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款“航母杀手”亮相,射程覆盖全球
2025-11-10 04:25:2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科学知识点秀
就在2025年9月3日的那一天,天安门广场上空突然掠过了一道如同的钢铁洪流般的巨大飞行器,瞬间将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如今的阅兵式,已不再是仅仅的“铁的展示”,更是将“铁的力量”与“铁的美”相融合的“铁的艺术”,如阅兵式上的东风-5C洲际导弹那样高达三层楼的庞然巨物,重达30头大象的巨重,在阳光的照耀下,它的厚重的金属外壳就像一面闪着冷光的巨大的盾牌一样,给人以无比的威慑力。

一时间,场下的人都屏住了呼吸,连主持的解说员也愣了几秒,那枚远远超出常人的想象的"巨无霸"就这样从中国中部的某个地方发射了出去,只用了20分钟就飞到美国的本土上空,甚至还没你下一口饭就已经将目标点点的给给的点在了上空.。
但这只是开胃菜。但真正的“游戏规则的改变者”却是紧随其后的东风-61洲际导弹,它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中程的“三战一攻”格局,将我国的洲际战略力量真正地投入了世界的竞技场上。其以三级的固体燃料为推进剂,末端的速度可达27马赫,相当于每秒飞行9公里的超音速飞行体。
其更大的杀器还在于,它可配装电磁脉冲弹头,对于非核的条件下也能精准地将敌方的电子系统给瘫痪,让那些骄傲的“神器级”反导雷达瞬间都变成了“瞎子”,说到当年我们那群人靠血肉之躯就能扛着步枪去打仗的时光,还不像现在有了这么高的技术了,就连一些胆大妄为的也会想想这玩意的厉害谁还敢动中国呢?

饱和式攻击一出手,反导系统就跟摆设没啥两样了
东风-5C的恐怖之处在于“分导式军团”设计,一枚导弹能携带6到10个核弹头,每个弹头都有独立制导系统,还能混入诱饵弹迷惑敌方。
但即使面对着25马赫的末端速度、漫天的假目标,其拦截的成功率也几乎为零,军事专家打了个比方:“这就像用渔网捕闪电,根本无从下手。
东风-61的机动性可谓让对手深感头疚:它不再受固定的一线发射井的限制,能够以16轮的特种发射车的形式打完一仗就能随时随地地转移阵地,堪称“公路上的幽灵”。
两款导弹的组合拳,彻底颠覆了战略平衡。其东风-5C单枚的核弹头的当量高达300万至400万吨的TNT,已远远高于广岛原子弹的150倍以上;更可将其作为“外科手术式”的打击手段专挑“反导的雷达”和“指挥中心”下手,对“大脑”这个最关键的“战略性”目标实施“一击毙”等战略性打击,用网友的话说:“一枚摧毁都市,一枚瘫痪电网,这仗还怎么打?”

美国防长连夜改口,台海局势悄然生变
阅兵式结束不到24小时,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在接受采访时突然改口:“美国绝不寻求与中国冲突。” 这句话背后藏着巨大压力——五角大楼内部报告显示,若与中国开战,美国西海岸90%的城市将在5分钟内陷入瘫痪。
而最让美军忧心的则是刚刚亮相的东风-26D高超音速导弹,它不仅具有超远的射程,而且其末端的速度可达20马赫的战斧号航母的防御系统都如同纸糊的玩意儿一般,对之都奈何不了。
连太平洋对岸的民间反应都耐人寻味。纵观纽约的时代广场那一大屏的无线直播,皆为东风导弹的发射画面,顿时美国的网友们都炸了锅“这玩意的威力可是能打三颗弹头的,我们这就连一颗都拦不住了!”,而原本就计划将东风导弹悄悄的部署在了冲绳的日本自卫队,甚至都没等东风的导弹正式亮相,就悄悄的将部署的计划都悄悄的推迟了;而此时此刻的菲律宾的军舰也都纷纷的在南海的挑衅中都显得了一副“底气不足”的模样。

技术突围背后,是一代代军工人的无声奉献
从东风-5A到东风-61,中国导弹迭代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在山沟沙漠里熬出来的奇迹。相比美国“哨兵”导弹项目烧掉1410亿美元仍被迫暂停,中国用十分之一的成本实现了同等威慑。这种“性价比”背后,是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优势——小到芯片,大到发动机,全部国产化。
值得玩味的是,中国展示如此强大的武器后,依然坚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正如《孙子兵法》所言:“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这些重器的存在不是为了打仗,而是让对手不敢动手。一位福建渔民说得朴实:“以前总觉得打仗很远,现在知道有东风在,睡觉都踏实。”
伴随阅兵式的硝烟散去,一个更真切的、更为直观的、更具说服力的“能力公示”也悄悄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崛起不再是空口的口头警告,而是更具实力、更具说服力的“实打实的”能力公示。和平从不靠施舍,只能靠实力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