博士,两人日子过得很简单,全身心投入各自所研究的领域。

闲暇之余,两人讨论起孩子的名字,最终从《论语·八佾》中选取了“纯如”二字,他们希望孩子求真、纯粹。

1968年3月份,张纯如出生了。

初为父母,两人看着怀中的女儿,既欣喜又慌张。

张盈盈手里时刻拿着育儿书,每次喂张纯如喝奶,她都会记下奶瓶上的刻度,方便控制食量。但张纯如一哭,张盈盈就心疼得不得了,也顾不上计算,赶紧喂她。一天下来喂了十几次,张盈盈累坏了。

张绍进一看,立马接手抱女儿,让妻子休息。养孩子很累,但两人都很快乐,对张纯如更是捧在手心里地宠爱。

4岁那年,张纯如提出想写故事,但她不会写,只会比划,张盈盈知道后立马找来纸张,让孩子把想写的全画在上头,再由她一页一页地转写成文,完成后,张盈盈还在上面郑重地写下——“张纯如所著的故事”。

这是张纯如的“第一本书”。

为了让张纯如学习中文,夫妇俩一进家门就只说中文。张纯如听不懂的地方,他们一遍遍教。在这个家里,保有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必须传承的家规。

再大一点后,张绍进开始给孩子讲自己当初在祖国的经历,日本人如何猖獗,飞机的轰鸣多么刺耳,还有在南京发生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才9岁左右的张纯如听到后,对南京大屠杀印象很深,她专门跑去图书馆查资料。却发现美国的图书馆里一点资料也查不到,去学校问老师,老师也是全然不知情。

爸爸妈妈口中那些血腥的往事,在这里似乎是从不存在的。有一瞬间,张纯如也怀疑过是不是父亲讲得太夸张。

可父亲的讲述是那么清晰,那些事情仿佛是昨天发生的,同胞罹难、山河破碎、血流成河,各种细节清晰可见,父亲不可能骗人。

从那时起,张纯如一直想寻找出真相,为什么这段历史在美国竟无人知晓?

长大后,张纯如参加一个展会,里面全是日军侵华的照片,砍掉的头颅、割开的肚腹……这是她第一次亲眼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残害,那一刻张纯如全明白了,父亲没有骗人,是有人有意在掩盖这段历史!

1994年,张绍进夫妇接到了张纯如的电话,女儿决定要把南京大屠杀写出来。两人听到后非常支持,鼓励她去寻找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整个过程中,他们一直耐心陪着张纯如,仔细读她寄来的信,给她建议。

《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成稿后,张绍进夫妇比张纯如还高兴,他们知道女儿付出了多少心血,于是把这本书看作自己的“亲外孙”。

但随着这本书的影响越来越大,张纯进夫妇开始担心女儿了,因为外界有人持续质疑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继而上升到对张纯如的人身攻击。在这样的精神压力下,张纯如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张绍进夫妇知道后,立马搬到了离女儿很近的地方,照顾她的起居,并时刻嘱咐她注意人身安全,他们要保护自己的女儿,更要保护那些被揭示的真相。

然而事与愿违,外界的巨大压力已不是他们所能抵挡的,几年时间过去,对张纯如的抨击不减反增。

后来在一次签售会现场,张纯如再次受到威胁,精神崩溃。张绍进夫妇知道后,立马来到女儿身边。

他们希望竭尽所能保护女儿,可最后,还是失败了。

2004年11月9日,听到女儿去世的消息时,张绍进顿觉天旋地转,世界近乎崩裂,唯一清晰的只有脑海中女儿那句轻柔的:“爸爸、妈妈。”



张纯如去世一年半之后,张绍进夫妇在她生日那天成立了张纯如纪念基金,继续完成她未竟的事业。

此后很多年,张绍进夫妇都坚持参加各种纪念活动,还联合当地华人,努力推动美国议会修改教科书,将南京大屠杀这段真实的历史加进去,只为让更多人记住那段惨痛的真相。

张纯如用生命照亮了历史的黑暗角落,而张绍进夫妇用余生守护着这份光明。

夜深人静的时候,夫妇俩会把和女儿来往的信件全都拿出来,一点点梳理,试图从里面找寻到她为什么自杀的答案。

翻着翻着,张绍进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他怀里抱着还是个婴儿的纯如,看着女儿的眼睛,轻声说:“我怎么才能保护你?”

可惜直到最后,他依旧没有答案。

20年后,张绍进与世长辞。他将葬于女儿的身旁,他们终在天堂相见。

● 参考资料

[1] 中国新闻网丨母亲出书忆张纯如之死:自杀与南京大屠杀史实无关

[2] 澎湃新闻丨口述|张纯如母亲张盈盈:我希望年轻人能拿出勇气,接下纯如的火炬

[3] 重庆晨报丨张纯如父母返渝:重庆是我记忆开始的地方

[4] 星岛环球丨写下南京大屠杀不朽之作,张纯如父亲张绍进辞世,享年八十八

[5] 记忆南通丨张纯如祖父张迺藩:民国最后一任南通区专员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小马科斯亲姐大义灭亲,菲出现分裂苗头
  2. 华为发布会被骂上热搜
  3. 帝国特惠制和互惠贸易法案
  4. 赵兰健:中国锂污染进入人体 威胁全球生态
  5. 美500万移民金卡,一天卖出1000张
  6. 宇宙恐将停止大膨胀
  7. 中共有能力2027攻台?分析揭真正危险关键“时间点”
  8. 几百万特斯拉车主被开盒,FBI局长也没放过
  9. 乌俄谈判明登场!双方“不见面”分房讨论
  10. 两位中配 富察与“亚亚在台湾”的不同命运
  11. 党魁出行无军委副主席陪同 传首谈退休现场震惊
  12. 中国人造古镇 萧条如同鬼城 耗资数十亿未完成的计划
  13. 千亿大订单“花落”波音?
  14. 川普罕见承认马斯克从政最大软肋
  15. 财富和腐败 习近平10亿美元后面的权力问题
  16. CNN爆料,鲁比奥怒了
  17. 中共人事调整暂缓 分析:暴风雨前的沉寂
  18. 北京惊传“献忠惨案” 多人死伤行凶原因曝光
  19. 贝索斯要结婚了!传发结婚邀请函6月迎娶"最强小三"
  20. 人工智能大发展,文科生的就业前途在哪
  21. 小女孩突然说出100年前的“前世记忆”
  22. 关于美国在乌克兰军事生物活动的调查
  23. 苹果CEO库克现身北京 听粉丝愿望开心点头“收到了”
  24. 美第六代战机大订单为何“花落”波音?
  25. 痛哉!20位民国精英留在大陆被疯狂迫害
  26. 做了五次以上的饼,PK印度馕饼
  27. “在我们所有人的头顶上,都有一块混凝土板”
  28. 马斯克再谈台湾:控制芯片生产 涉国家安全
  29. 川普政府终止50多万移民的合法身份
  30. 美报告关注中共腐败 专家:因应中国情势突变
  31. 于东来连发五文:不会大规模发展
  32. 美商务部长:移民“金卡”,一天卖出1000张
  33. “重估”铝业
  34. 一旦收购了巴拿马港口,美国就要下狠手了
  35. 李嘉诚次子现身北京出席论坛
  36. 委内瑞拉与美国达成协议
  37. 川普当局诠释《外敌法》:上门抓人,无需搜查令
  38. 美国首次制裁这类中企,释放重要信号
  39. 赖清德宣布国军4/1起加薪 学者点出可起2大功效
  40. 如何看30年国债期货与纳斯达克同涨同跌?
  41. 提笔为刀振臂疾呼 号召天下倚天屠龙
  42. 四年Meta生涯,被裁恍然大悟
  43. 东航惨烈空难三周年已过 最终调查结论仍无踪
  44. 刘翔退役10年后又一中国人站上世界短跑领奖台
  45. 除了天注定 能够改变命运的还有这“因素”
  46. 黄子韬进军卫生巾行业
  47. 2025年是禧年 人类走向最后的50年?
  48. “川普交易”反转,美元多头撤退
  49. 【时事军事】能改变空战模式的美F-47战机
  50. “世纪婴儿”千千去世,年仅25岁
  51. 陆配网红亚亚,带头回归祖国
  52. 赢得第六代战机F-47合约 对波音意味什么
  53. 朝鲜监狱是女性的地狱 少女偷看韩剧遭“延迟处决”
  54. 交易员转向押注美元翻空 川普去年胜选以来首见
  55. 腾讯押注非Transformer
  56. “鬼城”遍地开花 金氏世界纪录“最高烂尾”在中国
  57. 孙俪发短信打错字超搞笑 一字之差吓坏经纪人
  58. 美国向韩国、土耳其求援
  59. 俗语“男怕摸头 女怕摸腰”有何深意?
  60. 李嘉诚是“商言商”,还是节骨眼儿上递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