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类食物不适合反复加热

2025-07-29 19:25:2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人民网

生活中不少人习惯将剩饭剩菜二次加热再吃,但有些食物可不是“加热就能万事大吉”!

不当处理不仅会让营养流失、口感变差,还可能埋下健康隐患,快码住这份“二次加热黑名单”。

蛋类:溏心蛋、嫩蛋要警惕

溏心蛋、温泉蛋这类蛋黄未完全凝固的蛋类,富含蛋白质与水分,首次烹饪后,蛋液中可能残留耐热的沙门氏菌等细菌孢子。

二次加热若温度不足(未达到70℃以上)或时间过短,细菌无法被彻底杀灭,食用后易引发腹痛、腹泻、恶心等急性肠胃炎症状。

即便是全熟蛋,存放过久后二次加热,口感也会变得干硬,营养成分流失明显。

所以,为了保证营养吸收和身体健康,鸡蛋煮熟后应尽快食用,尽量不要二次加热。

蔬菜类:硝酸盐“变身”与细菌滋生

绿叶蔬菜:菠菜、生菜、芹菜、油麦菜等蔬菜富含硝酸盐。

在初次加热后,蔬菜中的硝酸盐可能会转变为亚硝酸盐,二次加热时,亚硝酸盐有可能转化为亚硝胺,这是一种具有致癌性的化合物。

长期摄入含有亚硝胺的食物,可能干扰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甚至在体内转化为致癌物亚硝胺。

因此,建议这类富含硝酸盐的蔬菜在第一次烹饪后尽量当场食用,避免存放后再次加热。

主食类:细菌滋生,毒素难除

1. 土豆、山药等富含淀粉的食材,二次加热会使其淀粉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口感和风味。

此外,如果土豆在储存过程中受到不当条件影响,例如温度、湿度不合适,可能会滋生细菌。

二次加热这样的食材,即便能杀死部分细菌,但细菌产生的毒素在高温下不易被破坏,食用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所以,对于土豆、山药等,若需保存后食用,应注意储存条件,并谨慎二次加热。

2. 大米和米饭在放置过程中,如果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容易滋生枯草杆菌等细菌。

这些细菌产生的毒素具有较强的耐热性,普通的二次加热难以将其破坏。食用含有这些毒素的米饭,可能引发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

建议剩余米饭应及时冷藏保存,并在次日内食用,再次加热时要确保彻底加热,以降低健康风险。

水产类:毒素难除的“定时炸弹”

1. 虾蟹贝类:虾、蟹、牡蛎等海鲜富含蛋白质,烹饪后若保存不当,副溶血性弧菌等细菌会迅速繁殖。

二次加热虽能杀灭部分细菌,但细菌产生的组胺、生物胺等毒素具有耐热性,无法完全消除,食用后可能导致头晕、呕吐、皮肤瘙痒,甚至食物中毒。

尤其是金枪鱼、秋刀鱼、鲭鱼等青皮红肉鱼类,存放过程中更易产生组胺,二次加热不仅会让肉质松散、鲜味流失,还可能因组胺残留引发过敏反应。

2. 鱼类:鱼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存放过程中易氧化酸败,二次加热不仅无法改善,还可能加重异味。

同时,若保存不当,细菌滋生产生的毒素即便加热也难以完全去除,影响健康。

菌菇类:微生物“狂欢场”

新鲜蘑菇、香菇、金针菇等菌菇本身易受霉菌、细菌污染,烹饪后放置一段时间,微生物会大量繁殖。

二次加热难以完全清除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且会让菌菇组织软烂,营养成分被破坏,食用后可能刺激肠胃,引发不适。

加工制品类:变质与营养流失风险

1. 卤味、腌制品:鸭脖、鸡爪等卤味以及咸菜、腊肉等腌制食品,存放过程中细菌易繁殖,产生有害代谢物。

其中的亚硝酸盐在反复加热后含量可能升高,长期过量摄入与胃癌风险相关;

同时,反复加热会导致肉类蛋白质变性,增加肠胃负担;若卤味保存不当,即便二次加热,仍可能因细菌毒素残留引发食物中毒。

2. 糕点甜品:奶油蛋糕、慕斯等含奶油、奶制品的甜品,冷藏后易被微生物污染。

二次加热不仅会破坏奶油结构,导致油水分离,还可能加速细菌滋生,引发腹泻、呕吐等症状。

特殊食材:致命毒素“顽固派”

1.木耳:泡发后的木耳若存放过久,会滋生米酵菌酸,这种毒素极其耐热,100℃煮沸也无法破坏。

误食含米酵菌酸的食物,可能出现呕吐、腹泻、黄疸,严重时会导致器官衰竭,死亡率极高。

做熟的木耳可二次加热,一般无毒,但需妥善保存:冷藏不超24小时,二次加热要彻底。

若常温或高温放置过久(超过4小时),易滋生细菌,其产生的有害物质难被加热去除,可能引发肠胃不适。

2. 豆类制品:豆浆、豆腐等豆制品富含蛋白质,烹饪后易被细菌污染。二次加热需煮沸后持续加热5分钟以上,若未彻底加热,可能残留胰蛋白酶抑制剂,引发肠胃不适;

同时,反复加热会使豆制品产生豆腥味,营养成分大幅降低。

健康小贴士

按需烹饪:少量备餐,减少剩菜。

及时冷藏:2小时内密封冷藏,1―2天内食用完。

彻底加热:确保食物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持续加热至少3分钟。

特殊处理:银耳、木耳现泡现吃,避免长时间泡发;水产、蛋类尽量一次吃完,减少二次加热。

需要提醒大家:从健康角度出发,最好的做法还是尽量避免对上述食物进行二次加热,合理安排饮食量,减少剩饭剩菜的产生。毕竟,健康饮食,从每一餐做起。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传习缺席北戴河 马兴瑞大瓜爆不完 彭丽媛遭“半软禁”
  2. 习近平快退休了?美媒解析“中南海秘辛”何以甚嚣尘上
  3. 就业形势严峻 大陆名校博士也难逃困境
  4. 川普:不延长8月1日期限 对印度征25%关税
  5. 情况急变 刘源为啥突然离京
  6. 释永信被抓反映习的失败?惊传丁薛祥父兄被限自由
  7. 亿万人在用的WPS,可能要重塑你的工作流
  8. 英国议会拒绝《中国日报》 专家:共媒有毒
  9. 川普上任半年 美国版一党专政和定于一尊实现了
  10. 二十届四中全会10月在北京召开
  11. 呼吸道感染可能增加癌症转移风险
  12. 美防长被曝可能辞职,明年竞选田纳西州州长
  13. 恒大面临退市 中国房企债务重组前景黯淡
  14. 沙尘暴突袭:百米高沙墙扑向公路
  15. 豪华游轮提前离港 600游客追船失败 被抛弃在夏威夷
  16. 贝森特:中共在谈判中处于守势
  17. 亚裔绿卡持有者恐被ICE驱逐
  18. 7月东莞工厂倒闭潮再现 制造业寒潮蔓延珠三角
  19. 【新闻大破解】孤立北京 川普亲领军迎战中共?
  20. 政府再发支票?霍利提出600美元关税退税新法案
  21. 美财长警告:中国若继续买俄石油 恐征100%关税
  22. 川普:美印谈判未结束 结果周末见分晓
  23. 川普宣布对印度征25%关税 并对购买俄能源实施惩罚
  24. 中美谈判落幕 川习会有谱 贝森特赞何立峰老练政治家
  25. 视民如敌 中共利用取证工具监控百姓
  26. 中共追捕李传良 律师揭背后中南海的恐惧
  27. 保险成本快速飙升 联合健康保费将上涨
  28. 震惊!非法移民居然能当警察 买枪时被ICE逮捕
  29. 趁家长外出,老师强奸13岁女生
  30. 川普正在赢得贸易战?这对美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31. 中共党媒曾造谣称释永信无生育能力 网民举报
  32. 再次上演封城?广盅堂子工厂曝光!背后推手是中共?
  33. 党内也需要杀人 老家伙们几乎收拾一空
  34. 港媒分析:稳定币将成中美货币战下一个主战场
  35. 民主党参议员联名批川普对华让步 削弱美战略地位
  36. 美已对台提“最优关税”或与日相当 要求增加对美投资
  37. 美国第2季GDP成长3%
  38. 欧盟投降了,川普成最大赢家
  39. 川普称与韩国达成贸易协议 将对韩征收15%关税
  40. 美联储重磅宣布:维持利率不变 未发出9月降息信号
  41. 水体中的药物污染,让鱼类变得“疯狂”
  42. 俄罗斯8.8强震后 欧亚大陆最高火山喷发
  43. 超级牛散拍下大牛股,涨超300%
  44. 巴拿马提告 要求撤销长江和记港口经营权
  45. 中国学者:习近平思想遭遇党内掣肘
  46. 微软上季营收加速增长18%
  47. 他们用20年破解“好油”密码
  48. 中城枪击案凶手父亲是退休洛杉矶警察
  49. 爱马仕Q2销售额同比加速增9%
  50. 川普全面暂停货物“小额豁免” 仅保留了这些例外
  51. 蓦然罢免方丈释印乐少林寺维稳 禅宗后面的李干杰
  52. 上海、浙江将惨 海啸、台风“竹节草”齐来
  53. IPO市场火热,软件明星Figma将上市
  54. 残障女用房子换婚姻,却被丈夫家暴
  55. 十多个阿拉伯国家联署 共同谴责 要求哈马斯交权
  56. 降低对中依赖 特斯拉与LGES签43亿美元大单
  57. 川普宣布50%“铜关税”,纽约铜价一度暴跌逾18%
  58. ChatGPT自行点选“我不是机器人”成功过关 引发争议
  59. 开挖机、不爱商业,少林寺来了位不一样的住持
  60. 树林发现大量丢弃药品,还有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