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电邮丑闻 揭秘新华社内幕

2025-07-22 05:26:05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百年真相

2011年9月,加拿大政坛爆发了一起暧昧电子邮件丑闻。主角是一名已婚的加拿大国会议员和一名已婚的中国妇女。

这起丑闻被称为是“暧昧电邮门”,引发加拿大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

这是因为这名议员不是普通的议员,而是在加拿大身居要职的外交部长国会秘书,而这名中国妇女也不是一般的移民,她是中共新华社多伦多分社的首席记者。

加拿大的政界和媒体质疑,新华社的记者跟加拿大资深议员搞暧昧可能另有目的,因为新华社的前记者曾披露自己被利用收集异议人士的信息。

今天就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个轰动加拿大政坛的暧昧电邮丑闻。

妒忌的丈夫?

2011年9月8日,加拿大多家媒体、学术单位、政治及商业机构的联络人都收到了大量电子邮件。这些电邮是外交部长国会秘书德克特(Bob Dechert)和中共新华社多伦多分社首席记者施蓉之间的私人邮件。

其中包括许多德克特向施蓉表示爱慕的暧昧电邮,而且这些暧昧电邮全部是从德克特的国会电邮账户发出的。

一封2010年4月17日从德克特的国会办公室账户发给施蓉的电子邮件说:“你真漂亮。我真的很喜欢你在水边鼓起腮帮子的那张照片,看起来是那么可爱,我喜欢你这样。现在,我更想念你。”信件署名为:鲍勃‧德克特,国会议员。

另外一封于2010年4月20日发出的电子邮件中,德克特让施蓉观看一个在国会内投票的电视直播,并说:“我将对你微笑。”德克特最后写道:“开车时想你的感觉真好。”落款是:“我想念你,爱你。鲍勃。”

施蓉在2010年4月17日发了一张七年前的照片给德克特,信件的标题是:“七年前的我”。

曝光这些暧昧电邮的人自称是施蓉的丈夫,而且这些邮件全部是通过施蓉的gmail邮箱发出,收信人则是她的gmail邮箱中的两百多位联系人。

曝光暧昧电邮的人在信件中写道:“施蓉为了和这个国会议员相爱,不惜在驻外期间要求解除其现有婚姻关系,这才是你们应该了解的施蓉。”

施蓉被召回国

私人电邮被曝光后,德克特和施蓉都发声明否认两人之间有暧昧关系。

德克特在其国会议员网站发表书面声明,承认电子邮件确实是他发出的,并且对可能受到伤害的人表示道歉。

德克特说,他在和华文媒体联络时结识了施蓉,但只是普通朋友关系而已。

他在声明中说:“施蓉的电子邮件被黑客攻入是她持续的家庭纠纷的一部分。”

施蓉本人最初向英文报纸《渥太华公民报》表示,自己的电子邮箱被黑客入侵,那些所谓的电子邮件全部是伪造的。但随后接受加拿大英文报纸《环球邮报》的采访时她又改口,承认是她的丈夫黑了她的电子邮箱,散布暧昧电邮的人确实是她的丈夫。

德克特当时是加拿大外交部长约翰‧贝尔德(John Baird)的国会秘书,职位相当于副外长。2011年9月暧昧邮件被曝光的时候,他53岁,已婚,政治前途不错。他还是中加议会协会(Canada-China Legislative Association)副主席。

施蓉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英国当访问学者,并在路透社短期实习。当时她被派到加拿大工作只有一年多。她的具体年龄不详,但是从照片判断,大约三十多岁,与德克特相差十几岁。

暧昧电邮被曝光并且越炒越热,随后,媒体披露,施蓉被突然召回中国,理由是回国进行“预定中的休假”。此后,施蓉没有回到加拿大。

新华社的特殊任务

施蓉和德克特的暧昧电邮被加拿大媒体广泛报道,引发了政界和民间的关注。加拿大媒体开始重新大幅报道几个月前加拿大安全情报局(CSIS)局长法登(Richard Fadden)的警告,中共间谍已渗透到加拿大政治中,并称新华社是中共情报机构,接触时一定要多加小心。

中共驻渥太华使馆对于暧昧电邮的回应是,这是国会议员和施蓉的私人问题,中方不想就此发表评论。声明还说:“用这件事情来诋毁中国政府是不负责任的。”

加拿大媒体称,一些被派往海外的记者是中共国家安全部门任命的,“暧昧电邮门”非常符合中共情报机构的“作案手段”。

曾经在中国做过五年记者的时任加拿大国会议员吉姆‧芒森(Jim Munson)对美国之音说,之所以认为德克特的行为不合适,是因为“我们的调查与情报人员认为,新华社中可能有人与中国(中共)情报机构有联系。”

加拿大情报局(Canadian Security Intelligence Service)战略计划主管戴维‧哈里斯(David Harris)曾表示,新华社“有多重间谍任务”,“事实上,新华社某方面就是起到中国(中共)前线间谍员的作用。”

写作是幌子

施蓉真的是记者吗?这一点也让人怀疑。

加拿大前外交官、布鲁克大学(Brock University)政治系教授、中国问题专家查理斯‧伯顿(Charles Burton)在接受加拿大广播电台的采访时表示:“新华社的职责不是提供报道,为中国报纸的读者提供信息,而是收集信息,某些信息是被(中共)内部使用的。”

他说,新华社以报道新闻为幌子,为中共情报组织工作,新华社“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新闻工作人员不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记者,而是为情报机构工作的人”,“与新华社接触和与外国政府的情报机构接触是类似的,因此一定要非常谨慎”。

他还提到,施蓉虽然是新华社多伦多分社的首席记者,但是她在新华社发表的文章数量极为有限,而类似的加拿大新闻社的记者通常都会经常有文章发表,这说明,施蓉“一定有很多的空余时间干其它事情”。

伯顿分析说,曝光的一封暧昧邮件显示,2010年4月20日,德克特问施蓉:“王家银行的采访还顺利?有足够的信息写文章了吗?”施蓉的回复是:“我正开始写文章,我采访的两个人都非常不错。”

伯顿表示,2010年5月9日,也就是三周之后,新华社才发表了施蓉写的相关文章,字数为1,160个字。

伯顿想说的是,哪个新闻社的记者需要三周的时间才能完成一篇这样不算长的采访报道?

经费哪里来?

专栏作家、政论人士曹长青也质疑施蓉的记者身份。

施蓉的名片显示,她是新华社多伦多分社的负责人。这个分社在多伦多招聘了三名雇员,包括一名文字记者、一名摄影记者和一名摄影师,他们并不属于新华社的编制内,职务是报道员。

曹长青表示:“三人薪水一年也得十多万美元,这个钱哪里出的?从报道看,这三个助手都不在新华社的编制内;施蓉自己的薪水有限,绝出不起这个钱。这很令人质疑,这些经费是不是来自中共国家安全部。”

曹长青批评中共新华社打着“新闻机构”的名义,实际上做的是跟新闻完全不同的事情,在国内进行政府宣传、是中共主要喉舌,在国外,负有收集情报任务,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他还提到,香港前新华社分社社长许家屯实际职务是中共港澳工作委员会书记,接替他的周南是中共外交部副部长,“他们不仅负责领导收集情报,甚至就是当地的中共负责人”。

国安输送的“记者”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记者对《多伦多星报》驻中国资深记者席勒(Bill Schiller)表示,中共经常将特工安插到新华社驻世界各地的办事处,这些“记者”可能会不时地写一些新闻,不过他们的工作是收集情报。

这位资深中国记者表示,在他所在的新闻机构,“这些被送到我们部门的人其实不是我们部门的,而是从国家安全部来的”,他们不仅仅是被中共安全部“批准的”,而且还是被“国家安全部任命的”。

这位记者表示,通常这些国安部安排的所谓“记者”会去北京的国际关系大学或南京的类似大学上学,不过“他们学习的是掌握一门外语和如何做情报收集工作”。

他说,他们通常会在国外工作几年,“然后消失,你不会再看到他们”。

他表示,中共之所以让特工扮作记者,是因为作为一个记者,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因此不需要使用不合法的手段去做事。

前记者曝光真相

渥太华作家兼自由撰稿人布里‧博瑞(Mark Bourrie)曾是新华社渥太华分社的全职记者,但后来辞职。

他对加拿大媒体披露,辞职的原因是新华社要求他暗中监视在加拿大的中国异见人士。

在2010年,时任中共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到多伦多出席二十国峰会时,新华社派给他的任务就是确认那些抗议者的身份及他们的住址。

他被要求关注异议人士参与的集会等活动。不过,这些报道不会被刊登出来。博瑞说,他感到这些都被直接发送到中共情报机构。

他说,新华社记者是加拿大政府和国会山新闻记者团成员,这个身份可以了解到很多一般记者不能采访的事件。

结语

不只是加拿大,中共的间谍利用记者的身份在许多国家从事活动。

2020年,英国当局以间谍罪驱逐了三名中共记者。据报道,这三名间谍就职于中共国家安全部,分别被安插在不同的新闻机构。

2024年4月,瑞典对一名57岁的中共女记者实施终身入境禁令,因为她涉嫌从事“危害安全的活动”。

2024年11月,德国安全部门披露,这样的假记者也在德国从事秘密活动。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福建工人举横幅游行 讨薪怒火引爆全国
  2. 香港DSE状元扎堆学医,精英的算盘打得太响
  3. 跆拳男团世大运夺银 中共人员“抢贺电”遭谴责
  4. 泰柬爆冲突 泰国F-16战机袭柬埔寨军事设施
  5. 遭美制裁后 中企被曝仍对俄出口航空发动机
  6. 党媒预告政治局7月有“重大宣告”
  7. 境外论坛流传大量中国女性私密照 公安会行动?
  8. 党媒对内超限战话术“活埋”习党魁
  9. 中企被爆将无人机引擎秘密运给俄制造商
  10. 美国海关突发提醒:绿卡持有者未随身携带是犯法!
  11. 党内新势力杀出 老习突入ICU
  12. 佛山新疫情病例飙破3千 官方紧急喊人不传人
  13. 李鹏没有老糊涂 二个特点要了江泽民的命
  14. 观察:川普强硬的关税策略正在取得成效
  15. 官商勾结?山东大型资金盘爆雷 上千投资者与警爆冲突
  16. 川普砸巨资搞“太空金钟罩” 星球大战2.0 马斯克成关键?
  17. 6月份,中国对美三大主要能源进口几近清零
  18. 参与宁德时代IPO 美银与摩通遭美议员发传票
  19. 泰国与柬埔寨在边境交火
  20. 美上诉法院阻止川普限制出生公民权行政令
  21. 哥大付2亿美元与政府和解 以恢复联邦补助
  22. 墙内网络进入“全静音”时代 “一尊”不能提
  23. 对中关税压顶直逼95%,业者7招应对
  24. “热射病”比中暑更凶险 这份健康提示请你收藏
  25. 中共公安部称中国全球最安全 海外网民群嘲
  26. 印度掏200亿购百架战机
  27. 美媒:在中国社媒上1个热搜释放出北京政策受挫
  28. 活在信息时代,如何告别一台死去的iPhone?
  29. 奥巴马还有道“免罪金牌”,是川普给他留下的
  30. 这才是IMO奥赛战神:满分,5战3金
  31. 川普夸耀施压使日本让步,追加采购美国数十亿军火
  32. 深度聚焦:一个中文系教授沉迷短剧的365天
  33. 川普亲临美联储翻修现场 质疑开支并敦促降息
  34. 【新闻大破解】破解中共河域断流战
  35. 马斯克跨界开餐馆 营业首日秒杀隔壁麦当劳快餐
  36. 大罢免关键倒数3天 蔡英文与韩国瑜的表态引发关注
  37. 广义智能体理论:通向“万物理论”的新路径?
  38. 俄乌新一轮直接谈判结束,细节公布
  39. 加速驱逐非法移民 ICE丰厚待遇招聘万名特工
  40. 大转向!还记得他吗?如今公开辱骂川普…
  41. 别管1万步了!每天该走多少步 科学研究曝健康数字
  42. 受外围双台风影响 台湾北部东北部有明显降雨
  43. “只限白人”社区拟扩张 极右翼团体推动“白人国度”
  44. 泰国F-16空袭柬埔寨军事设施 边境冲突升级
  45. 蔡依林首次回应与彭于晏恋情传闻
  46. 川普被曝名字在列,惨遭打脸
  47. 纽约市周五温度将达105度 所幸只持续一天
  48. 欧中峰会无大突破 专家析关键冲突
  49. 川普视察美联储 与鲍威尔镜头前针锋相对
  50. 美欧或达关税协议 黄金下跌白银创14年新高
  51. IRS或取消多语言服务
  52. 摸腿、牵手“测试”中国男性 恶搞外国女网红道歉
  53. 暑期“穷游”盛行 大陆民宿及酒店房价暴跌
  54. 中共禁美商务部雇员出境 卢特尼克愤慨
  55. 莫斯科日益亲中共 俄法轮功学员遭判刑
  56. 在中国社媒上热传的一句话 释放何信息
  57. 被吞噬的年轻人:叫“溺亡”就会好受一点?
  58. 川普要招聘万名特工,每天抓捕3000人
  59. 美网球迷周8月18日登场 免费入场臂赏球星风采
  60. 日走7000步,即可显著降低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