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30:气候峰会有何用?

2025-11-10 04:25:1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法广

170多个国家的代表团今天汇聚巴西森林城市贝伦召开第30届气候峰会,此次峰会是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的峰会。贝伦峰会被认为是一次行动的峰会,巴西总统卢拉在气候峰会召开之前的首脑峰会上强调现在应该是行动的时候了,行动意味着各国必须共同努力找到弥补各国自主贡献与巴黎协定制定目标之间的差距,因为在本世纪末将地球升温幅度限制在1.5度的目标看来已经遥不可期,而2度的目标并非高不可攀;贝伦峰会也是一次森林峰会,保护森林不仅意味着必须停止砍伐,而且也必须遏制气候变化,走出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避免森林受到旱灾以及火灾的威胁,不过,要走出化石燃料谈何容易,尤其是在巴西政府继续发放石油开采许可证的前提下谈判将十分艰难。贝伦峰会也是一次人民峰会,在前几次国家都在专制国家举行之后,贝伦峰会举办的第一周将会举行人民峰会,卢拉总统强调人民的声音将会被听到。全球非政府组织的共同诉求是加大减排力度,为气候适应提供资金,并且实行公正的能源转型,落实巴黎协定中有关公正转型的承诺。另外,有关国际贸易以及气候,尤其是欧洲的碳关税边界机制也将是此次峰会的焦点议题。

La COP30 à Belèm au Brésil s'ouvre ce lundi 10 novembre 2025. ASSOCIATED PRESS - Fernando Llano

至于美国政府是否会派官方代表团出席峰会,今天峰会开场之后应该见分晓,目前峰会举办方尚且不排除其可能性,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最新公布的全球碳排放的评估报告,仅仅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就可能将地球升温的幅度增加0.1度。

气候峰会有啥用?

这一每年气候峰会召开时西方舆论热烈讨论的话题。 因为尽管经过多年的谈判、承诺和峰会, 今天温室气体排放量同首次气候峰会召开时相对比增加了三分之一,化石燃料的消费持续增加,地球升温的幅度正在超越科学家们一致警告的暂难性的门槛, 巴拿马代表胡安·卡洛斯·蒙特雷(Juan Carlos Monterrey)向法新社评论说:““是的,这些公约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但不足以保证地球生命的延续。”

上述数据彰显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 全球的气候外交是否正走向失败?或者上述数字并不能够说明所有的问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UNFCCC)西蒙·斯蒂尔(Simon Stiell)向法新社表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缔约方会议无疑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很明显,需要做更多、更快的事情,因为气候灾害影响正在所有国家。

自1995年以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长了34%。 尽管这个比率低于前三十年来增长了 64%, 对美国前气候特使约翰·克里来说: “我们还有时间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仍然可以赢得这场战斗, 我们只需要投入行动”。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气候研究小组十月发表的一份报告,各国递交的新的自主贡献目标并不足以将本世纪末的升温幅度限制在 1。5°C 以内, 有些年份,2023 年和 2024 年是最热门的年份之全球气温已超过1。5°摄氏度。 超过了《巴黎协定》制定的最高目标。

对加勒比共同体(CARICOM)气候代表和前圣卢西亚能源部长 James Fletcher 来说,“任何超过 1。5°C 的情况都将是灾难性的”。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Simon Stiell)向路透社表示,如果没有 COP 流程,全球气温幅度可能达到 5°C ,而不是目前预估的3°C的增幅。

成功与不足

一方面, 导致变暖的主要排放源化石燃料的消耗在全球继续增长,经济增长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开发使能源需求急剧攀升。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估,对煤炭的需求峰值将维持到2027年,主要由于来自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需求的增加。

而另一方面,太阳能和风能的开放大幅度增加,电动汽车的销量已经达到了全球范围内的飞跃和能源效率的提升也总体有所改善。

根据国际能源署, 去年全球对清洁能源的投资达到22000亿美元,远远超过化石燃料投资数据10000亿美元。

密切关注气候谈判曾经是德国气候特使的Jennifer Morgan 向法新社表示:“十年前,我们难以想象绿色能源科技能够取得如此重大的进展。”

不过,新能源的开发仅仅满足了新增加的能源需求,而并没有取代化石能源的消费。

气候峰会有何弊端

尽管美国政府两度退出巴黎协定,不过,这并没有阻止气候峰会的照常举行,此举显示了各国遏制气候升温目标一致,不过,气候峰会的谈判机制,也就是必须获得所有成员国的一致表决,巴拿马气候特使Juan Carlos Monterrey向法新社表示:“ 我们被文件,报告压得抬不起头来,评估的标准似乎停留在报告的页数而不是拯救的生命的人数。” 他恳求道:“我们需要系统性改革。”

巴黎气候协定签署时联合国的气候特使斯蒂安娜·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认为气候峰会或许可以考虑采取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类似的投票机制。她解释说:“如今,转型的吸引力不再主要来自政府。而是来自私营部门,来自技术发展的行业”, 她引用了中国的例子,指出仅中国一国在清洁能源方面的投资就占全球清洁能源投资的三分之一。

不过,一些出席 COP多年的代表 认为目前的谈判机制是最佳选择;因为他确保所有国家都在谈判桌上占有一席之地, 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前秘鲁 COP20 主席Manuel Pulgar Vidal认为除了多边机制外别无选择。

美国前气候特使约翰·克里也在承认气候峰会所存在的缺点的同时,强调他的重要性。他说:“我们知道这还不够,但与其说卑鄙的否定一切,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奋斗推进此一进程。”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川普建议给坚守岗位的空管员发放1万元奖金
  2. 中国发视频扬言全球通缉沈伯洋 本人愤怒回应
  3. 美军东太平洋剿毒,击毙6人
  4. 分析:大陆银行直售房源 助推二手楼市下行
  5. 入狱才20天,法国前总统萨科齐获释出狱
  6. 康明凯警告加政府勿对华战略误判
  7. 川普:外国留学生对美大学有益
  8. 外资大撤退 中国第3季FDI环比跌51%
  9. 空即是满 中国人眼中的日本极简生活
  10. 分析:中国电力市场为何频现“负电价”
  11. 房颤与重生
  12. 6万人小城是俄2年来最大进展?似曾相识的荒诞战局
  13. 中国举办全球盛会!西方巨头集体缺席
  14. 大陆民营航天技术公司火箭发射失败
  15. 电力供应过剩 中国“负电价”走向常态化
  16. 政府停摆危机化解在即 美股史诗级逼空行情一触即发?
  17. 川普赦免朱利安尼等盟友 多人被控图谋推翻2020大选
  18. 穆斯林新市长上任 富豪痛批这政策:把纽约变印度
  19. 美国迎入冬最冷一周 9000万人处于冰冻预警之下
  20. 印度德里发生汽车爆炸 至少8死19伤
  21. 史无前例!半年关停1247家 医院的好日子结束了?
  22. 三巨头双十一“神仙打架”,商家迎来生死选择题
  23. 北京做半套?美媒爆"松绑稀土出口"排除美军供应商
  24. 德州教堂给联邦雇员发$2000支票
  25. 大陆银行App现关停潮 直销银行模式走向终结
  26. 又爆引火烧身说 薛剑还曾扬言“斩首”美防长
  27. 巴菲特谢幕信:已捐13亿美元股票,不再写年度股东信
  28. 没必要花钱培养精英?美名校博士招生名额蒸发中
  29. 美政府关门结束在望,全球股涨
  30. 美参院通过政府拨款协议 黄金与股市上扬
  31. Z世代如何将电竞推向新高度?
  32. 污染笼罩新德里,抗议者吁采取行动
  33. COP30:气候峰会有何用?
  34. 多次为性侵案翻案失败后,川普要闹到最高法
  35. 俄加密货币富翁殒命迪拜:夫妇二人遭绑架勒索
  36. 前驻华记者格雷去世,文革期间曾在中国被囚禁两年
  37. Visa和万事达卡与商家和解 有望调降刷卡费
  38. 京东第一辆车,价格定了:¥4.99万元起!
  39. TTC地铁故障,大批人寒风中苦等巴士
  40. 河南新乡门诊医保报销每日限额50元 引关注
  41. 上海交大非全日制会计博士学费78万/期 引关注
  42. 健身前先喝一杯“它”浑身酸痛不见了!
  43. 画意悠然的〈关山行旅图〉
  44. 参院通过法案 转交众院表决 政府将重启
  45. 关咏荷近照曝光,苹果肌饱满
  46. 泫雅晕倒在舞台,一月暴瘦20斤
  47. 美国在非投资超中国,并非为了非洲的利益
  48. 中国迈入老龄化社会 专家揭经济与社会隐忧
  49. Post Canada提交重组计划
  50. 政府关门有望结束 川普称参院妥协方案“非常好”
  51. 中共称管制毒品出口 专家:难解世界危机
  52. 拆解400年“泡沫史”的最终判断:AI离“泡沫”还远
  53. 英最大加密货币查扣案 中国女商人面临最高14年徒刑
  54. 中国战狼外交官扬言“砍头” 高市早苗不撤回言论
  55. 美航空局禁私人飞机在12个主要机场起降
  56. 南甜北咸
  57. 粉丝妙用外卖为于朦胧喊冤 北京取消备注功能
  58. “第斯玛白”难题终于被“攻克”了
  59. “全民的科学中心”主题科普活动举办
  60. 中国两款“航母杀手”亮相,射程覆盖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