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中峰会无大突破 专家析关键冲突
2025-07-24 08:25:3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在紧张局势升级和关系不睦的气氛下,欧中峰会今天(24日)在北京举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中共总理李强会谈后,双方仅就气候议题发表联合新闻声明。专家指,欧中关系存在许多冲突点,不太可能有重大突破,北京的开放市场承诺或难实现,气候议题的合作声明只是兼顾面子。
专家:北京的开放市场承诺或难实现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安东尼奥?科斯塔,今天在峰会上与中共总理李强会面。
虽然今年是欧中建交50周年,但应北京的要求,峰会持续时间缩短至一天。彭博社此前透露,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原本希望习近平能够出席峰会,但这一要求遭到拒绝,由李强出席。
据路透社报道,贸易、气候和稀土成为紧张关系中讨论的焦点。
冯德莱恩在峰会表示,欧中贸易“需要更多平衡”,中国应该增加欧洲企业的市场进入。科斯塔则表示,贸易平衡符合我们的共同利益。
李强声称北京与欧盟没有根本利益冲突。北京愿意扩大贸易、投资和绿色技术方面的合作,中方愿意以适当的方式透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分歧和冲突。
峰会后,科斯塔对记者会表示,双方讨论了深化与中国的气候变化接触的方法,以及贸易扭曲、失衡和市场准入问题。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战略与资源所所长苏紫云对大纪元分析,北京就是要趁着川普在整顿地缘经济的同时,拉拢其它国家,欧盟当然也是中共主要的对象了。欧洲希望中国开放市场,减轻欧盟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但北京能否真的对欧洲的企业开放市场需要观察,因为中共对美国有将近3,000亿美元的顺差,对欧盟有3,600亿美元的顺差,它开放了欧洲,等于就损失顺差的部分,会进一步打击中国内部的经济,造成更恶化的内卷。
美国圣托马斯大学国际研究讲座教授叶耀元对大纪元表示,欧盟要解决的,一是中共对于欧洲的技术和市场的强取豪夺。欧洲过去大量的开发技术被外移到中国,造成了欧洲很多企业在跟中国竞争时失去优势,中共对欧盟的投资也存在垄断性的风险,例如当初中共在意大利的一带一路投资,并没有给当地的劳工工作机会。正因为有许多矛盾点,几年前的中欧全面投资协议完全被搁置了。
欧中贸易分歧加大,从更早期的中国太阳能的倾销,到最近这两年电动车的倾销,去年欧盟对中国的电动车祭出高关税,今年再对中国的风力发电机启动调查,中国也反制欧盟的农产品,双方的贸易关系降到低点。
台湾淡江大学外交系副教授郑钦模对大纪元表示,中共对外有种狡辩的话术,比如欧盟控诉中国电动车的倾销,中共坚决不认为是倾销,也不认为是补贴,还找借口说西方对高科技也补贴。但其实对于研发部分的补贴,跟对企业被补贴去抢占市场是不一样的。
俄乌战争是欧中冲突点 未有突破
欧中另一个矛盾是俄乌战争,冯德莱恩在峰会后表示,中共应该利用其对俄罗斯的影响力来鼓励关于乌克兰的谈判。科斯塔则表示,欧盟要求中国关注其对俄罗斯的出口,以避免可能用于战争目的的两用货物。
欧盟早前通过针对俄罗斯的第18轮制裁方案,对象包括两间中共金融机构。中共商务部则表示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但中共外长王毅7月初访问欧盟时承认,中共不能看到俄罗斯战败。
就在欧中峰会之际,路透社最新报道指,有证据显示,中国制造的航空发动机正以“工业冷却设备”为名,秘密运送至俄罗斯国营无人机制造商,借此规避西方制裁,并协助俄军扩大对乌克兰的无人机攻势。
郑钦模对大纪元表示,影响中欧关系比较关键性的问题,包括俄乌战争中中共不断地升高对俄罗斯的支援,另外就是欧中的贸易失衡。
郑钦模表示,俄罗斯的无人机和导弹都牵涉到中共的援助,乌克兰已经发现俄罗斯无人机有60%的零组件是来自中国,甚至在6月份发现无人机的零配件,竟然是5月份由中国生产的,证据都很充分。加上欧盟在第18轮对俄罗斯的制裁,也包括了两家中国的银行和五家中国的企业。从这一点来看,欧中关系要有比较突破性的进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叶耀元也表示,只要中共继续支持俄罗斯,跟欧盟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搞好。因为假设俄罗斯打赢这场战争,对于欧洲国家来说就是安全威胁。
稀土议题 未有共识
冯德莱恩会后还说,欧盟需要从中国可靠、安全的关键原材料供应。双方同意有一个升级的出口供应机制。
中共于4月启动了稀土出口管制,扰乱了全球供应链,导致欧洲汽车生产线在隔月暂时停产。但海关数据显示,6月中国对欧盟的稀土磁铁出口量较5月激增245%,达到1,364公吨,尽管仍比去年同期低35%。
7月初,中共外长王毅访问欧盟。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Kaja Kallas)在布鲁塞尔会见王毅时,要求中共解除稀土出口限制。
郑钦模表示,中共在有关稀土方面不但卡美国的脖子,也在卡欧盟的脖子,中共想借此逼迫欧盟做出让步。
欧中峰会前,中共宣布解除了对批评中共人权的德国前欧洲议会议员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的制裁,被指试图以此修补与欧盟关系。但欧盟对此并未“买账”。现任台德民间论坛主席的包瑞翰在获得解除制裁后,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严厉批评这一做法“远远不够”。
郑钦模表示,整个欧洲都慢慢认识到,中共残暴的极权体制,以及它对整个国际秩序的破坏。欧洲的舆论会影响欧盟国家的政府对中共的态度。“所以目前从不管从地缘政治,经贸甚至从稀土的管制,再到人权,都是欧中关系很难打开的一个结。”
联合声明仅限气候 专家:保中方的面子
北京时间17时左右,冯德莱恩在X上分享了中欧峰会的联合新闻声明。声明称,双方旨在加强“气候变迁合作”,并将各自的“气候目标转化为实际成果”。
中方新闻稿显示,会晤后,双方共同发表《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
而在峰会前,欧盟外交官曾告诉路透社,他们预计峰会不会达成任何重大协议或声明。
苏紫云说,气候是比较低敏感度的,有这个联合声明,对北京来讲兼顾了国际形象,同时对于它内部也是有转型的需求,减轻对于石油跟天然气输入的依赖,所以双方可以达成一个共识。除了气候之外,乌克兰、稀土跟贸易部分比较受到局限。所以中欧这次峰会是战略上重视对方,战术上合作有限。
习借机再离间欧美?
冯德莱恩和科斯塔在峰会前会见了习近平。
路透社报道,冯德莱恩表示:“随着我们合作的加深,不平衡现象也在减少。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
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去年逆差飙升至历史性的3,058亿欧元(3,600亿美元)。冯德莱恩表示,“重新平衡我们的双边关系至关重要……中国和欧洲必须承认各自的关切,并提出真正的解决方案。”
而据中共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在上午会晤冯德莱恩和科斯塔时说:“我们要牢牢把握中欧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并要求对方做出“正确战略抉择”。
独立评论人向阳在X上表示,习近平在北京大会堂会见冯德莱恩,要求她“作出符合人民期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战略抉择”。习近平是继续推销“联欧制美”战略,离间美欧关系。
美国在欧中关系中的角色也引人关注,中共此前一直被指涉离间欧洲与美国的关系。
7月23日,多家媒体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欧盟和美国即将达成一项贸易协议,美国将对大多数欧洲进口商品征收15%的关税。
郑钦模对大纪元表示,欧盟和美国之间的贸易问题并没有牵涉本质的矛盾,只要在技术上,在关税上能够谈到公平就可以了。由于中共对俄罗斯以及对伊朗核设施的支持,对全球的安全都是莫大的威胁,接下来只要美欧的经贸关系恢复正常,欧洲和美国会共同来对抗在西太平洋的主要的对手,就是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