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音时刻】权力受限 习被套上紧箍咒?
2025-07-02 11:25:51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今日焦点:工作条例背后有玄机,习近平被套上紧箍咒?“别卷了,没用!” 业内人士揭中国教育的残酷真相;不再依赖中共!Quad外长会议商谈资源重构。
工作条例背后有玄机 习近平被套上紧箍咒?
近日,中共政治局突然开会审议“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从表面上来看,这只是一项普通条例。但专家指出,该条例通过后,将成为“元老派参加高层议事”的依据,其作用是限制党魁的权力,从而呼应了习近平失权的传言。
6月30日,中共政治局召开会议,对该条例进行审议。按照新华社的说法,这是为了“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推动重大任务落实的重要制度安排”,还称,该条例涉及“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做到“统筹不代替、到位不越位”等等。
有专家认为,该条例并非“赋予权力”,而是“限制权力”。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员沈明室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指出,近年来坊间频传中共内部召开了“西山会议”,即由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共元老重新参与高层议事。而这项条例,就是为了让元老派重返权力核心,而“量身定做”的依据。
虽然新华社说,这场会议是由习近平主持。但沈明室称,现在,习近平还是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就应该由他来主持会议,但从这个会议决定的内容来看,这个条例是在矫正,或者说是在规避“一人独断”的局面。
作为“独裁者”,习近平一定会反对这个条例。但现在,他却出面主持会议。这只能说明,习已身不由已。
时事评论员李林一告诉大纪元,这是在“习一尊”的头上,套上了一个“紧箍咒”。这是中南海在释放重大变动的信号,习已被逐步架空。这恰好呼应了近期海内外热传的,习失权的种种传言。
台湾励志协会(TIA)执行长赖荣伟对大纪元表示,这个条例在这个时机点出来,很值得关注。从内容看,这项条例的趋势就是走向集体领导,希望在做决策之前有所谓的议事协调。这与习近平执政的思想是有冲突的,所以说这是中共派系斗争的一个讯号。他认为,最合理的推测是中共目前跟国际交恶,国内的情况也是很糟糕,中共内部对习近平和习的亲信不满,才出现这个情况。本来中共各派即使不和,但在语言上还是会想办法去包装的。但今天,光看字眼就可以推敲出问题,这说明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对于中共高层的动荡,美国也相当关注。6月27日,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麦克.弗林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中国正在发生权力更迭!他提醒各方留意中共高层、军方、甚至国家安全系统是否仍然“忠于现在的领导人”。
6月28日,前美国高级外交官格雷戈里‧斯雷顿(Gregory W.Slayton)在《纽约邮报》发文称,从过去几个月的情况来看,习近平下台的局势可能已迫在眉睫,中共元老们正在幕后操纵一切,包括在2022年中共二十大上被习近平羞辱的胡锦涛。
今年5月,大纪元从权威人士处获知,习近平虽然表面仍在台上,实则大势已去,中共元老温家宝、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张又侠等已成为左右中国政局的关键因素。
“别卷了,没用”业内人士揭中国教育残酷真相
在中国,教育不只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更像是一场必乎于全家命运的“阶级保卫战”。
为了孩子的成绩,有的家长在孩子还未出生时,就做起了准备,比如购买学区房。
可以说,为了让孩子能有一个好成绩,家长们倾其所有;孩子们则在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下不断努力,似乎上了大学,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但由于大学扩招,学历贬值,加上经济下滑,就业困难。现在,即使是名校毕业生也难以找到心仪的工作,这让很多人对中国的教育产生疑惑。对此,有教育界人士道破残酷的现实,“别卷了,没用的”。
近日,教育博主“@赵九妹父母智慧”发布的讲课视频引发热议。在视频中,她告诉上课的家长和学生,中国高考分数段清楚地对应了未来的教育层级,也就是说,“分数决定命运”。
她称,重点本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本,录取率仅有13%,也就是有87%的学生进不了重点院校。这不是在竞争知识,而是在进行社会分层。对于不能进入一本的学生来说,你卷是没有用的。过度补课只会加剧家庭与孩子的负担。建议这些学生的家长适时放手。毕竟“承欢膝下”也是一种出路。
据财新网在2022年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在中国,将孩子养到17岁的平均成本是48万(人民币,下同);上海最高,为103万;北京第二,为97万;西藏最低,为29万。
赵九妹称,如果孩子上大学,四年学费13万,补课与设备费5万、生活支出7万、考研支出20万,合计需要45万。
也就是说,在中国培养一个研究生,平均需要93万;在上海,平均需要148万;在北京,平均需要142万。但如此一笔巨款,最终换来的却是26岁的孩子找不到工作,这让付出了全力的家长,情何以堪?
北京家长沈先生告诉大纪元,“孩子如果不读到硕士,你上完大学都没有用。你就废了。”他指出,现在的教育早已变质为资源与阶层的竞技场,不是拼成绩,而是拼资源,“只有百分之十的孩子,是真真正正在那学习的,剩下都是达官贵人和有权力家的孩子在那较量。”
沈先生称,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家长挣的钱,有80%花在孩子身上”,补习、体育、钢琴、英语,每样都不能落下。
有评论称,沈先生的话听着挺残酷,但现实却更加残酷。很多大学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工作,就去考研,希望可以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但他们毕业后却发现,即使是硕士生,也找不到工作。
有分析指出,当教育制度成为筛选阶层的工具,当教师与学校商业化操作日益严重,教育已不再是学习的过程,而是高压下的无限轮回。其实很多家长是明白这一点的,但因为中共这个教育体制将家长和学生严密包裹,以致于他们很难下决心退出这个赛道。明知希望渺茫,却还要卷生卷死。
家长们尚且如此,孩子们就更难熬了。根据《2025年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小学生抑郁比例已达10%,初中生为30%,高中生更高达40%。2024年上半年,青少年自杀率同比暴增76.9%,自杀或自伤的年龄中位数仅为13岁半。
前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李元华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指出,这不是单一学校或家庭的问题,而是社会压力层层转嫁的结果:从整体制度到学校、再到家长,最后到学生个体。他称,底层百姓将教育视为唯一的翻身希望,导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学生成为承压主体。但“从心理与生理发展来看,孩子根本无法承担如此大的压力,这才导致普遍的忧郁与厌学。”
很多家长认为,读完大学,就会有一个好工作。但问题是,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高校开启扩招后,大学生、研究生的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但就业市场却提供不了相应的岗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即使勉强找到工作,也与所学专业无关。
有网友分享,大学同学聚会,发现全班级42人,仅有3人从事本专业。其余的人全都转行了。
另外,在经济驱动下,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换,从“教书育人”,变成“牟利工具”。许多人不传道、不授业、不解惑,甚至连自身专业也不过关。
对此,李元华直言:“这个本应该受人尊敬的职业,已成为压迫青少年的存在。”
不再依赖中共!Quad外长会议商谈资源重构
7月1日,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Marco Rubio)与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外长共同参加“四方安全对话”,也就是Quad外长会议。此次会议的核心议题之一,就是如何实现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多样化,以打破中共在该领域的垄断。
在新闻发布会上,卢比奥强调,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多样化,对全球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他指出,日本、印度和澳洲是美国非常重要的战略伙伴与盟友,四国在许多国际重大议题上拥有共同的立场。
卢比奥表示,来自这四个国家的30到40家公司将在美国国务院召开会议,商讨深化合作的具体方案。他特别提到,不仅要获取原材料,更要具备提炼和加工的能力,确保全球技术产业不被单一国家所控制。
卢比奥称,美国及盟友的努力方向是,拥有多元而可靠的供应链,这是这次会议的重点。
近年来,中共频繁限制关键矿产的出口,对美欧国家进行经济胁迫。包括,中共在近期对稀土资源的控制。这一切,都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美国和欧盟正在积极打造供应链多元化,以摆脱对中共的依赖。
另外,在过去的几个月内,川普政府的注意力被中东问题和俄乌战争所分散。因此,本次的Quad会议,被外界视为美国重新聚焦印太战略的重要动作。
有分析认为,华府的注意力再次转向印太,凸显美国对中共扩张行为的高度警惕。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表示,四国将重申对“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的共同承诺。她指出,部级会议进一步强化了成员国在“维护主权、增强海上安全,以及建立有韧性的供应链”方面的共同决心。
对于Quad的定位,中共一贯持批评态度,声称该组织是“亚洲版的北约”,指责美国试图推动“亚太北约化”。
对此,美国坚决否认,强调美国与盟友合作目的是,确保印太地区的自由开放,促进该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佳音时刻》制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