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穷游”盛行 大陆民宿及酒店房价暴跌
2025-07-24 07:26:0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今年暑假开始后,从甘肃敦煌到川渝,从山东威海到云南香格里拉,民宿和酒店价格普遍腰斩,旅行社揽客越来越难。业内人士指出,经济下滑消费降级,游客能省就省,自带帐篷、自带锅碗瓢盆等“穷游”方式盛行,“2025年暑期旺季不旺”正在成为旅游业共识。
酒店民俗房价腰斩 今年暑期旅游业没有旺季
新媒体“劲旅网”周一(7月21日)发文称,一位在山东威海经营民宿的旅游业者说,“往年暑期旺季自家民宿房价都是一路走高,今年却一路暴跌,房价从平均800元/间夜腰斩到平均400元/间夜,即便如此还是每天存在大量闲置房源。”
该业者还表示,威海是一座淡旺季分明的旅游城市,旅游业高度依赖暑期旺季这三个月的经营业绩,如果暑期旺季业绩惨淡,全年亏损就成必然。
另一位在在川渝地区从事酒店加盟业务的旅游业者则说,“当地不少景区客流量严重不饱和,曾经大排长队、摩肩接踵的现象不复存在,导致景区周边酒店入住率跌到惨不忍睹,能够达到去年同期60%入住率的酒店就算是优秀水平。”
“如果整个7月保持这种经营现状,今年暑期将不再有旺季”,“2025年暑期旺季不旺”正在成为旅游业共识。
日前知乎上一篇名为“断崖式下滑的旅行社,被互联网打垮的又一行业”的帖子写道,一位旅行社的老板说,“生意越来越难做,以前的暑假,一条线路怎么说也能出几个团,现在要几家旅行社的客源合在一起,才能出一个团。”
电商和产业互联网知识服务平台“亿邦动力”周一也发文称,今年暑假的高峰持续时间非常短,高考结束第一批出游的客人游完后,暑假就已经提前结束了。
另一家新媒体“旅界”周一(7月21日)发文称,从莫高窟、大柴旦到扎尕那,从茶卡盐湖到亚丁雪山,酒店民宿都在自杀式降价,旅行社也在苦撑接单。
做青甘环线小团定制的旅行社的A君说,“现在我们合作的酒店,280元一晚都没人住,去年这个时候最便宜也得650元。”
不光敦煌这样,甘南的“天然石城”扎尕那也类似。
A君回忆,去年暑期,扎尕那那边的民宿旺季基本都在700元到900元之间,还一房难求。而今年,酒店价格直接腰斩,很多不到200元就能订。
一位川西的旅游从业者B君则说,“我一个哥们在香格里拉镇开了家65间房的酒店,上个周末居然一天只卖了4万块房费,但要是放去年,至少能翻一倍。”
摩根士丹利最新的研报数据显示,在今年暑期第一周(6月29日至7月5日),中国酒店的每房收入(RevPAR)同比下降了8%,入住率下滑是主要影响因素。
能省就省 自驾游干翻酒店、旅行社
“旅界”文章称,上述A君在敦煌调研后发现,“不少人是睡车上的,还有直接支帐篷的,就住在露营地边上或者景区停车场,除了我们这些包价团客,大部分自由行和自驾游的人,压根不进酒店。”
最近在小红书上有一个成都来青甘自驾旅游的3人小团队,他们自称开车跑了青甘7,000公里,14天却只花了3,500元/人。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自带帐篷、自带锅碗瓢盆、自带导游证,能免的门票免,能躲的住宿费躲。帐篷露营+面包车改床,一路风景,一路省钱。
携程租车数据预测,2025年暑期国内租车自驾订单量预计同比激增近四成,出境自驾游更显火热,租车订单量同比增幅有望达到六成。
文章指出,国内长线自驾游兴起背后,首先是游客现实层面的算账心理。经济收敛,钱包变薄,能省一笔是一笔。
根据中共文旅部《2024年第三季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国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人数为3,469.22万人次,同比下降38%。但与此同时,国内旅游单项服务人次却高达2.51亿,同比上升26.7%。
这说明游客们不再热衷“打包游”,更希望把交通、住宿、门票、导游这些环节拆开来,再自己拼上。
消费降级“穷游”盛行 “旺季不旺”仍将持续
自疫情以来,旅行社跟团游衰落,私家团为代表的小包团模式快速崛起。然而今年暑期旺季,小包团模式也逐步被抛弃,越来越多人选择自由行。
“亿邦动力”引用业内人士的话称,暑期旺季正在逐年缩水,“从原来2个月满房,到近两年1个半月满房。再看今年,都7月下旬了,除了部分顶流景区,其它大部分城市都还没旺起来,想想都后怕。”
此外,“边旅行边摆摊”也在大陆年轻人中兴起,许多年轻人开始在旅游地摆摊,来赚取旅游费用。
博主“成哥看世界”周二(22日)发文分析,经济压力下的消费降级趋势明显,某在线旅游社OTA(Online Travel Agency)调查显示,62%的受访者表示“削减了旅游预算”,选择经济型酒店的比例上升至45%。更值得关注的是,高铁游、露营等“穷游”出行方式热度逆势上涨,反映出消费者更加理性的决策模式。旅游业“旺季不旺”的现象或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