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苏轼写下最自恋的一首词
2025-07-09 17:25:15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诗心词韵
暮春的江南,细雨如丝,柳絮纷飞,远处的长亭外,一叶扁舟正缓缓驶离岸边,船桨拨开碧波,涟漪荡漾,仿佛在书写一段无声的别离。
这样的景致,总让人想起那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的《送别》在心头萦绕,淡淡的哀愁里,却又藏着深深的祝福。
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道:“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柳永叹:“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高适则豪迈地写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余光中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是雪满白头,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坛的巨擘,他的诗词豪放旷达,散文清新自然,书法雄浑洒脱,绘画意境深远。
苏轼的经典语录,至今仍被世人传诵:“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元丰年间,苏轼的好友潘大临即将赴京应试,临行前,苏轼写下《蝶恋花·送潘大临》一词,以昔日京都文人的风流韵事激励他。
那时的苏轼,虽已47岁,历经宦海浮沉,却依旧豪情不减,甚至在词中毫不掩饰地自夸了一番,令人忍俊不禁。
别酒劝君君一醉,
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
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
回首长安佳丽地,
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
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馀名字。
——宋·苏轼《蝶恋花·送潘大临》
“别酒劝君君一醉”,开篇便是浓浓的送别之情,苏轼举起酒杯,劝潘大临一醉方休。
一个“劝”字,尽显挚友情深;“君一醉”,则暗含“醉后方能忘忧”的洒脱。
“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此处苏轼巧妙用典,“潘郎”指潘安,西晋美男子,后世常以“潘郎”代指才貌双全之人;“何郎”则指三国时的何晏,以风度翩翩著称。
苏轼以此夸赞潘大临才貌出众,未来必能如潘安、何晏一般,成为众人仰慕的才子。
“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这两句似调侃,似叮嘱。
“钗头新利市”暗指科举及第后的荣耀,苏轼提醒潘大临:要记住宝名富贵,莫要轻易让与他人。
“东邻子”典出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指风流多情之人,此处苏轼半开玩笑地告诫好友:别只顾着风流,忘了正事!
“回首长安佳丽地”,长安,代指汴京,是北宋都城,亦是才子佳人汇聚之地,苏轼遥想当年京都的繁华,语气中满是怀念。
“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这九个字,堪称全词最“自恋”的一句!
47岁的苏轼,毫不谦虚地回忆自己年少时的风采,一个“帅”字,既指容貌俊朗,又暗含“领袖”之意,仿佛在说:“当年我可是汴京城里最靓的仔!”
“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馀名字”,苏轼继续调侃:若你去青楼打听我的往事,那些歌伎们或许还会指着花名册上的空缺说:“瞧,这儿曾写过苏公子的名字呢!”
47岁的苏轼,以一句“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令人捧腹,而三十年前的苏轼,正是那个得了欧阳修盛赞,一夜之间名动京华的少年天才。
然而,命运并未一直眷顾他,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流放海南……一次次打击,却从未磨灭他的骄傲与豁达。
正如尼采所言:“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苏轼的骄傲,不是轻狂,而是历经沧桑后的从容;他的自恋,不是浮夸,而是看透世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