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官员:中方确信治住美国 并有信心治我们治得更好
2025-07-29 17:26:3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RFI华语
据《南华早报》报道称,在上周于北京紧张的谈判以及华盛顿沉重的贸易打击之后,欧盟官员们在八月暑假到来之际感到疲惫且少有胜利,因为人们对欧盟全球影响力的疑虑日益加深。上周在北京举行的中欧领导人峰会没有发生太多戏剧性事件,这本身就被视为一项成就,因为在这场期待已久的峰会之前,欧中关系已变得十分紧张。欧盟官员谈中欧峰会:中方确信治住美国,并有信心治我们治得更好 https://t.co/hujTIlkx6B pic.twitter.com/Y7M3CRNftP
— RFI 华语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RFI_Cn) July 29, 2025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欧方发现,在一些其长期存在的抱怨上,北京方面不肯让步,并热衷于展现欧洲官员所说的自中方在3个月前迫使美国降低关税以来,就一直展现出来的自信和神气十足。然而,与前几次峰会相比,关于乌克兰问题的会谈据称是公开、坦诚和更有意义的,在前几次峰会上,欧盟官员认为他们的关切被立即忽视。
报道指,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三个多小时的会谈中,欧方再次敦促其约束俄罗斯总统普京,而习近平却指出,美国总统川普未能兑现大选前夸口的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的承诺,证明任何人对这场冲突的杠杆(影响力)都不大。
欧方与习近平面对面接触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是,这位中国领导人告诉他们,他对其经常称为“好朋友”的普京的杠杆(影响力)比欧方领导人想象的要小。然而,尽管前几年欧盟抱怨习近平驳斥了欧方关于中国支持俄罗斯的断言,但这一次双方进行了深入的辩论。
习近平确实抱怨了欧盟最近对几家中国的银行因向俄军方相关行为者提供加密货币支付而实施的制裁,但没有再上演王毅本月在布鲁塞尔告诉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的那样,王毅当时说中国不希望俄罗斯输掉这场战争。
报道称,此次中欧峰会虽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欧方感到满意的是,北京方面不会对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决心和严肃性,包括延伸制裁的意愿抱有幻想。
鉴于几周前王毅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紧张会议上威胁要取消“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欧盟将这一用词含糊的联合声明视为峰会的一项重要成果,但欧盟消息人士承认,除此以外几乎没有取得任何具体成果。
据消息人士透露,官员们计划于9月份举行会议,监督升级版稀土许可协议的进展。但参与其中的人士大多认为,习近平主席和李强总理在贸易问题上立场坚定。
消息人士称,中方继续敦促欧盟重启被搁置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批准程序,并就电动汽车争端的终结进行谈判,但提出的交换却甚少。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曾多次表示,欧中关系正处于“拐点”。
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Maros Sefcovic)周一表示:“年初我们希望取得更好的结果。但我不得不说,尽管我和我的同事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与中国对应方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会谈,但不幸的是,摆在谈判桌上的问题清单非但没有缩短,反而越来越长”。
从北京回来后,一位官员说,很明显,由于中方不愿在工业产能过剩和补贴等问题上妥协,“欧盟要想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坚持自己的立场”。然而,在经历了周末在苏格兰川普的贸易打击后,人们越来越怀疑欧洲究竟有多大勇气去抗争——除非是内部斗争,而欧洲似乎对此很有兴趣。
欧盟不仅被迫接受一项对欧洲商品征收15%关税的协议,还在周日于苏格兰举行的会议后公开感谢川普提出的方案,欧盟由此爆发了一场必于其自主权的激烈辩论。
WhatsApp通讯群组里充斥着欧盟谈判代表在川普位于坦伯利的高尔夫度假村与他尴尬合影的照片。几天前在北京还誓言要“捍卫我们的利益”的冯德莱恩,此刻在川普身旁露出了笑容,与其一样竖起了大拇指。
欧盟的多名贸易谈判代表——其中许多人此前曾与川普打过交道——强颜欢笑,表情痛苦,一些人模仿川普标志性的手势,在压力下竖起大拇指,一位欧盟官员称之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体现”。
冯德莱恩说道:“最后,我要亲自感谢川普总统为实现这一突破所作出的个人承诺和领导力。他是一位强硬的谈判者,但他也是一位交易能手”。这番言论引发了批评,欧洲各大报纸纷纷用标题大肆渲染对川普的“投降”、“羞辱”和“附庸”等言论。
法国总理贝鲁(Francois Bayrou)周一在社媒平台X上写道:“冯德莱恩-川普协议:当一群自由人民聚集在一起,确认他们的价值观,捍卫他们的利益,却决定屈服时,这是一个黑暗的日子”。不过,贝鲁并未提及,他曾亲自出面干预,将美国波本威士忌从欧盟4月份打算征收报复性关税的美国商品清单中移除。
曾任欧盟农业谈判首席代表的克拉克(John Clarke)驳斥了冯德莱恩关于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贸易协议”的说法。他说道:“这不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贸易协议。因为它实际上削弱了贸易。这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贸易协议······对欧盟来说,这是非常糟糕的一天”。
对中方而言,欧盟与美国的协议也可能产生影响。谢夫乔维奇表示,美欧双方正在“交换意见”,并暗示布鲁塞尔仍然希望与华盛顿合作。谢夫乔维奇介绍称,双方誓言恢复合作,以阻止因“非市场化的全球产能过剩”而进口的钢铁和铝。
同时,白宫周一发布的一份情况说明称,美欧将恢复“供应链韧性”方面的合作,其中一段提到了此前双方在对抗中方做法的合作。该情况说明写道:“(美欧)双方将采取互补措施,应对第三方的非市场政策,并在对内和对外投资审查、出口管制和反逃税方面开展合作”。
但总体而言,分析人士一致认为,在苏格兰达成的协议——加上北约上月峰会期间一些领导人对川普的奉承,当时北约秘书长吕特(Mark Rutte)用像“爸爸“一词来形容川普处理以伊12日战争,及最终出动美军轰炸伊朗核设施的方式——使得欧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眼中显得软弱。
同样就北京的中欧峰会,荣鼎集团资深中欧关系分析师巴金(Noah Barkin)报道称,尽管峰会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拐点”一词或许仍将延续。
冯德莱恩在与习近平会晤时使用了这一术语,以强调欧方对北京多年来在布鲁塞尔最担忧的议题上施压的不满:欧中之间日益加剧的经贸失衡,以及中方对复仇主义俄罗斯的不懈支持。这番话是对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警告:除非中方认真对待欧方的关切并采取行动,否则过去十年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在缓慢下滑的欧中关系将进一步恶化。
巴金续指,现在应该很清楚,中方无意做这两件事。就连在3月份访问北京时曾满怀信心地认为欧中可能达成某种一揽子协议的谢夫乔维奇,但在短短几个月内,也变成了一个对华现实主义者。
一位欧盟高官直言:“中国寸步不让,我们以为他们会做出一些表面上的让步,但连这都没发生”。另一位欧盟官员则表示,“中方已转变了态度。他们确信自己治住了美国。他们有信心治我们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