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近30年老厂停业 社保政策成导火索
2025-08-13 23:25:2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2025年初以来,作为经济支柱的中国制造业与建筑业遭遇重创。广东惠州一家成立近30年的港资电子制造商宣布将于本月底停业;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安徽、江苏、四川等地四家家俱设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龙头企业破产清算。
近日,一份惠州华讯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讯电子”)的内部通告在网络流传。通告说,由于经营困难,公司董事会决定自2025年8月31日起终止经营,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公告向全体员工及合作伙伴致谢并致歉,同时承诺依法妥善处理员工安置及相关事务。
惠州劳工权益关注人士邵先生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华讯电子停业在意料之中。近年来,许多中小型电子厂相继关门,相关配套行业也受到冲击,整个地区经济活动明显萎缩。”
一位华讯电子员工对大纪元表示,他近期才得知公司即将关闭,与9月1日强制社保政策的生效有关。另一位员工透露,公司每月薪资中约1,300元(人民币,下同)需用于缴纳社保,而实际到手仅约2,800元,引发部分员工抵触。邵先生指出:“并非年轻人不愿缴社保,而是企业从工资中扣除社保费,导致实际收入下降,自然引发反对。”
公开资料显示,华讯电子成立于1998年8月19日,法定代表人为郭晓东,注册资本1,380万港元,登记机关为博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港澳台法人独资),经营范围包括工程塑料制品及塑胶合金、网络分配器、端子制造,产品全部出口海外。
邵先生介绍,华讯电子曾在消费电子及配套元件领域拥有一定市场份额。但中美贸易摩擦、全球制造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与人工成本上升,以及海外订单减少,使不少中小型电子制造企业陷入困境。9月1日的强制社保政策成为压垮华讯电子的导火索。他预测未来将有更多企业因无法承担社保费用而倒闭。
中国产业经济专家彭华(因安全原因匿名,化名)对大纪元表示,华讯电子的停业是制造业困境的缩影。
她表示:“房地产和制造业是当前受到打击最大的行业。订单向东南亚和印度转移、国内融资渠道收紧、人民币汇率波动,加之企业对未来预期趋弱,使资金链断裂风险急剧上升。房地产业的衰退更直接影响制造业发展。”
与制造业情况相似,中国建筑行业同样进入低谷。统计显示,中国上半年已有超过30家水泥及混凝土企业相继破产。
引发关注的是,四家具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被破产清算,它们分别是:1958年成立的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1968年成立的江苏顺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的江苏华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及2001年成立的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经济研究学者黎明(化名)对大纪元表示,特级资质企业集中破产“极具警示意义”。
他分析道:“特级资质曾代表高信用、高技术及稳定项目来源,如今这些企业尚且无法维持运营,反映出行业资金回笼缓慢、项目收益率下降,以及地方财政支持能力不足。”
一家不愿具名的长三角房建企业负责人对大纪元表示,目前建筑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无单可接、有单难结算”。
他说:“国企建设项目无人敢接,而非国企项目周期长、回款拖延一年甚至更久,而人工和材料成本需立即支付,这种现金流结构让许多企业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