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关税压顶直逼95%,业者7招应对
2025-07-24 00:25:2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世界日报
面对川普政府推动的对中贸易政策,美国进口企业面临多重关税压力,最高税率可至95%。洛杉矶台美商会日前举行的“动荡中稳步前行”财经论坛,太平洋传承家饰公司 (Pacific Heritage Home Fashion Inc.)董事长许凯胜指出,此波关税加征,对营运造成全方位冲击,包括成本飙升、现金流紧缩、运输与交期不稳、研发停滞与销售预测困难等。他并提出七项企业因应策略,强调“在政策不确定下,唯有积极布局与调整,方能突围”。
许凯胜表示,目前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有四大来源,包括“贸易法”第301条的“不公平贸易与智慧财产”加征关税、以国安名义实施的232条款、IEEPA(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所赋予的行政权力,以及对等报复性关税等。若产品涉钢铁、铝材或其他敏感项目,整体税率可能从原始关税加成至95%。
许凯胜指出,川普政府对中关税最高达95%,企业营运成本暴增,唯有分散产地、强化研发与掌握税务优惠,才能突围自保。(记者张庭瑜/摄影)
“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光是关税就比商品本身贵一倍,企业还得自行吸收资金成本与报价风险。”他指出,如今报价无法稳定,报关税率可能一夜变动,加上运费高涨与海运不稳,企业经营难度前所未见。“以前从台湾到洛杉矶的货柜13天到港,现在超过20天还无法卸货,客户天天追问,但我们也无能为力。”
关税与运输只是问题之一。他表示,亚洲货币升值,导致原料成本上涨,再加上资金调度困难与企业信用压缩,许多中小企业难以进货、保库存,更遑论开发新品。他强调:“企业不是不想创新,而是光应付当下成本,就已力不从心。”
他坦言,除技术与策略外,产地分散更是企业当前的核心课题。“东南亚是中国之外最有潜力的制造地,越南、印尼、马来西亚都值得深耕,但供应链须整合上下游,才能达成稳定运作。”
面对多重压力,许凯胜提出七项具体应对策略。首先是稳定客户关系,与客户共同承担税负波动,透过延后涨价、提供回馈机制等方式,维持订单稳定。其次推动研发本地化,将部分设计与样品制作移至美国,既符合联邦研发税务抵减条件,也避免产品遭中国来源认定。
在生产端,公司推动自动化与模组化设计,以应对美国高人力成本,同时加速交期并降低损耗。为满足零售通路要求,积极建构绿色供应链,投入再生PET布料窗帘开发,符合Walmart、Target等销售管道的环保采购标准。
税务方面,公司与报关行合作重新申请商品分类,对包装、组装状态与使用情境,进行税则调整,达成合法节税。同时重新检视原料产地,已在越南建立从原料到成品的一条龙产线,完全去除中国成分以避免高关税。最后积极掌握政府补助与税赋优惠,如节能窗帘产品的联邦补助,并由专业会计师团队持续追踪相关政策红利。
他强调,企业竞争力不在价格,而在“价值”。公司目前在不涨价的前提下,提供高耐久度、美国原料制作的窗帘产品,搭配客制化服务与弹性制程,持续争取客户信赖与合作。他表示:“这是一场无声的经济战争,但只要提前布局、谋定而后动,企业就有机会在变局中突围转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