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新型活体建筑材料 可捕捉碳与光合作用

2025-07-01 17:25:3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近期,瑞士科学家开发出一款极为特殊的新型“活体建筑材料”。它是一种既可以3D打印,又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活体凝胶构成,能够从空气中不断消耗和保存二氧化碳,其效率相当于一棵20年树龄的松树。

这次,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团队开发出一种具有生命力、能够生长,且能主动从空气中去除二氧化碳的“光合活体凝胶”材料。目前该材料已经应用于建筑领域,并在第24届米兰三年展(Triennale di Milano)、19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亮相,展现其永续性和实用性。

研究团队将蓝藻(PCC 7002)与可3D列印的透明凝胶(Pluronic F-127)结合,并诱导蓝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产生碳酸盐沉淀(MICP)反应,让二氧化碳转为固体碳酸盐(如石灰)储存于材料中,以此实现碳封存目标。

这种光合活体凝胶的蓝藻,只需要阳光、富含营养物质的人工海水,以及二氧化碳,即可光合作用生长超过一年,且整个生长过程无需离开材料。

研究人员为了确保蓝藻能够长时间存活与高效运作,他们透过3D列印制程优化结构的几何形状,增其加表面面积、光穿透力,以此促进营养物质的流动。

结果显示,这种光合活体凝胶的每克材料在30天内,可封存2.2到3.1毫克二氧化碳,且存活一年以上(目前纪录是400多天)。该材料在400天内,每克材料累积吸收26至33毫克二氧化碳,且大多以稳定的矿物形式保存。

该种材料吸收的二氧化碳数量,远比其它生物方法吸收的量要高,能与再生混凝土的化学矿化相当,若需要材料内的矿物只需600°C热解便可回收。另外,这些固体矿物质储存二氧化碳的稳定性,要优于生物质(有机生命或刚死掉的生物)。

该团队用“光合活体凝胶”打印成活体积木,再用积木组装成两个树干状物体,于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加拿大馆中展出。他们表示,一个树干状物体每年可吸收18公斤的二氧化碳,相当于温带地区一棵树龄20年的松树每年吸收的碳量。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光合活体凝胶是一种低能耗、环保的材料,可以透过消耗和保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为建筑领域开辟新可能性。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建筑领域的同事已经接受了这个新概念,并有了初步的成果。

他们还表示,未来会对生物质封存的二氧化碳量进行评估,以此了解不同的酸碱环境(pH值)与二氧化碳浓度,是如何影响蓝藻的光合作用速率,以此提高该系统的转换效率。

这项研究的建筑师兼生物设计师、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博士生安德里‧亚辛‧林(Andrea Shin Ling)对该校新闻室表示,“我们改造加拿大馆,使其能够提供足够的光照、湿度和温度,促进材料中的蓝藻生长与观察它们的行为。”

共同第一作者、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机械与制程工程系大分子工程实验室的达莉亚‧德兰塞克(Dalia Dranseike)补充说:“我们透过结构设计,让光线穿透材料,并透过毛细管力将营养液被动分配到结构内部。”对此,该团队的材料研究员报告,这种设计让被封装在凝胶内的蓝藻,能够高效率地存活一年之久。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大分子工程教授马克‧蒂比特(Mark Tibbitt)表示,“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它里面的蓝藻可以将二氧化碳直接储存在建筑物中,让二氧化碳得以用生物质、矿物质的形式储存。未来,我们希望将其应用于建筑外墙涂层,实现大规模碳捕捉。”

论文另一主要作者崔一帆强调,“蓝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之一。它们的光合作用非常高效,甚至可以利用最微弱的光线,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生物质。”

他说,我们将蓝藻这些能力,运用到建筑材料中,让矿物质沉积在材料内部,使原本柔软的材料结构逐渐硬化,增强材料的机械性能。目前,该研究成果已经在《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地震消息令人震惊 传中国科学院院士微信泄露
  2. 网传李克强女儿的信 直呼习近平暴君
  3. 《人日》刊文纪念李克强冥诞 《求是》删文
  4. “把老婆还给我”天津男子派出所跪求“霸妻”所长
  5. 李克强70岁冥诞 《人民日报》刊长文纪念、肯定
  6. 美国6州43处海滩紧急关闭 致命细菌威胁数千万游客
  7. 众院通过程序性投票 将最终表决大而美法案
  8. 专家警告:美国逼小柄硬吞20%重税,仍难挡中国洗产地
  9. 没喝过奶+天天冰火浴,婴儿瘫痪失明
  10. 美国疯抢,铜价逼近年内新高
  11. 遥祝薄熙来生日快乐 薄毕瓜发文:最伟大的父亲
  12. 张国焘提名9人进中央政治局,毛主席拒绝
  13. 习“全面主席”成笑话 专家讽其治国荒腔走板
  14. 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它的一费剔耻的判决
  15. 吹牛老爹躲过重罪指控,子女欢呼“胜利”
  16. 美媒惊曝:中共真正野心不在台湾 而是西伯利亚
  17. 日本建设新型海底监测网
  18. 川普准备发表演讲,拉开为期一年的美250年庆序幕
  19. 南航机长刺伤主管跳楼身亡 事件冲热搜榜首网络炸锅
  20. 新疆书记换人 袁红冰:与中东局势变动有关
  21. “大而美法案”众院219票闯关
  22. 美中关系走向:加速脱钩还是趋于改善?
  23. 王毅访欧既要又要,鱼和熊掌能否兼得
  24. 人民日报纪念李克强冥诞发出了什么信号
  25. 7.20反迫害26周年 新世纪推出长片《传递》
  26. 从小粉红到反共斗士:农家子弟觉醒之路
  27. 别把飞行员搞得那么神秘敏感,旅客安全才更有保障
  28. 朝鲜将派遣额外3万名士兵,前往俄乌战争前线协助莫斯科
  29. $1500亿资金注入 "美丽大法案"或将颠覆移民执法
  30. 缓解住房危机 纽森签法案全面改革加州环保法
  31. "大而美法案"众院219票闯关!5共和党人一度倒戈
  32. 6月非农报告或延长美联储观望期
  33. “大而美法案”终过关,将送交川普签字
  34. 日媒:习权力正受打击 国安系首当其冲
  35. 传美国解除对中国乙烷出口管制,路透:美中贸易休战
  36. 吹牛老爹判了 震动欧美圈 最重罪行全躲了 刑期仅…
  37. 争夺未来能源主导权之战:中国正在领先
  38. 曝歼20缠斗F35 央视强调“牺牲准备”令小粉红洩气
  39. 女性就业难 国企是挤兑“妈妈岗”的重灾区
  40. 专家:中共治国荒腔走板 政权衰败征兆
  41. 楼市危机全面爆发 上海房价血亏 杭州跌回2015年
  42. 纽约市府将设五座创新公厕
  43. 达·芬奇“维特鲁威人”隐藏几何密码被揭开
  44. 已入籍也不保险!川普动手 这10类人恐失去美籍!
  45. 1.2万磅蓝莓全美最高等级召回 不只拉肚子还可致命
  46. 川普政府施压 墨西哥拒绝比亚迪建厂
  47. 李在明:韩朝不应互相敌对
  48. Black Forest开源新模型:文本P图党福音
  49. 王毅:稀土不会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
  50. 海豚蛋蛋尺寸惊人:全因它们是滥交高手
  51. 歼-20的雷达探测距离达到1000公里?
  52. 美越达成贸易协议,对亚洲市场意味着什么?
  53. 姐姐讲述模特弟弟被骗缅甸细节
  54. 【名家专栏】遏制行政国家 维护总统权力
  55. 台盟前副主席李钺锋被判无期
  56. 北戴河临近权斗激烈 习仲勋名字再被冷遇
  57. 退休期间应该从储备金中提取多少金额?
  58. 房产大王被清华学霸儿子手撕 曾挪用国企5千万入狱
  59. 谷开来与王立军真有一腿吗?姜维平:只是烟幕弹
  60. 研究揭示单原子催化剂配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