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午不食”是真减肥还是毁健康?真相在这里
2025-09-08 20:28:1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看中国
“过午不食”是佛教中的戒律。(图片来源:Pixabay)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过午不食”的说法,有人说它不仅有助于减肥,还能延年益寿。然而“过午不食”真的健康吗?每个人都能尝试吗?
“过午不食”源自佛教的戒律,就是不在规定的时间以外享用食物,一般是指正中午到第二天黎明的这段时间是不允许吃东西的,所以叫“过午不食”。
佛家认为,“过午不食”可以帮助人们减少外欲、减少供养的负担,可以让佛教徒更加专心地打坐修定,有利于修行,这是佛家对“过午不食”的态度。
其实“过午不食”并非适合每一个普通人。盲目地不吃晚餐,会给健康带来隐患。
不吃晚餐的人或面临5个后果
1、变得更胖
不吃晚餐在初期会起到较为明显的减重效果,但很快会进入到平台期,因为身体进入了低代谢状态下,只要是稍微多吃或是恢复一日三餐,很快又会复胖。
2、诱发胃病
长时间处于空腹状态下,胃肠道分泌的胃酸、胆汁可能会发生反流,导致胃黏膜受到腐蚀,容易诱发消化性溃疡发生。
3、营养不良
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下,会让人对于碳水化合物、糖分的渴求度直线上升。长期只吃这些食物,不仅会导致身体肥胖,身体易缺乏维生素、膳食纤维以及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对健康较为不利。
4、加速衰老
晚餐不吃会让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体内会因此而产生自由基,最终会导致身体的衰老速度加快。
5、影响消化系统
不吃晚餐处于饥饿状态下,会给消化系统带来不良刺激,继而导致消化系统无法预测何时排空、排空多少,出现便秘、腹泻等症状的风险会随之提高。
晚餐吃得少一些,吃得“杂”一些。(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晚餐时做出2个改变,或能更长寿
想要让身体维持在健康状态下,保持好的饮食习惯很重要,在晚餐时要注意这三件事。
1、吃得少一些
晚餐吃得太多容易使身体能量摄入过剩,导致大量脂肪堆积在体内,引起身体肥胖。还会导致胃肠道负担加重,甚至在睡眠状态下还在运行,时间长了容易诱发功能性损伤。
建议晚餐只吃七分饱即可,具体感觉为胃部不饱胀,但对于食物的渴求度明显下降了,此时要及时离开餐桌。
2、吃得“杂”一些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晚餐摄入过量动物蛋白(肉类),会导致心绞痛以及心脏病的发生风险增加44%。
建议晚餐保持低能量摄入,占比全天热量的30%左右,蔬菜、肉类、主食的比例保持在2:1:1.主食建议保持粗细粮搭配,粗粮不超过总量的1/3为宜;蔬菜尽量选择深色系的,白天蔬菜摄入量较少的情况下,可将蔬菜的比例提高至3成。
晚餐对于健康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餐,日常不建议盲目遵从过午不食的饮食方式,否则很容易给健康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