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洛:谈谈2025年7月北京密云水库泄洪
2025-07-29 20:25:35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2025年7月底北京遭遇严重洪灾,其主要原因是多座水库泄洪,泄洪流量大,预警时间短,特别是密云水库的泄洪,对人员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密云水库周围地区是保卫北京的部队的驻地,损失也应很大。
密云水库是大跃进的产物,大坝工程质量差。1976年唐山地震中发生坝体滑坡,差一点溃坝。如果密云水库白河主坝决堤,水到天安门广场将有两米深……
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2015年9月11日起,北京南水北调配套密云水库调蓄工程第一次启动反向输水,将一部分“南水”送入密云水库储存起来。之后密云水库水位和蓄水量屡屡刷新纪录。密云水库以蓄水量35.81亿立方米、水库水位155.31米,以建库以来的最大蓄水量和最高水库水位进入了2025年。
密云水库的洪水位是150米,正常水位是152米,汛限水位是152米,坝顶高程是160.0米。水库水位155.31米,超过了汛限水位,也超过了正常水位,水库正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状态下运行。
2025年7月密云水库的洪水灾害的根源在于,这些年来,密云水库储存了太多的来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把蓄水量大、水库水位高看作是成绩,而忽略了与蓄水量大和水位高共存的对水库大坝安全的风险。当大雨、暴雨降临时,密云水库已经没有多少空余的库容,只能采取紧急的大流量泄洪的方式,以保证密云大坝的安全,结果是造成下游民众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一、北京洪灾致至少30人死亡 密云水库加大下泄流量到1120立方米/秒
2025年7月29日,中共有关部门宣布,北京此轮强降雨已导致至少30人因灾死亡,此前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
根据2025年7月28日《北京日报》的报道,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受本轮强降雨影响,密云水库上游来水量显著增加,近日入库水量累计达到6.3亿立方米,处于超汛限水位运行状态。为应对后续来水,7月27日15时,密云水库启动泄流,截至28日17时,已累计下泄水量0.56亿立方米。7月28日12时,北京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计28日20时至29日07时本市还有强降雨。28日17时40分,密云水库加大下泄流量到1020立方米/秒,为后续可能出现的强降雨预留防洪库容。同时,后续根据水库来水情况,将按照调度规程逐级增大下泄流量。
2025年7月29日的“界面新闻”报道,据北京市气象台统计,昨日20时至今日6时,全市平均降水量47.9毫米。受自23日开始的强降雨影响,密云水库上游来水量显著增加,截至29日6时,入库水量累计达到7.3亿立方米。密云水库处于超汛限水位运行状态。为应对后续来水,自7月27日15时以来,密云水库持续向下游泄流,截至29日6时,已累计下泄水量1.2亿立方米。目前,密云水库下泄流量为1120立方米/秒。后续根据水库来水情况,将按照调度规程调整下泄流量。
泄洪的流量在不断增加,已经加大到1120立方米/秒,相当于一天24小时的泄洪总量为0.97亿立方米。

其实在北京,不是一座密云水库在泄洪,而是许多座水库在一起泄洪。根据报道,除了密云水库外,白河堡、古城、玉渡山、海子、西峪、黄松峪、花峪、杨家台、斋堂、珠窝、落坡岭等水库和三家店拦河闸都在开闸泄洪。
根据中共防洪的目标设置,保证水库大坝在汛期不溃坝是最高目标之一。具体到京津冀地区,一是保北京,二是保雄安新区,三是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中共建政初期,引进苏联的修建水库大坝工程的模式,宣传水库既能防洪又能抗旱,还能发电。在建设具体的一个水库大坝工程时,也是大力宣传水库的防洪功能,利用高坝大库来控制洪水。
但是由于中共建造的水库大坝的质量实在太差,达不到所设定的防洪标准,所以在汛期,特别是在大雨、暴雨到来的时候,就采取紧急泄洪或者无预警泄洪的方式,来保水库大坝的安全,而完全不顾建造大坝时对民众的承认。
其实在中国,许多民众,包括许多记者,缺乏对水库大坝防洪功能的基本常识。比如前面引用的新闻报道中说,水库充分发挥拦洪削峰作用,就是说出库流量不能大于入库流量,这样才能达到拦洪削峰作用,目的是保水库下游。这时水库的水位是在持续上升中,水库水位距离防洪限制水位越来越大,水库剩余的库容越来越小,可能无法应对后续来水,对水库大坝工程自身安全不利。而要应对后续来水,就不能拦洪削峰,而是要加大下泄流量,降低水库水位,加大水库空余的库容,这是牺牲水库下游民众的利益,以换取堡程自身安全系数的提高。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水库运行方法,目标不一样,无法混为一谈。不能强词夺理地宣称,拦洪削峰是发挥水库的防洪功能,加大下泄流量也是发挥水库的防洪功能。
二、密云水库
在开工建设密云水库大坝工程之前,密云县属于河北省。由于密云水库大坝工程的建设,密云县就划归北京市管辖。密云水库有两大入库河流,一条叫潮河,一条叫白河,两条河流汇合后称潮白河,在九河下梢的天津入渤海。
建设密云水库大坝工程的目的是多重的,有防洪、灌溉、发电、养鱼等。当时并没有供水的目的,因为官厅水库和浅层地下水能保证北京市的用水需要,那时强调大办农业、大办粮食,计划新增的灌溉面积为600万亩。工程始建于1958年9月1日,执行的是“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路线,立下“一年拦洪、两年建成”的军令状。

密云水库大坝工程由清华大学水利系设计,张光斗教授是最主要的负责人。由于执行的是“三边”的路线,违反一般工程建设的程序,于是施工工地上发生了对大坝设计的不同意见。据说是当年的总理周恩来亲自到密云水库的建设工地,做出三项规定:1. 施工期间,请张光斗先生常驻工地,随时解决各种疑难问题;2. 技术上要尊重张先生的意见,不得勉强张先生做他所不同意的事;3. 密云水库的重要设计图纸必须经张先生审查签字才有效,否则一律无效。
河北省、天津市和北京市组织了二十万民工,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工程,创造了建设速度的“奇迹”,1960年9月建成。计划投资额为3.67亿元(人民币,下同),实际只用了2.64亿元,节约投资1.03亿元,完全符合“多快好省”的精神。
在张光斗教授的生平中,一共提到了四项水利水电工程,它们是:四川长寿龙溪河水力发电工程、桃花溪水电站、黄河人民胜利渠渠首闸和密云水库,没有提到黄河三门峡和长江三峡水库大坝工程。可见密云水库大坝工程对张光斗教授的一生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出,张光斗教授不愿把自己与黄河三门峡和长江三峡水库大坝工程拉得太近。
虽然密云水库大坝工程只用两年就完成设计和建设,体现了大跃进的速度,而且节约了1.03亿元投资,但是工程完工后便不断出现问题、发现问题,开始不断修缮加固加建扩建工程,几十年没有停止。有消息说,密云水库大坝工程修缮加固后的总投资为4.39亿元,不是比原来的投资额少了,反而比计划的总投资更高了,节约投资,最后结果是扩大了投资。
下面几个技术数据,对理解下面的解释有用:
水库面积:188平方千米
总库容:43.75亿立方米
其中死库容:4.37亿立方米
死水位:126米(海拔)
洪水位:150.0米(海拔)
正常水位:152米(海拔)
汛限水位:152米(海拔)
坝顶高程:160.0米(海拔)
三、密云水库的第一次泄洪:1969年
连同2025年7月的这一次,密云水库一共泄洪三次,分别是1969年,1986年和2025年。
1969年3月,中共军队与苏联部队在中苏边境乌苏里江上发生了武装冲突,缴获当时苏军最先进的T-62坦克一辆。之后几十年中共的坦克和反坦克技术的发展,是与这台用几百名战士和民兵生命换来的T-62坦克分不开的。
中苏珍宝岛军事冲突爆发之后,苏共领导层的反应十分激烈,以苏联国防部部长格列奇科元帅、部长助理崔可夫元帅等为首的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的威胁”,准备用部署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北京等目标与中国的核武器基地实施摧毁性的打击。
1969年9月20日,中共军委召开由各个军区、军兵种司令和政委参加的全军战备工作会议(又称“三北”作战会议),再次讨论对付苏军突然袭击的措施。随后数日中,会议厅中最常听到的言辞是“苏联袭击即将来临”。
根据林彪的秘书李根清回忆文章,大战之前看地图、看地形,将未来战场情况熟记于心,是林彪指挥打仗的一贯做法。在这次备战部署中,林彪也认真研读了“三北”地图,在空中看地形的几个地方也是他亲自选定的。
“十一前,也就是在‘三北’作战会议期间,林彪接连几天看‘三北’地图。林彪站在地图前端详了一会儿,先让我报告比例尺,然后就开始点地名。他每说出一个地方,我就在地图上指出它的位置,并按照林彪的要求,用米尺在图上量一下这个地方到北京城的大致直线距离,然后报告给他。
“‘居庸关’,这是林彪点的第一个地名。我立即用打台球的球杆,指出居庸关在地图上的位置并向他报告:‘居庸关。’然后把量出的居庸关到北京城的大概直线距离报告给他。
“‘南口’,林彪点了第二个地名,我又马上指出南口的位置并报告南口距北京城的距离。
“‘官厅水库’‘密云水库’,林彪接着点,我就接着报。
“这几个地方及它们与北京的距离,林彪并不陌生,20年前他指挥平津战役时就是知道的,但我还是按照他的要求一一报告给他。南口、居庸关是京城的北大门,战时必守之地。官厅水库、密云水库则是北京市的水源,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战时一旦遭敌机轰炸造成溃坝也会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危害。
“为此,中共政府对官厅、密云等水库采取泄洪措施,以避免水淹北京。同时,中央领导人及其家属也纷纷离开北京,以保全性命。”
四、密云水库的第二次泄洪:1976年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市发生8级强烈地震(一说7.8级)。这场地震摧毁了唐山,还影响到周围广大地区。密云水库大坝所在地的地震震级为6.8级,地震烈度为IIIV度(8度),似乎都还在大坝的设防标准之内,应该没有问题。但是中国的许多水库大坝在纸面上的标准是挺高,却都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密云水库大坝正是这样。
密云水库的白河主坝受到了重创,白河主坝迎水面、防浪墙以下的坝体发生大面积滑塌,情况万分危急……从北京市水利局的文献资料中找到了这场地震对白河大坝造成损坏的文字记录:根据肉眼观测,大坝……500米范围内发生滑坡。坝体已滑动,部分在水下,水上约有20米高坝体未滑动,但是已经失去支撑,如果有强余震,就会加深震害,造成严重的险情。情况非常危急。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华国锋等亲自到密云水库即将溃坝的地方,命令立即泄洪,并命令军队修复大坝,防止大坝溃垮。

为修复水库大坝,军队首长和地方上的领导研究决定,把走马庄附近的一座山炸开,开山取石补坝,防止溃坝现象的发生。炸山用了很多吨炸药,爆炸时只见一朵蘑菇云升起,就像原子弹爆炸了一样。为了减低水库压力,抢险指挥命令开闸放水,一共持续了半个多月,直到把水全部放光。
这是密云水库的第二次泄洪。
事后根据测算,如果当时密云水库坝体特别是白河主坝发生滑坡或决口,那么整个北京乃至天津市、宝坻、河北的蓟县等地区都将陷入一片汪洋之中。还有报道说,如果白河主坝决堤,水到天安门广场将有两米深……
如果白河主坝决堤,水到天安门广场将有两米深……
如果白河主坝决堤,水到天安门广场将有两米深……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密云水库
前面已经提到,密云县本不在北京市行政范围内,为建密云水库将密云县划归北京市。当时还定下一个规矩,密云水库的水,一半归北京市,一半归天津市。本来密云水库并不承担北京市供水(指给北京市自来水厂提供原水),因为那时北京市供水靠永定河上的官厅水库和浅层地下水。后来北京出现水危机,官厅水库的水量大幅度减少,而且水质被污染。官厅水库的水量大幅度减少的原因是永定河上建造了太多的水库大坝工程。
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共领导层不是从源头上去解决问题,解决官厅水库水量减少和水质污染的问题,而是决定将密云水库取代官厅水库,作为北京市的主要水源,并决定密云水库的水,百分之百归北京市用;为解决天津市失去半个密云水库水量的问题,决定为天津建造一个引滦入津调水工程。
自此之后,密云水库负担着北京市供水的主要任务,任务非常繁重。密云水库里的水量不多,水库水位也很低。即使有时有大雨、暴雨,水库都有足够的空余空间来存蓄这些水量。
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按照规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平均每年向北方输水100亿立方米,包括向北京市供水10亿立方米。虽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并没有完成平均每年向北方输水100亿立方米的任务,但是每年向北京市供水10亿立方米的任务总是超额完成。有了来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贡水”,水北调中线工程就取代了密云水库成为北京市的最主要水源。
但是密云水库也有了新的任务:2015年9月11日,北京南水北调配套密云水库调蓄工程第一次启动反向输水,将一部分“南水”送入密云水库储存起来。北京的还有一些水库如怀柔水库、十三陵水库、亦庄调节池也有储存“南水”的任务。

现在密云水库不但有潮河和白河的自然河流来水,还有来自水北调中线工程这条人工河流的来水。密云水库的水位不但受自然降水的影响,而且还受人为的来自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反向输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来自汉江的丹江口水库,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为海拔170米,比北京的平均高程高出约120米,水利用高差流向北京。而将已经输送到北京团城湖调节池的“南水”再通过103公里长的渠道和管道,经过沿线的9级泵站层层加压,然后让“南水”升高133米进入密云水库。中国的GDP就是这样增加的;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就表现在这样的逆自然工程中,先是自然流动输水,然后再用9级泵站反向输水……
2013年密云水库的蓄水量只有8亿立方米左右,从2015年以来,密云水库的水位一次次突破纪录:
2018年密云水库蓄水量达到22.004亿立方米,创下1999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2019年,密云水库蓄水量突破了26亿立方米;
2021年密云水库蓄水量达到35.793亿立方米,相应水库水位达到155.30米,创造了历史纪录;
2024年10月29日密云水库蓄水量达到35.81亿立方米,水库水位155.31米,超过了2021年的纪录。
密云水库以蓄水量35.81亿立方米、水库水位155.31米,以建库以来的最大蓄水量和最高水库水位进入了2025年。
对比密云水库2025年7月29日14时与2024年10月29日的蓄水量和水库水位可以发现,密云水库的蓄水量和水库水位又一次刷新了纪录,蓄水量36.17亿立方米、水库水位155.52米。
随着密云水库蓄水位的不断提高,密云水库面积不断扩大,表面上是湖景美不胜收。
但是人们忘记了,密云水库的洪水位是150米,正常水位是152米,汛限水位是152米,坝顶高程是160.0米。水库水位155.31米,超过了汛限水位,也超过了正常水位,水库正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状态下运行。

按照中共抗旱防汛总指挥部的要求,水库在汛期到来时,必须将水位降到汛限水位。具体对密云水库而言,水库水位不得超过152米。显然密云水库并没有这样做。
根据《本地宝》2025年7月29日的题为“2025北京密云水库泄流进展”的报道,截至29日14时,密云水库入库水量累计达到7.85亿立方米,水库水位155.52米,蓄水量36.17亿立方米,超过汛限水位3.52米。
报道没有说明,截至29日14时,密云水库已经下泄了多少库水。而正是这下泄的库水是造成北京某些地区洪灾的最主要原因。
假设在2025年7月下旬大雨和暴雨降落之前,密云水库的蓄水量和库水位与2024年10月29日时一致,那么在暴雨和洪水过程中,密云水库并没有起到削峰拦洪的作用,它只是把入库的径流量全部又放在一个更短的时段内通过泄洪,送到下游地区,最大的泄洪流量有可能超过或者基本等于入库流量。
这说明,2025年7月密云水库的洪水灾害的根源在于,这些年来,密云水库储存了太多的来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把蓄水量大、水库水位高看作是成绩,而忽略了与蓄水量大和水位高共存的对水库大坝安全的风险。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是因为水善于趋下,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善于停留在卑下的地位,因而才能成为百谷王。
密云水库的水处于高位,比天安门广场斑出100多米,它和官厅水库永远是悬在北京头上的两把利剑。时刻不要忘记,1976年唐山地震后的测算,如果当时密云水库坝体特别是白河主坝发生滑坡或决口,那么整个北京乃至天津市、宝坻、河北的蓟县等地区都将陷入一片汪洋之中。还有报道说,如果白河主坝决堤,水到天安门广场将有两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