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为何成美中角力新爆发点 专家解读
2025-07-07 16:25:4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除了南海、台海、东海,近些年来中共又在黄海不断制造事端,施压美国亚太盟友韩国。专家表示,这或许与中共侵台计划相关,黄海成美中角力的新爆发点。
中共在黄海安装浮标、进行军舰演习和设立禁航区
黄海(韩国称为西海)非常狭窄,以至于中韩专属经济区相互重叠。2001年北京和首尔设立了“临时措施区”(PMZ),为两国重叠海域设定活动规则,允许双方开展渔业活动,但不能进行其它活动,如安装固定设施。
然而自2018年以来,北京事先未与韩国政府协商,在韩中临时措施区(PMZ)内部署了三个海上设施,包括一座综合管理平台和两个水产养殖网箱。
2018年至2023年间,北京还在黄海安装了至少13个太阳能灯塔浮标。
中共在黄海部署的固定海上设施让韩国官员感到不安。尽管北京多次表示,这些都是民用设施。但考虑到中共在南海的过往记录,担心这些平台可能具有军民两用并非毫无根据。中共南海最初的气象站后来发展成为重要的军事前哨。即使没有进一步扩张,这些平台很可能已经在收集对海底导航和探测有价值的数据。
2025年2月下旬,一艘韩国科考船试图对中国设施进行勘测,但遭到中共海警的阻拦。
尤其是最近几年,中韩暂定措施水域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中共的军事挑衅行为。
韩国军方表示,2024年中共军舰侵入韩国领海约330次,是2017年的三倍。韩国国防部资料显示,2020年至2023年,中共军机在未通报的情况下进入韩国防空识别区(KADIZ)330多次。其2023年达130多次,是上一年的两倍多。
2025年5月,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中共在黄海暂定措施水域宣布设立多个临时禁航区,以便中共最先进的航空母舰福建号进行演习。这一史无前例的举动震惊了首尔政府。

“从军事角度来看,这里并非航母的理想之地”,一位韩国国防消息人士告诉《朝鲜日报》,“这更像是在宣示‘我们可以在自家前院为所欲为’。”
为什么是黄海?
过去几年来,中共不断加大对美国亚太盟友韩国的施压力度。
台湾情报显示,今年3月,北京发布指令,要求在韩国领海采取包加强硬的行为,北京还寻求在韩国领海建造更多海上设施。
这些活动令人担忧,在未来一旦爆发台海冲突,中共可能需要自由进入黄海航道,以便部署其海军和导弹火力。
韩国军方人士已多次在《朝鲜日报》发表评论,中共在黄海建造的海上平台增加了韩美舰队靠近该海域的难度。
长期关注东北亚地缘政治的韩国学者李昇炫对大纪元表示,中共最主要目标是准备侵略台湾,这一切都是为此终极目标。
他分析说,中共为了实现这一大目标,先达成一个一个小目标。第一步就是无视韩方的主张和协议,以民用建筑的方式在环海建造海上平台,强化对黄海韩中重叠水域的宣称。这些号称民用设施的海上平台本就给驻韩美军的支援造成麻烦,加上中共的黄海军事演习,训练在战时夺得黄海的制海权,如果驻韩美军因此被迫绕路甚至被困在韩国,会对台海战争造成不利影响。
台湾国立师范大学东亚学系教授林贤参对大纪元表示,中共以渔业为名在黄海构建海上设施、海空军频繁地在黄海活动,是在其“四海连动”战略下有计划的行动。
他认为,中共在黄海逐步强化的军事存在,目的是准备将来吓阻韩国与驻韩美军介入台海战争的军事部署。
他解释说,中共积极发展海权,有所谓“四海连动”战略,为此必须先掌控第一岛链内侧的南海、台海、东海、黄海。
林贤参表示,在南海,中共吹沙造岛、构建军事基地,并且常态性地对台湾实施军事恫吓与施压,将南海、台海内海化禁止他国军舰自由航行,目的在于“控制南海,拿下台湾”;在东海,以日本将钓鱼台(尖阁诸岛)国有化为契机,中共海监、海警执法船舰自2012年9月以降,常态性地进入钓鱼台领海与邻接水域执法宣示主权,近期甚至派遣航空母舰进入东海钓鱼台周边海域进行武力示威,以压缩日本与驻日美军在东海的防卫战略空间。
美国反制计划
一个自由民主而繁荣的台湾是中共政权合法性的一大隐患,这解释了为什么中共不放弃夺取台湾的野心。而美国及其亚太盟友一定不会坐视不理。
川普内阁中多位重量级人物已经表示,印太地区是美国的优先战场,美国需要集中军事能力阻止台海冲突。
川普政府已暗示,如果美中因台湾问题发生冲突,日韩两国军队都可能被部署。
而在之前的2023年8月,拜登政府在大卫营举行美日韩峰会,建构强化朝鲜半岛、台海和平与稳定的美日韩防卫合作机制。
此后韩国政府态度发生变化,对中共海警水炮射击菲律宾船只事件罕见表态。至2024年5月为止,韩国已针对南中国海冲突与中共胁迫行为发表13次关切声明。
韩国还与菲律宾进行国防工业合作,向菲律宾交付导弹巡防舰、FA-50轻型战斗机等装备。
最近以来,美国军方、智库都在公开声明,驻韩美军不仅聚焦朝鲜威胁,更是美国印太战略的核心支柱。
今年3月26日美国参议院举行听证会,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韩国研究主席车维德(Victor Cha)指出,韩国境内15处美军基地及27,000名驻军若能用于处理非朝鲜情境,将大幅提升美方在印太地区的战略灵活性。他主张,应将驻韩美军重新定位为区域吓阻部队,而非仅限于半岛任务。
斯坦福大学费里曼史波格利国际研究所(FSI)研究员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亦在书面证词中表示,为了让美国能够灵活应对台海等潜在热点,盟友必须在危机期间承担更多防卫责任。韩方可透过加速战时作战指挥权(OPCON)移交程序,提升军队自主性与国防责任,让韩军能在不依赖美军的状况下,自主处理朝鲜威胁,使美方能将兵力调度至台湾战区。

今年5月份,驻韩美军司令布朗森(Xavier T. Bronson)公开表示,“驻韩美军不只是聚焦于对抗朝鲜。我们也作为更大印太战略的一部分,将焦点放在区域任务、行动与投资上。”
李昇炫认为,上述言论表明驻韩美军极有可能会介入台海冲突。
李昇炫表示,驻韩美军有相当部分为空军力量,被称为“固定的航空母舰”,这让驻韩美军常规力量实际可打击的范围,可涵盖周边的大片海域以及中国北方的沿岸地区。作为美国离北京最近的军事力量,必要时刻对假想敌首都和行政中心造成威胁,也会是驻韩美军扮演的角色之一。
他表示,除了空军力量外,曾经一度让韩中关系降至冰点的“萨德”系统也是一股强大力量,该系统的弹道飞弹侦测范围几乎覆盖了中国一半的领土,只有远至新疆、西藏以及西南方的云南、四川等内陆省份能够规避侦测。但是短程导弹无法从遥远的中国西部打击台湾,因此中共在侵台时在探测范围内发射的弹道导弹,能让美国及其盟友更早知道关于它的情报,降低它造成的损失。
日本是关键
尽管中共军方对外咄咄逼人,然而其内部的军中高层清洗及内斗,使得中共的台海计划大打折扣。
林贤参表示,共军高层接二连三遭到反腐败清洗,被清洗的对象几乎都是习近平近期内提拔、钦点的高级将领,势必让共军战力大打折扣,特别是出现指挥链衔接危机、军心不稳的现象。
他认为,如果川普政府能够稳定中东情势,并且在不危及欧洲安全的情势下早日结束俄乌战争,将可以挹注更多的国防资源以对应中共在印太区域的挑战。而川普要击败中共的挑战,与日本的同盟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关键。
“习近平的中国梦是日本的噩梦”,他说,日本为此必须巩固美日同盟,让美国持续留驻西太平洋。只要美日双方在关税问题上达成“虽不满意,但是能接受”的共识或妥协,应该可以建构“美日同盟+N”,亦即再加入澳洲、印度(QUAD)或菲律宾的小多边防卫合作机制,共同因应中共在西太平洋的战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