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论坛突延期:两岸唯一官方交流"卡关"的政治讯号

2025-09-23 04:26:2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BBC中文



双城论坛突延期:两岸唯一官方交流"卡关"的政治讯号

台北市长蒋万安2023年8月出席双城论坛的资料图片

一年一度的台北上海城市论坛(双城论坛)原订于本周举行,但台北市政府突然以“办得早不如办得好”为由宣布延至年底举办,并称有“审查进度”问题。

有报道称,卡关的问题在于双方将签署的两份合作备忘录,分别涉及河岸治理及职业技能培训。

双城论坛是目前两岸最高层级的官方交流。此前,台湾陆委会曾提醒台北市政府,交流应避免涉及中央权责,如两岸观光等。该部门最新说法则指,“很意外北市府突然说延期”。

多名专家对BBC中文分析,现在美中大事大致底定,9月底本来是两岸对话很好的时机点,这次举办前三天突然宣布延期“很不寻常”,传递出赖清德政府的政治讯号,也是两岸关系的“小冰点”。

卡关的合作备忘录



2024年双城论坛在台北举行

今年的双城论坛原来传出预定9月25日至27日举行,台北市长蒋万安将率团到上海访问三天。

就在原订出发日期前三天,台北市政府于9月22日早上发布声明指,双城论坛“办得早不如办得好”,评估相关事务性与技术性审查及协调进度后,仍需更周延的准备,双方决定不在9月办理。

台北市副市长林奕华提到,今年主论坛将签署两项新的合作备忘录(MOU),相关资料照规定于一个月前送交中央部会审查,牵涉的中央部会非常多,进度未如想像中顺利,慎重起见决定延期。

陆委会副主委兼发言人梁文杰表示,北市府提出的合作备忘录牵涉到的部会很多,比如一份水资源合作的合作备忘录牵涉内政部国土管理署、经济部水利署、环境部,陆委会都积极协助整合各部会的意见,但协商过程意见多且费时,“北市府提出来的时间也不是很长”。

他强调,上周五已经与北市府初步达成共识,移民署本来也准备在本周一发证,让北市府代表全团赴上海,“所以我们也有点意外,也有点遗憾”。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北与上海计划签署的两份合作备忘录,分别涉及河岸治理及职业技能培训,国安人士透露两份都涉及中央部会和相关法令,汙水处理涉及经济部水利署,技职教育更牵涉到两岸人力仲介问题。

报道引述知情人士说,以往每年审查合作备忘录,会有一个统筹单位整合多个部会,但今年审查有部会“似乎刻意已读不回”,还有部会要求调整,市府就须与上海方再讨论。另一名知情人士称,过去送出申请彼此都有默契,市府也会严守不能碰触的底线,中央仅会私下询问,今年却是被要求正式文件要载明与谁会面,“显示赖政府上任后审查加严”。

多名国民党议员批评陆委会和中央部会刻意刁难,“赖政府嘴巴说不排斥两岸交流,但实际上就是处处给台北市府穿小鞋”。

民进党议员就质疑台北市政府“压线送件中央”,形同压缩中央合理审查时程,并重提蒋万安在竞选台北市长时曾称“只要共机扰台一天不停,我就不办双城论坛”。

双城论坛起于2010年时任台北市长郝龙斌任内,与前上海市长、现任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共同协商举办,每年由上海和台北两地轮流举办,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间改为视讯形式,十多年来也从未中断。

台湾政治评论员吴昆玉告诉BBC中文,今年的双城论坛突然宣布延期“很不寻常”,双方人员需要重新安排行程,非常麻烦,中间肯定有一些双方没有谈妥的事情。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副教授黄介正告诉BBC中文,川普与习近平通话后,美中大事大致底定,现在本来是“相对好的时间点”进行两岸对话。

他指出,如今论坛延期,接下来将是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10月10日中华民国国庆、10月25日台湾光复节,还有川普与习近平将在APEC会面,都是政治敏感时期,因此双城论坛“错过了9月很可惜”。

国立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教授刘嘉薇对BBC中文解读,这次延期意味着赖清德政府抗中的策略、将中国大陆定义为境外敌对势力的说法,不为对岸接受,进而影响地方政府城市层级的交流。“虽然陆委会表明会发证,但因为高层次的抗中策略已形成两岸交流的阻力,双城交流仍延期。”

美国德州山姆休斯敦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对BBC中文分析,这次风波反映了赖清德政府的态度,是既不想主动支持两岸交流,但也不愿直接表达反对,因此采取“技术性拖延”,让双方主办单位来不及作业。“对民众而言,好像没有干预;可是在真正负责的承办单位眼中,冷暖自知。”

他警告,延期是一个政治讯号,北京本来就对赖清德没有期待,也不会与台北在中央层面有交流,现在连市级的双城论坛也无法顺利举办,北京的鹰派可能会因此更坚定认为“跟台湾交流没有意义”,这才是台湾需要担心的。

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陈方隅则告诉BBC中文,赖清德政府对两岸交流“一直以来都是持开放的态度”,这次陆委会也全力协助台北市政府人员取得签证,反而是中国方面不断利用机会阻碍两岸交流,再藉此炒作台湾执政者阻止两岸交流。

他举例称,从2016年至今,中国单方面阻断学生签证、观光签证等,再把过错推给台湾,“类似事件已多次发生,这次的双城论坛也是一样”。

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执行长董立文也说,陆委会最新说法是赴上海人员的证件已批准核发,而北市府说的是合作备忘录细节尚未谈妥,并没有批评或责怪陆委会的意思,此事看来是“单纯延期”。

唯一官方交流平台何去何从?



2020年时任台北市长柯文哲到上海参加双城论坛

双城论坛历经不同阶段,反映了台湾政治和两岸关系的变化。

2014年底,柯文哲当选台北市长,当时其亲绿色彩曾让中国大陆有戒心,后来柯文哲喊出“两岸一家亲”,大陆才开了绿灯,于2015年首次赴上海参加论坛。

2016年民进党蔡英文当选总统,政党轮替后,两岸协商中断,双城论坛成为两岸唯一的大城市制度性交流平台。同年的双城论坛在台北举行,上海派出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兼统战部部长沙海林参加,遭质疑是对台统战。

2022年,柯文哲最后一年举办双城论坛,也是争议最多的一届,当年台北市议会要求“若共机、共舰持续扰台,不得动支此预算”,台北市政府秘密筹备线上会议,在会前三天才公布。

蒋万安上任市长后,参加过两次双城论坛,若今年仍能举行,将是第三次。

翁履中分析,双城论坛在历史上的定位,可以说是两岸制度性交流的一个关键参考,但是未来恐怕不由台湾决定。“北京如果觉得没有必要再办,它可以随时停掉;反过来说,就算台湾想继续推,北京若不愿意,双城论坛也走不下去。”

他表示,两岸关系的结构性差距已经与过去不同,台湾应该务实,只要还有交流管道,就代表还有谈的可能,“至少还能‘ 谈’而不用‘打’,这是台湾必须把握的现实”。

陈方隅认为,两岸交流的方向与内容,大多是取决于中国的态度,北京现在很明确是要和国民党主政的地方政府来往,而且带有明确条件,常常也有惩罚和发送利益的对象。“现在中国也开始看似提出更高的前提要件,把难题也丢给了中国国民党,国民党要自己决定是否要去应和中国。”

他说,这将考验蓝营的应对方式,蓝营因顾及美国,一直都是进退维谷,无法提出好的论述。“维持所谓等距交往,但事实上就是会得罪两边。”

董立文也对BBC中文表示,从过去十多年的经验来看,双城论坛恐怕已走到需重新定位的时候。他举例,四名台湾一贯道信徒去年在中国被捕至今未获释,其中三位就是台北市民,台北市不应该在与上海交流中回避这类议题。

“如果只是把交流当作目的,而不去管交流的结果,这样双城论坛会越走越偏,变成中共对台统战的一个平台,交流就会变质。”

双城论坛举办十多年,台北与上海累计签署了47项交流合作的备忘录。去年上海副市长华源致词时宣布,上海将恢复陆客团赴台旅游。

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张五岳告诉BBC中文,以往其他城市交流都比较单向,例如像台湾购买农特产品或者推销城市旅游,但双城论坛强调对等和优势互补,有重要的价值。

他说更关键的是,该论坛属于“低政治位阶”,就是在两岸政治上哪怕没有共识,还是会举办,且较着重民生议题和市民交流,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也是最多。

“双城论坛是两岸关系的机会之窗,如果两岸关系气氛不佳,它反而不举办了,那就变成了所谓的池鱼之殃。”

刘嘉薇教授也说,双城论坛遭遇“小冰点”,未来重启就需要有新契机,唯有等待两岸关系缓和。“但如果(台湾)中央政府的抗中策略不改,未来也可能都很难有这类交流。”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中国“防火牆冲上太空”!挑战星链霸权 改写全球格局?
  2. 中国消费降级严重!便州大萧条!80%门店倒闭!2100万人不消费了?
  3. 64岁老太涉嫌杀人案开庭
  4. 中美贸易谈判已经四轮,中国赢了还是输了?
  5. 川普联合国大会讲话:联合国做的事情只有写信
  6. 我国肝癌高发,茶叶是背后祸因?
  7. 川普:希望其他国也效仿美国抵制“泰诺”
  8. “秋分5不吃 吃了秋难安” 5不吃指啥?告诉家人要忌嘴
  9. 百万房价小区里的公租房,两边住户都委屈
  10. 7号线法拉盛方向发生恶性袭击
  11. 美最高院:暂时允许川普解雇FTC委员斯劳特
  12. 男子哄骗女主播赴约后实施强奸
  13. 皇后区花旗球场计划被看好
  14. 党政军分工 李强动静显示习提前“退居二线”
  15. 第二届中瑞工程院创新论坛开幕
  16. 金价创出今年“第36个新高”,大涨之后黄金泡沫化了?
  17. 美国房地产最新报告:今年最佳购房周在10月
  18. 研究揭密 预防老年痴呆最佳一招 不用花大钱
  19. 此地集中采集辖区内男性居民血样,录入DNA数据库
  20. 男子多次性侵12女孩
  21. 埃尔多安联合国演讲遭限时关麦
  22. 美国H-1B签证费暴涨,分析人士:美印必系恶化
  23. 川普压下爱将“边境沙皇”收贿案 反控拜登政治追杀!
  24. 台积电2nm价格至少上调50%
  25. 基因编辑技术助橡胶草产胶产量翻倍
  26. 三大异象预示:熬不过2025 习近平下台的4种方式
  27. 男子采菌被黑熊一巴掌扇下悬崖
  28. 中国互联网管理部门宣布整治“恶意”帖子
  29. 加州通过法案:食品包装禁止含有全氟物
  30. 台湾为何罕见宣布限制芯片出口南非
  31. 立场巨变!川普:乌克兰能赢 收复全部领土 俄是纸老虎
  32. 广州医院医生传遭患者报复:被砍几十刀肠子流出
  33. 川普联大讲话:美国强势回归 全球主义失败
  34. 鼓励华人参政,但应脚踏实地
  35. 美国会委员会促对安克公司进行关税调查
  36. 土耳其,凭什么抢中国的项目?
  37. 美法退休人士的境遇冰火两重天
  38. 川普又让MAGA们失望?对H-1B签证收年费是乌龙
  39. 77岁风流巨富去世,留下一个悬案,一笔遗产
  40. 叙总统与前美CIA局长会面引热议
  41. 2030年,AI行业或现8千亿美元营收缺口
  42. 杭州房产中介雇人扮买家看房 逼房东降价
  43. 川普“黄金卡”与绿卡有何不同?
  44. 又变?川普拟取消H-1B签证抽签制 改高薪工作优先
  45. 于朦胧不就是在“鬼域”中惨死——《罗刹海市》
  46. 以誓言报复"承认潮",内塔尼亚胡:我下周见川普,等着瞧
  47. 川普加征关税后 中国廉价货物涌向全球
  48. 多国在联合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安理会仅美国未承认
  49. 谷歌工会集会反对H-1B签证新规
  50. 纽约及美东干旱持续扩大 秋季野火风险升高
  51. “始祖鸟”在喜马拉雅山烟花秀 市值蒸发150亿
  52. 美联储主席警告:降息过快恐使通膨持续位居高档
  53. 华裔申请入籍者增多 忧绿卡不足以保证留美
  54. 美6成核潜舰埋伏中国周边 水下难侦测 随时应对挑衅
  55. 男子用激光笔照射川普专机,还携带7厘米长刀具
  56. 突发:北欧2大机场被神秘无人机瘫痪 丹麦称“最严重攻击”
  57. 连续上3周夜班后,大二实习生猝死
  58. 牛马有的是,驴不够了
  59. 川普将在联大演讲 巴勒斯坦议题料成焦点
  60. 德另类选择党地方党魁:与美政府有许多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