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背面能建房:真相令人震惊

2025-11-27 19:25:0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华声在线

如果有人告诉你,在一个绝对干燥,没有一滴水的真空世界里,土壤竟然,像雨后的泥巴一样粘手,你一定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不过,这正是中国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的真实“特产”。

这不仅仅是一个有趣的物理现象,更是一场颠覆我们对月球认知的微观革命。就在本周一(2025年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自然?天文》上抛出了这个重磅炸弹:月球背面的土,和我们熟悉的正面“散沙”截然不同,它们粘稠、结块,表现得更像地球上的园艺湿土。

为什么这个发现如此重要?因为这不仅关乎我们如何理解月球的过去,更直接决定了我们未来能不能在那儿盖房子。今天,我们就来剥开这层“粘性”的迷雾,看看月球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违背直觉的“假湿润”

长期以来,基于阿波罗任务以及嫦娥五号的采样经验,科学界普遍认为,月壤是松散的,类似海滩上干沙的物质。当宇航员或探测器触碰之时,它们会像流沙一般滑落。但嫦娥六号,却打破了这个刻板的印象。

据中国科学院祁生文研究员团队的研究,嫦娥六号带回的样品,表现出了极高的“休止角”。简单来讲,如果你把这些土,倒成一堆,它们能堆出一个,非常陡峭的小山包,而不会倒塌,就如同面粉或是湿润的泥土一般。对比起来,月球正面的土,则会迅速地塌落成平缓的沙堆

这种“粘性”,在缺乏水分的月球上,简直是违背直觉的。研究团队最初,甚至怀疑,是不是样品受潮了,或者混入了什么磁性矿物。但经过严苛的检测,水分为零,磁性矿物也极其微小。排除了所有常规答案后,真相指向了物理学的深处----颗粒力学

微观世界的“锯齿陷阱”

既然没有水作为粘合剂,那是什么把这些土“粘”在一起的?答案藏在显微镜下。通过对超过29万个颗粒的高分辨率CT扫描,科学家们发现,嫦娥六号的月壤颗粒细小得惊人,平均直径只有48.4微米,比人类头发丝还细。

更关键的是,它们的形状。这些微尘,并非圆润的鹅卵石,而是充满了,尖锐棱角、形状极不规则的“微观碎玻璃”。这种特殊的几何结构,制造了一场物理学上的“完美风暴”:极细的颗粒,大幅增加了接触面积,而锯齿状的边缘,则像无数把微小的锁扣,死死咬合在一起

在这种尺度之下,地球上,微不足道的力,开始称王称霸。由于颗粒极小,且紧密贴合,原本微弱的范德华力(分子间的吸引力),和静电力,被无限放大,成为了主导力量。这就好比,两块平整的玻璃片中间,即使没有水,也很难垂直拉开一样,物理吸附力,在这里,扮演了“隐形胶水”的角色

暴力美学的产物

为什么月球背面的土,会这么“碎”呢,且又这么“尖”?这得归功于月球背面那一段充满暴力的历史。研究指出,样品中富含一种叫作长石的矿物(约占32.6%),这种矿物天生“质地脆”,受力时容易破碎成渣

配合月球背面更为恶劣的太空风化环境----无数微陨石的轰炸,以及太阳风的侵蚀,这些岩石被一次次地粉碎,却从未如地球上的沙子那般被水流所打磨而变得圆润。它们留存了破碎瞬间的锋利,在亿万年的寂静之中,堆积成了这层“粘性”的盔甲

这其实是一种残酷的美学。正是因为月球背面没有大气层的保护,由于被长期“霸凌”,才造就了这种独特的土壤性质。每一粒粘手的尘埃,都是一次宇宙撞击事件的微缩化石。

给未来月球基地的“双刃剑”

作为一个科技观察者,我认为这项发现对未来的“月球大开发”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首先是挑战,这种高粘性,意味着月球背面的尘埃将比正面更难对付。它们,会更容易附着在宇航服、太阳能板和精密仪器上,且难以清除。未来的月球车,如果还在延用针对“散沙”设计的轮子,可能会面临巨大的阻力,甚至陷入“泥潭”----尽管那是干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许是建筑师的福音。这种天然具备着高内聚力的土壤,意味着在制造“月球砖”之时,可能无需过多的粘合剂,亦无需极高的烧结温度便可成型。倘若我们能够利用这种物理粘性,再配合3D打印技术,于月球背面通过原位资源利用(ISRU)来建造掩体,其结构强度或许会比在月球正面用“散沙”所造出的更为优越

嫦娥六号的这项发现,再次提醒我们:我们对月球的了解依然肤浅。那个挂在天上的银盘,每一面都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正面是温和的沙滩,背面则是粗砺的荒原。

这种“粘性”土壤的发现,实际上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窥见了月球背面独特的演化史。它不再是死寂的岩石,而是一个充满了微观物理互动的活跃世界。对于即将到来的月球基地时代,这捧“粘土”或许就是我们最早的建筑材料。

如果未来真的开发出利用这种“粘性月壤”的3D打印技术,你觉得月球背面的第一座建筑应该建成什么样?是像中国传统的窑洞,还是充满科幻感的圆顶?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脑洞!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传蔡奇接受审查 其两位保密局下属突被免职
  2. 连环贷款纠纷迷局:借款人伪造公章致公司负债亿元
  3. 川普“电话教导”高市早苗内容被披露 日本尬极了
  4. 鹤岗“房产一哥”,转行擦边背后
  5. 美移民局重审来自部分国家绿卡持有者
  6. 浓烟、求助与逃亡:亲历者讲述香港大埔火灾
  7. 网约车司机猝死,家属担心无法得到保险保障
  8. 竹棚架:香港标志性符号及其背后的安全隐忧
  9. 昆明火车站列车撞施工人员致11死2伤
  10. 安徽亳州一小学附近发生爆炸 目前伤亡不明
  11. 铜精矿危机冲击 中国冶炼厂年度费用谈判承压
  12. 塔吉克斯坦金矿遭袭,3中国公民身亡
  13. 法拉盛1年来20店歇业、35店新张
  14. 日本撤走光刻胶业务 中国半导体产能大倒退!
  15. 白宫发言人的亲戚,被抓了
  16. 一文读懂谷歌TPU:英伟达暴跌跟它有关
  17. 一针抵一套豪宅,1800万/针天价救命药获批
  18. 胡萝卜是转氨酶“利器”?
  19. 段永平隐退23年了,段家人还在:亲哥神操作曝光
  20. 大埔恶火75死300人失联“成中共掌控香港能力严峻考验”
  21. 大陆一天两起列车撞人事故 引发安全质疑
  22. U.S. News AI爆冷,CMU/MIT并立,公立黑马逆袭
  23. 一句“谁在乎”捅了马蜂窝
  24. 90后华人取代65岁图灵奖得主 过亿美金年薪背后....
  25. 美俄代表密谈录音泄露,谁干的?
  26. 一文看懂AI眼镜产业链
  27. 川普敦促高市:不要加剧与中国的争端
  28. 成都市长王凤朝落马内情曝光
  29. 我在中东读美国名校,帮父母省了500万
  30. 香港大火,增至75死逾70伤
  31. 10月工业利润回落的三个原因
  32. 俄罗斯:新版方案可谈
  33. 90%命门在日本手里,中国半导体慌了
  34. 中国科技巨头海外训练AI模型
  35. 美媒曝德秘密对俄作战计划 长达1200页 涉80万士兵
  36. 多米尼加允许美军进入限制区 联手打击毒贩
  37. 川普要高市"别刺激北京"?日本当局火速驳斥:不实报道
  38. 以色列围困约旦河西岸
  39. 金价狂飙背后黑手,购金量超越央行
  40. 钱志敏带走的400亿比特币,能归还中国吗?
  41. 石破茂:没有日中关系,日本还能生存吗?
  42. 四川女大学生因反映社区书记聚众赌博 被关精神病院8年
  43. 香港大火26小时:不断攀升的死亡数字 挣扎的亲人
  44. 报告揭中共砸两千亿美元渗透美国敏感产业
  45. 为投奔自由台湾 共军杀死艇长 周恩来急下密令
  46. 欢度感恩节 美国人外出就餐激增13%
  47. AI“信仰”vs城投“信仰”
  48. 美取消庇护难民粮食券 21州及华盛顿特区提告
  49. 白宫发言人的亲属遭ICE拘留 面临被驱逐出境程序
  50. 113万买房4年后卖掉,卖价太心酸
  51. 马克龙将访华,冀平衡优化关系
  52. AI时代的迷失:可怕的不是跟不上,而是用旧思维赶路
  53. 中国经济下行 年轻一代“躺平”选择不婚
  54. 北京模式不可靠?世纪大工程五大洲灾情频传裂痕全面浮现
  55. 川普称物价正下降 美农民与企业指关税已致成本高企
  56. 土耳其:俄乌若达成和平协议 将参与乌境内维和
  57. 美国国民警卫队枪击案嫌犯身份曝光
  58. 避免美国芯片限制 中国科技巨头海外训练AI模型
  59. 斯柯达发布100概念车官图
  60. 华府枪击案后 美全面暂停阿富汗移民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