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习权力正受打击 国安系首当其冲
2025-07-03 08:25:3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中共党魁习近平主持政治局会议,罕见审议“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有日本媒体人指,这说明习近平亲定的决策系统在经济困境中正在接受审查,而国安系统首当其冲。
资深媒体人中泽克二(Katsuji Nakazawa)7月3日在《日经新闻》撰文指,习近平正陷入困境,原因在于国家安全与中国的严峻现实之间的冲突。
文章认为,尽管习近平积累了所谓的“终极权力”迹象依然显现,但他自2013年建立的中央政策协调和决策系统,如今出现了一些动摇的情况。
作者的依据是,6月30日的中共官方通稿称,中共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会议称,推动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做到“统筹不代替、到位不越位”。
中泽克二关注到,新规定将设定这些机构的权限范围,以确保它们不越权。而在中共中央委员会的下一次(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之前,当局做出如此重要的决定是不寻常的。
文章中说,乍看之下,这则声明似乎表明习近平手中权力进一步集中,因为其中包含了“集中统一领导”等常用术语。但该声明实际上否定了习近平当局的决策、审议和协调机构的作用。问题就在于这些机构的工作方式经常越权。
文章质疑,所谓的“越权”是什么意思?这需要回顾习近平自2012年上台以来对中共决策系统造成的重大变化。
公开信息显示,所谓“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正是多由习近平任负责人的深改委、国安委、财经委、外事委、审计委、机构编制委等十余个中央直属的委员会或领导小组。
中泽克二表示,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在2013年11月召开的第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成立的两个小组: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后者于2018年3月升级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
文章认为,事实证明,所谓深化改革委和国家安全委对经济和其它事务产生了重大影响。“小组统治”导致习近平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其中,由于其性质,国安委通常秘密开会。但随着决策者努力提振经济,他们面临一个困境:如何在经济和国家安全优先级之间取得适当平衡。
中共国安地位的抬高有个突变的过程。虽然习近平一上台就建立了国安委,但是习掌权的前十年,国安机关还是相对处于黑暗处,还没有走到前台直接表态。突变的时间在习近平2023年3月连任国家主席,习家军正式全面上位之后。
新任国安部部长陈一新上任后,2023年以来,中共对外资咨询公司进行打压,多家公司被突击检查,员工被拘留。《华尔街日报》曾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说,习将外国投资监管视为“一个盲点”,为消除疑虑,他任命国家安全主管陈一新负责此事。
自从2023年7月1日新修订的《反间谍法》生效后,当局掀起“抓间谍”的群众运动。同年8月1日中共国安部首次开通微信公众号,连续发文声称破获涉美国的间谍案,并且跨界在外交、金融问题上对外进行强硬表态。不少观察人士认为,陈一新如此高调,肯定引发各个部门的不满,也包括其他握实权的习家军成员。
中泽克二也在文章中引用北京消息人士表示:“(中共)党内对与普通人生活严峻现实脱节的决策系统存在广泛批评。”
他还提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一篇大胆警告“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必须看清它的边界”的文章,近日发表在国外的智库网站,罕见并没被删除。
中泽克二表示,一位熟悉中国政治的专家指出,习近平迅速巩固权力的势头“已经过了顶峰”。中共政治局决定审查允许习近平垄断权力的政策协调和决策系统,可能也暗示了回归集体领导传统。
台湾励志协会(TIA)执行长赖荣伟此前对大纪元表示,这个条例在这个时机点出来,值得关注。它的趋势就是走向集体领导,希望在做决策之前有所谓的议事协调。这绝对对习近平的执政有影响。因为夏天有北戴河会议,秋天也有会议。所以这是中共派系斗争的一个讯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