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到危险? 李嘉诚大规模密集抛售中国资产
2025-08-13 22:25:3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香港首富李嘉诚持续大规模抛售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的资产,转而大举投资欧洲的能源、基建和公用事业,引发广泛关注。《南风窗》杂志8月13日的文章表示,“李嘉诚这次嗅到了危险”,正在加速清空在中国的资产。
从“囤地王”到“甩卖王”的反常转变
李嘉诚每一次抛售中国资产,都会引发两极化的讨论。有人认为,这不过是正常的商业决策,是他对市场环境的预测和判断。但更多人担忧地认为,他的行为释放出一个不寻常的信号,背后潜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报道说,要理解李嘉诚如今为何急于“跑路”,需先回顾他过去在中国大陆的成功模式:低价囤地、长期捂盘。
成都“南城都汇”项目就是其中最轰动的案例。2004年,李嘉诚以21亿人民币在成都高新区购得这块地。他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几乎没有动工,而是将部分土地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他将地块分成八期开发,直到12年后才开发到第六期。
2020年,李嘉诚把剩下的第7期、第8期的股权卖给其它公司,单凭这笔交易就赚了38亿港元。当年,李嘉诚方面突然开始了撤退。根据当时长江实业公告,当年7月,南城都汇被转手给注册在维京群岛的RZ3262019 Limited,后者由禹洲集团和成都瑞卓置业有限公司各持股50%
李嘉诚将这种“超低价买入土地,捂盘十几年,再根据市场波动慢慢开发”的模式,成功地复制到了北京、东莞、上海、武汉等众多城市,为他带来丰厚的回报。
然而,如今李嘉诚的行为模式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过去,他总是能在房地产低潮期买地,再抓住市场斑点套现。现在,他却是在楼市普遍低迷的时期,以“骨折价”甩卖资产,这种反常举动让人不得不猜测,他是否急于抽调资金转向其它领域,甚至是在为彻底撤离做准备。
资产甩卖加速的背后
李嘉诚的资产“甩卖”在近几年呈现加速态势。今年7月底,长实集团以“骨折价”一次性抛售大湾区(惠州、中山、东莞、广州)四地400套房源,最低总价仅40万元人民币。8月初,有中介表示,许多香港人北上“抢购”,部分房源已所剩无几。
李嘉诚在楼市低谷时急于抛售资产变现的背后,正反映出中国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政策风险升高、宏观经济与民营企业困境。
据报道,2015年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监管持续收紧,特别是针对“囤地、捂盘”等行为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这直接冲击了李嘉诚过去赖以成功的商业策略,使得他的高额利润模式难以为继。
李嘉诚似乎感受到中国市场的风险正在升高,因此将资产转向更为稳定的海外市场,以确保其商业帝国的长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