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被爆将无人机引擎秘密运给俄制造商
2025-07-24 00:25:3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有证据显示,中国制造的航空发动机正以“工业冷却设备”为名,秘密运送至俄罗斯国营无人机制造商,借此规避西方制裁,并协助俄军扩大对乌克兰的无人机攻势。
路透社独家引述多费棠件与三名欧洲安全官员指出,这批伪装出口的发动机,使俄罗斯武器制造商IEMZ库波尔公司(IEMZ Kupol)大幅提升“加尔皮亚-A1”(Garpiya-A1)远程攻击无人机产能。
中共助攻 俄无人机产能倍增
根据库波尔内部文件,该公司已与俄国国防部签约,计划2025年生产超过6,000架无人机,远高于2024年的2,000架。截至今年4月,已交付逾1,500架。
这型无人机被广泛用于袭击乌克兰境内军民目标,不仅重创关键基础设施,亦造成人员伤亡。乌军统计指出,俄军平均每月将约500架“加尔皮亚”投入乌克兰战场。
此机型与伊朗制“见证者”(Shahed)自杀式无人机外观相似。欧洲官员与乌克兰情报指出,其关键技术如发动机、控制系统与导航装置皆高度仰赖中国制造。
今年5月,乌克兰情报单位透露,截至2025年初,俄无人机中80%的关键电子元件源自中国。(相关报道:乌情报:俄无人机80%关键电子元件源自中国)
中国供应链调整 规避新制裁
早在2024年9月,路透社曾揭露库波尔公司使用中国技术制造加尔皮亚无人机,其中包括由中国“厦门林巴赫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Xiamen Limbach Aviation Engine Co.)生产的L550E发动机。
作为回应,美国于同年10月对多家涉案公司,包括厦门林巴赫与其它中俄协力厂商,实施制裁。欧盟则于同月建立新制裁框架,为后续扩大制裁铺路。
然而,为规避制裁,中方供应链迅速转换。根据最新取得的发票、库波尔公司内部信件与运输文件,在制裁实施后,中国一家名为“北京锡超国际技术贸易有限公司”(Beijing Xichao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Trade)的企业接着向俄方供应L550E发动机。
这些发动机最初被运送至一家俄罗斯空壳公司SMP-138,再转交给另一间俄企LIBSS,最终流入库波尔公司。根据内部文件,这些发动机在运输单据上被伪称为“冷却装置”,以逃避中共形式化的出口管制与海关查验。
运输资料显示,自2024年10月起,包括四川航空与中国南方航空在内的主要中国航空公司,持续将这些零件自北京空运至莫斯科,并转运至俄罗斯伊热夫斯克市(Izhevsk),即库波尔的制造基地。
欧盟持续关注 高层会谈在即
此事件发生之际,欧洲对中共涉俄贸易的忧虑升高。欧盟尚未对此事表态,但自2022年12月起已对库波尔实施制裁,美方也早在2023年12月将其列入黑名单。
欧盟执委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预计本周四(7月25日)与中共党魁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强会晤,讨论中国企业对俄军工体系的支持问题。
据一名欧洲官员透露,欧方并未要求中共切断与俄罗斯的经贸关系,但将敦促北京加强海关与金融审查,阻止敏感“双用途产品”流入俄方军工体系。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Kaja Kallas)本月2日已向中共外交部长王毅表达关切,指出中国企业持续与俄罗斯军事产业合作,对欧洲安全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