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上海银行业绩会
2025-11-13 03:25:2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华尔街日报
11月13日,上海银行参与了上海辖区上市公司三季报集体业绩说明会。

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兼首席财务官施红敏,党委委员、董事会秘书李晓红,独立董事董煜出席会议并回答投资者关注。
关于存款付息率、中收、信贷投放、资产质量、债市投资、可转债等等问题,管理层一一给与介绍。
把ROE作为核心规划目标
关于下阶段发展思路,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兼首席财务官施红敏表示,目前上海银行正在编制十五五规划,将把ROE作为核心规划目标,聚焦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其他非息收入等三大收入驱动来源,夯实客户基础,调整业务结构,提升专业能力。
一是通过加大一般贷款投放力度、优化业务结构,促进息差稳步提升,提升利息净收入对营收的贡献度;二是通过加大财富、托管、承销等重点产品拓展力度,带动手佣净收入企稳增长;三是加强交易能力建设,稳定其他非息收入水平,多措并举,力争营收稳步提升;同时,继续优化成本结构,加大战略重点领域资源投入,加强资产质量管理,合理审慎计提减损失,稳步提升盈利水平。
把握专业服务类中收
关于非息收入,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兼首席财务官施红敏表示,前三季度,上海银行非息收入160.18亿元,同比增幅10.1%,保持稳健增长。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方面,把握专业服务类中收是驱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的关键,上海银行持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优化收入结构,取得积极进展,财富中收实现增长12.19%;国际贸易业务带动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增长26.86%。
展望未来,上海银行将把握资本市场、财富市场回暖的机遇,坚持良性的结构转型,聚焦能够体现专业服务能力的重点产品,加大财富管理、托管、债券承销、代客等业务拓展,带动专业服务类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持续增长。
债市相关投资方面,下阶段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基调,预计资金利率保持平稳,同时近期权益市场回暖、前期反内卷政策逐步见效,预计债券市场利率维持区间震荡走势。上海银行将继续强化市场研判,服务好实体企业客户债券融资需求,丰富债券多元化策略布局,把握市场波段交易机会,控制债券久期防范市场利率波动风险,预计债券投资收益整体保持稳定。
资产质量整体优于同业平均水平
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兼首席财务官施红敏表示,上海银行正持续深化客户经营、优化投放质量、提升授信管理,资产质量总体呈现平稳向好趋势,不良资产生成率维持较低水平。
就零售贷款而言,上海银行坚持“稳健经营”策略,资产质量整体优于同业平均水平。
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兼首席财务官施红敏表示,上海银行零售业务坚持稳健经营策略,零售贷款资产质量整体优于同业平均水平。
从区域结构看,上海银行经营机构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粤港澳和京津等经济较发达地区,整体风险可控。
从产品结构看,上海银行零售贷款总体以按揭贷款为主,客群较为优质,持有较为充裕的抵押物。
上海银行正通过持续提升授信管理的专业性、体系性、前瞻性,积极应对外部环境。资产质量总体呈现平稳向好趋势,不良资产生成额总体持平,不良资产生成率维持较低水平。
信贷投放将进一步向重点领域倾斜
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兼首席财务官施红敏表示,近年来,上海银行按照“调整资产结构,提升贷款占比”的总体导向,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需求,深耕区域,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三季度末贷款占比较年初实现上升。
当前上海银行正在编制十五五规划,将继续紧扣国家及区域各项重大战略发展要求,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持续加大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力度,提升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专业化经营能力,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质效;积极响应金融支持居民消费的政策号召,重点围绕房生态和车生态等领域,服务居民消费需求,加快优质零售信贷投放。
关于2026年的信贷投放规划,施红敏表示,2026年是上海银行将按照战略部署,继续坚持服务重点区域、服务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服务民生需求的经营策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对公领域,一是抓好上海地区“五个中心”建设、以及“五个新城”、南北转型发展、临港新片区等战略部署中的重大项目投放。二是打造“早、小、硬”科技金融为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通过行业研究,对接政府、投资机构、高校等重点渠道,提高对“早、小、硬”科技型企业的服务覆盖面。三是打造更多丰富场景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结合小微融资协调机制的开展,精准服务小微企业,同时也聚焦供应链金融领域拓户增量。四是聚焦“深绿”“产业绿”“制造绿”等绿色金融优质客户,加快新户经营及项目储备转化,推进碳金融相关产品创新。五是充分创新运用交易银行、投资银行等产品,通过对实体企业本外币、表内外的一体化综合服务,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
零售领域,坚定落实国家各项促消费政策,围绕房生态和车生态两大领域重点发力。一是加大住房按揭拓展力度,伴随政策利好释放市场回稳,上海银行将持续深耕上海、北京、深圳等重点区域,优化服务流程,强化核心渠道建设,稳步提升信贷规模。二是加快汽车贷款投放,从渠道和产品两端发力,扩大合作渠道,优化产品流程,把握市场趋势,加快新能源汽车市场拓展,将车贷培育为零售信贷重要增长点。
关于房地产贷款,施红敏介绍,上海银行坚持“稳总量、强贷后、优结构、差异化”原则,推动房地产业务健康发展。一方面,落实好融资协调白名单机制,保障项目资金闭环管理;另一方面,多措并举加快存量风险处置。近年来上海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持续下降,符合监管要求;房地产资产质量总体可控,拨备计提充足。
上海银行政府融资平台业务坚持“控总量、退隐债”策略。融资平台业务规模逐年下降,并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稳步退出存量隐债。对于已退平台客户,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展业。
未来上海银行信贷投放将进一步向科创、绿色、普惠、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倾斜,加快结构转型。
存款付息率将保持稳步下降趋势
党委委员、董事会秘书李晓红介绍,适应市场利率下行趋势,过去几年,上海银行持续将负债成本管理作为全行经营管理的重点,通过调结构、优策略、建场景,实现了存款付息率的明显下降。
未来,随着存量业务到期重定价、差别化定价策略的深入推进以及存款期限结构的转化、低成本存款拓展,存款付息率将保持稳步下降趋势。
预计债券市场利率维持区间震荡走势
关于下阶段债券市场利率看法,党委委员、董事会秘书李晓红谈到,市场研判方面,下阶段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基调、预计资金利率保持平稳,同时近期权益市场回暖、前期反内卷政策逐步见效,预计债券市场利率维持区间震荡走势。
投资策略方面,一是切实服务实体经济,优化资产投向结构,加大对公客户一体综合服务力度,挖掘信用利差空间,重点关注上海银行企业客户发行债券的投资价值;二是丰富多元化策略布局,把握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的战略机遇,持续拓展离岸资产投资,布局和深化多币种投资交易策略,形成跨市场、跨品种核心策略体系;三是保持核心交易价值贡献,强化市场研判,有效捕捉交易信号,提升主动波段交易能力,保持组合策略灵活度;四是平衡风险与收益,控制组合久期,防范市场利率波动风险。
加快相关专业化经营工作落地
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兼首席财务官施红敏表示,上海银行由主要行领导牵头组建了“五篇大文章”专项领导小组,负责推进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的专业化经营,并结合上海银行十五五战略规划编制,正在加快相关专业化经营工作落地:
一是加快专业化研究,建立行业研究院,总行牵头对重点领域细分赛道开展客户、行业研究。二是创新丰富产品,聚焦重点领域,打磨诸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员工持股融资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三是建立专营队伍,针对科技金融建立了专营机构、专营团队,同时也建立了专门的普惠金融客户经理队伍。四是做好各项资源及架构配套,在组织架构建设方面将更加聚焦突出“五篇大文章”服务能力建设,并在考核、资源配套方面进一步加大对“五篇大文章”的支持力度。
目前上海银行正在整合政府、投资机构、高校院所等渠道资源,构建适配的生态赋能体系,并整合外部技术资源优化上海银行风险管理逻辑与能力,实现上海银行在“五篇大文章”方面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比如: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重点对接高校院所、孵化器、PE/VC,针对科技企业在政策对接、经营发展、投融资咨询、创业辅导四方面的需求,聚合上海银行各类合作伙伴的生态圈,为企业提供资本对接、产业对接、政策对接、财资对接四维赋能服务。
养老金融是战略性特色业务
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兼首席财务官施红敏介绍,养老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长期以来是上海银行的战略性特色业务,未来上海银行将进一步强化养老产品体系、服务体系和生态体系的建设,坚持“公益初心”,通过与政府部门、养老机构的深度对接,以明年完成800家“美好生活工室”建设为抓手,加快“医食住行康娱游学”八大场景打造,积极助力银发经济,助力老年客户“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同时,上海银行将积极与保险等同业机构、各类涉老企业进行跨业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创新产品及服务模式,为老年客户提供更加多元、更高质量的综合金融服务。
持续推动全行经营管理数智化转型
关于数字化,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兼首席财务官施红敏表示,上海银行将继续保持稳健的金融科技投入策略,以赋能业务高质量发展为使命,围绕全行业务发展重点和金融科技发展需要,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坚持“科技+数据”双轮驱动,持续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创新应用,围绕客户营销、客服服务、经营管理等,持续推动全行经营管理数智化转型。
一是服务模式转变,实现“由人到数”的范式转变,上海银行对公网银、企业手机银行、个人手机银行等数字渠道,已成为客户服务主渠道,发布AI手机银行,投产智能客服、远程银行、数字人,为客户提供沉浸式智能化服务。
二是经营方式转变,实现“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通过与金融服务平台、生活消费金融服务平台合作,为小微企业、个人用户提供个人经营贷、消费贷等服务,打造“平台+客户+银行”三方共赢生态。
三是经营手段转变,实现从人工作业转向数智化经营,建设标准化KYC分析框架与客户黏性模型,打造数字化客户经营平台,基于智能策略全渠道协同精准营销,助力零售长尾客群经营;丰富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数字员工应用场景,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处理。
四是正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国际贸易等业务领域的场景应用。
稳步推进可转债转股
关于可转债,管理层介绍,上海银行于2021年1月发行200亿元可转债,将于2027年1月到期,目前存续期尚余一年多时间。
推进可转债转股,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有效方式。上海银行始终高度重视市场必注和评价,保持与分析师和投资者交流,将市场必注问题融入日常经营管理,坚持稳健经营,加快创新转型,推进可持续发展,持续提升内在价值,并重视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近年来持续提升分红比例和频次。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比例进一步提升至32.22%,保持上市银行中较高水平,不断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目前,上海银行股价处于可转债转股价上方。后续,上海银行将深入推进实施市值管理制度、估值提升计划、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持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并积极把握资本市场机遇,借鉴同业经验,强化股东协同与投资者沟通,稳步推进可转债转股。
计划未来三年每一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30%
党委委员、董事会秘书李晓红介绍,上海银行始终重视投资者回报,坚持为股东创造价值,保持稳健持续的分红政策,不断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上市以来,上海银行已实施和宣布的普通股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超过520亿元,接近IPO融资规模的5倍。
近年来,上海银行持续提升现金分红比例,并提高分红频次,实施中期分红。2023年度、2024年度中期、2024年度现金分红率分别为30.06%、30.67%、31.22%。近期,上海银行实施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现金分红比例进一步提升至32.22%,在上市银行中处于较高水平。
未来,上海银行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分红政策,给予投资者可预期、有吸引力的分红回报。上海银行已制定并公布估值提升计划,计划未来三年(2025-2027年)每一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30%。上海银行资本充足状况良好,为实施稳定的分红政策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