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发育儿补贴三年1万多 能否提高出生率?
2025-07-29 14:25:54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2025年起,中国对202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婴儿,每年发放3600元补贴,到三周岁止。该方案自7月28日正式公布后,随即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7月28日,中国《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按年发放补贴,2025年1月1日起,每孩每年3600元,到三周岁止。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也可按应补贴月数折算领取补贴。
对此,记者调查了大陆民众在微博发表的对该方案的反应。
补贴金额有限 网友质疑实效
在微博上,多数网友认为,补贴具象征意义,但对实际生育意愿影响有限。微信公众号“雷叔写故事”的一位同事直言:“怎么才发3600?这够买几罐进口奶粉啊?”
网友周普森在微博上形容这笔补贴是“发法拉利50元代金券”,网友“好大的奕”指出:“这是一笔‘恭喜钱’而非实质补偿。”
网友“简韵cherry”表示:“就这补贴想提升生育率,感觉有点难。现在养个孩子,从产检、生产,到后面教育、兴趣班,花费可太多了,一年3600不过是杯水车薪。”
网友“刘平”则指出:“这个欧洲和日本早就有了,而且补贴都很高,现依然是低生育率。”
部分网友认为,此政策可能对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家庭有一定激励作用,但对大中城市及中高收入群体几乎无效。微博网友“Creamy蕉”指出:“对城市、中高收入人群的刺激效应几乎可以看成是0。那些没有生育意愿的城市中产及以上,根本不可能为了一年3600块的补贴去生育。”
补贴之外 育儿压力依旧沉重
学术界的数据也显示育儿成本远超补贴所能覆盖。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指出,中国家庭(不含港澳台)从0至17岁的育儿平均成本为53.8万元,如果延伸到本科毕业,平均需花费68万元。其中,上海、北京、浙江为育儿成本最高地区,分别为101万、93.6万与85.5万元。
而此前网友就“给多少补贴你才愿意生孩子?”的话题留言,多数开价皆在百万以上。
因此,也有网友调侃:“别为了3600的‘巨款’就去跳火坑。”
生育率问题需要系统性解决
其实,早在本次全国统一补贴制度出台前,已有超过20个省份探索过地方性育儿补贴,重点多聚焦在二孩、三孩家庭。例如内蒙古呼和浩特针对三孩家庭,分10年发放10万元。
而此次大陆育儿补贴对一孩、二孩、三孩一视同仁,虽具普惠性,但面对养育成本、住房压力与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能否撬动生育意愿仍是未知数。
一位北京网友计算道:“二胎的话,需要从70平二居换到85平。15平大概75万,算手续费,100万。养孩子,一年五万,十八年,需要90万。人工费我可以自己出,190万,可以二胎。”
除经济压力外,许多网友指出,低生育率更根源于观念转变与社会结构问题。
刘平在微博指出,过度城市化让人们为生存而战,生活压力远大于战乱下的阿富汗。重工轻农的后果不止是人口减少,过剩的工业产品让产品失去利润。农村的购买力不足,过度依赖出口,用工业产品换取进口农产品,对国内农业再造成破坏,让更多农村人涌入城市,出生率只会更低。
“简韵cherry”也提到:“现在年轻人观念也变了,更追求个人生活品质和发展,不想太早被孩子束缚。加上职场对生育女性不太友好,很多女生担心生娃影响事业,这才是生育率低的关键。”
她呼吁,希望未来不只是现金补贴,更要“在教育资源均衡、托育服务、职场女性保障这些方面多下功夫,形成完整生育支持体系,这样大家才更愿意生、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