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国家坐拥金山银山,但穷得像乞丐

2025-06-26 07:25:4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环行星球

世界上有两类国家最令人困惑:一类是资源极度匮乏,却富得流油,比如新加坡、日本(专题);另一类则是矿产丰富到惊人,却长期贫穷落后,比如非洲许多国家。

关于后者,我曾经以为只是新闻报道中为了吸引眼球而放大的极端例子。但近两年因工作需要,我陆续走访了十多个非洲国家,主要与矿业相关。每到一地,身边人都会感叹:“资源这么好,随便开发一下不就发财了?”

非洲各国,浑身是矿

但真实的情况远非如此。太多国家,明明坐拥金山银山,却穷得叮当响,甚至连最基本的制度规则都懒得装一装。

从南非、博茨瓦纳、赞比亚、刚果(金),到马里、几内亚、塞拉利昂,非洲从南至北,铜、金、钻石、锂、钴、镍,应有尽有,资源丰富得令人眼红。但“卖矿致富”这四个字,远没有听上去那般轻松。

塞拉利昂出产的高品质钻石闻名全球,背后却隐藏着无数的血腥和暴力,惊心动魄的好莱坞大片《血钻》就是基于这片苦难大陆的真实故事改编

矿多,不一定是祝福;管理不好,反而可能成为一种诅咒。

津巴布韦:矿多制度乱,反成“难富之地”

若论资源禀赋,津巴布韦在非洲也算佼佼者。这个国家的金矿和锂矿闻名于世,理论上本应涌现出多个世界级或区域级的大矿。但现实是,它几乎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标杆型矿山。

矿业的大规模开采需要天量的资本投入和机械设备

智利的丘基卡马塔铜矿,就是大规模开采的典范

津巴布韦一度是非洲搞硬岩锂矿的“耶路撒冷”,矿多且富,图中鲜红色的就是锂矿带

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度设计上先天不足。津巴布韦的矿权以“矿业声明”(mining claim)为单位划分,每个claim面积仅约150公顷左右。政策上允许申请者一次性申请若干claim,但数量有限,无法形成大规模、连片的矿权布局。

这意味着,哪怕地下是一个整体的大矿体,也会被人为切割成多个“碎片”,不同企业各自为营,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也无法支撑起大型、资本密集型的现代矿山。

正在挖金子的津巴布韦矿工

细碎的矿权分割加上缺乏资本和技术投入,让津巴布韦至今都遍布这种效率低下的小矿场。

更令人费解的是,津巴布韦至今没有建立起一个公开透明的全国矿业权信息平台。

在许多国家,矿权系统清晰可查,申请者能明确看到各种类型的探矿权、采矿权、特许权的划分与分布,避免重叠和冲突。而在津巴布韦,不仅没有电子系统,许多矿证仍是手写的,申请流程更是极其依赖“窗口关系”。

莫桑比克这方面就做得好多了,申请人可以从矿权地图上轻松了解信息。

你今天去矿业局申请,可能拿到一个claim的手写矿证;明天另一个人也能从不同官员那里拿到同一区域的特许权。于是,claim、EPO(Exclusive Prospecting Order)、SG(Special Grant)等矿业权之间常常发生重叠与纠纷,令人望而却步。

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真正有志于做长期投资、进行系统开发的企业,会因不确定性而选择退出,留下的往往是一些小打小闹或打游击式开发的投机者。

投资环境不稳,政策朝令夕改

发展矿业,是一项重资产、长周期的事业,需要清晰的制度框架、明确的法律保障,以及一个“说话算数”的政府。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专题)之所以成为全球矿业投资的优选目的地,不仅仅是因为资源禀赋好,更因为其政策稳定、法律可预期、社会治理能力强。只要你遵守规则,就基本不用担心中途被“变相清场”。

同样是挖金子,澳洲西部的这处金矿画风就正常多了

但非洲不少国家,都在这一点上明显掉链子。大家投资非洲,也只看前两三年,最多五年——这期间必须回本且达到盈利预期,因为后面,谁也说不准。

以马里为例。澳大利亚企业Leo Lithium曾在此掌控Goulamina——世界级的大锂矿。

但就在去年项目推进之际,马里政府突改矿业法,将政府持股比例从原来的20%大幅提升至35%,直接打破了原有投资回报模型。Leo Lithium最终只能选择退出。

马里政府军也一样靠不住

类似的故事接连上演。2024年11月,澳洲矿企Resolute Mining的CEO及两名员工在与马里官员的一次会谈后被扣押,最后公司不得不支付1.6亿美元“解决问题”。这显然不是正常的法律或监管程序,而是变相勒索。

就是右边的马里领军政府领导人,把来自己国家开矿的CEO给抓了要赎金,跟杀鸡取卵也没两样了

最近,世界知名的矿业公司巴里克黄金的大型金矿Loulo-Gounkoto,也被马里政府“临时接管”。这是个大而富的金矿,储量超过200吨黄金。

最新报道显示,巴里克正寻求世界银行仲裁,以保住自己的矿山。

马里政府因税务问题“临时接管”巴里克的超大型金矿,有点无法无天了

几内亚也正在重演同样的剧本。今年5月,过渡军政府领导人敦布亚将军通过电视台发布总统令,大规模撤销已有采矿权,据称被撤销的矿证超过100宗,涵盖多个铝土矿项目。

更糟的是,其中不少矿权已处于建设期或刚开始出矿阶段,投资者投入巨大,却突然面临“被清场”的命运。

抢矿,属于非洲老铁的传统艺能

眼下,西非多个国家似乎都看到了“强取豪夺”的甜头,纷纷跟进。有的已经开始要求原已由矿业部颁发的矿证必须重新获得议会或内阁的批准,否则视为无效。

政策的不确定性直接抹杀了投资者的信心。毕竟矿业是一场马拉松,不是100米短跑,而频繁换轨的政策,只会让人中途退场。

津巴“养猪术”,先稳住再下刀

当然,还有一种更“隐秘”的政策转向,那就是前期打感情牌,后期亮出镰刀。

津巴布韦在这方面的“手法”也颇有代表性。

前期对外招商时,政府积极承诺允许原矿出口、给予税收减免、外汇自由结汇等政策。企业纷纷入场,投入资金,展开勘查和建设。

但当矿山进入量产阶段,政府开始收紧政策:要求企业必须建设自有电厂、不得出口原矿、鼓励在国内建设冶炼厂。

到今年6月又有新规定,自2027年起,所有精矿出口都将被禁止。

猪养肥了再杀,津巴布韦宣布从27年起,禁止锂精矿出口

更过分的是,从去年开始,津巴布韦政府强制国际企业收入大比例在本地以津元结汇。津元臭名昭著,是一种极不稳定的货币,汇率波动剧烈,通胀严重,极易使投资者在实际收益上遭受巨大损失。

企业家背井离乡,辛辛苦苦赚来的富兰克林,政府却不让你带走,非要换成他们本国与纸无异的钞票,这和直接抢也没什么两样了。

2015年的时候,一百万亿津巴布韦元只能换40美分

在当地超市能买俩小面包,这钱跟废纸也没啥区别了

这些“逐步加码”的做法,对外资企业而言无异于“温水煮青蛙”。初期投入巨大,等想退出时,已骑虎难下。

刚果(金):天选资源大国,典型投资黑洞

在整个非洲,刚果(金)堪称资源“天花板”。

这里拥有全球最大沉积型铜矿带,钻石、黄金、铁矿资源丰富,还有世界最大硬岩锂矿——马诺诺项目正在等待开发。论资源禀赋,几乎无出其右。

中国海外最大铜矿—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就在刚果(金)

然而刚果金却是全球矿业界最“令人头疼”的国家之一。

一方面,该国多年战乱不断,地方武装频发,安全形势极其复杂;另一方面,政府治理极度薄弱,甚至连海关、警察、移民(专题)局等基层执法机构都沦为“敛财工具”。

中国人在刚果(金)的境遇可谓步步维艰。移民局官员见到中国人就开口要钱;机场堡作人员甚至敢直接从行李中拿走现金,不给就关小黑屋,或扣留护照;矿区附近的公路卡点三天两头拦截过路车辆,以“检查”为名变相敲诈。

战乱和政变是刚果金绕不过去的主题曲

在当地大量投资的中资企业,只能默默吞下苦果

这种“明抢”式执法让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一个国家如果连外来投资者的基本人身安全都保障不了,又怎能指望其能高质量地管理矿业发展?

刚果金的处境,属于是“老天爷追着喂饭,他却一把掀了桌子”。

“资源诅咒”不是传说,而是现实

学界将这些现象称为“资源诅咒”——资源越丰富,越容易使国家依赖单一产业,削弱制度建设,最终导致经济脆弱、社会不稳定。

在非洲,这种诅咒尤其典型。一旦政府尝到了卖矿挣钱的甜头,往往就不再思考如何通过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多元方式建设国家经济,而是把矿产变成一项“权力游戏”。

刚果金东部的南基伍省,金铜锡钽钴应有尽有

首府布卡武市却破败不堪,叛军M23时不时还会来扫荡一圈,简直是拿命在开矿

谁在台上,资源就是谁的;谁掌控矿业部,矿证就可以随意发放或撤销。资源不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共财产,而是某些人实现私人利益的手段。

更可悲的是,在一些国家,普通百姓的生命甚至不如一头牛值钱。有时村民因矿车事故身亡,家属尚未讨说法,当地政府官员就已登门“协调”,要价上千美元,最后实际赔到家属手中的,也许只有几张零散的钞票。

矿不是原罪,治理才是答案

资源本身没有错。真正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不是地下埋着多少金属,而是它能否建立起清晰透明的制度、尊重契约的政府、稳定可信的法律环境。

那些靠资源发家的国家,不是因为资源本身,而是因为他们有能力驾驭资源。

跟只想赚快钱的津巴布韦不一样,邻居坦桑尼亚就在扎扎实实修路建港,给未来的工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反,那些被资源诅咒的国家,不是因为矿太多,而是因为他们把矿权当作玩具,把法律当作摆设,把投资者当作提款机。

终有一天,矿石会挖完,投资者会走人。如果到了那时,农业没恢复,工业没起步,制度没建成,这些“金山银山”,也不过是一片废土。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北京撞人惨案官方封锁消息 网曝多名小学生当场惨死
  2. 北戴河会议前 苗华被免中央军委委员职务
  3. 【唐青看时事】李强像总书记?胡春华像接班?
  4. 传涉苗华案 中共海军参谋长李汉军坐实被查
  5. 印度拒绝签字 上合组织防长会议未发联合声明
  6. 【纪元焦点】北京传“秋天有变” 习气数尽了?
  7. 中核集团副总工落马 前中联办主任转任闲职
  8. 因果轮回真存在 记得前两世的“再生人”
  9.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揭示了果报之天机
  10. 防止泄密?中国又一群体遭收缴护照
  11. 日媒曝江青绝命书 指控“这个人”祸国殃民
  12. 贝索斯与桑切斯威尼斯“世纪婚礼”五大看点
  13. 川普竞选筹款部门开卖“爸爸衫”
  14. 男子性侵宠物马,被判15个月矫正令
  15. 中美关税缓和后,中国内陆贸易枢纽迎来货运增长
  16. 中金:稳定币的经济学分析
  17. 中国东北高温笼罩 多所高校无空调学生睡操场
  18. 川普终止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
  19. 【唐青看时事】美伊打仗演戏 中南海也演戏
  20. 中国这一关键指标暴跌
  21. 川普赞新唐人大纪元是很棒的团体
  22. 美最高法院支持奥巴马医改覆盖预防性健保
  23. 川普喊话中国多买美国石油 中国为何不愿意?
  24. 苗华被免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职务
  25. 曾庆红用“三尸脑神丸”控制上海帮
  26. 白宫:非法居留者若不按时离境将被重罚
  27. 沈星忆蔡澜:死亡带走他的人 却带不走留给世间的味道
  28. 吹哨人罗帅宇 揭露中共活摘器官的罪恶黑幕
  29. 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治安管理处罚法》
  30. 张佃虎,被查
  31. 丰田销量连三月创新高 美日中市场需求强劲
  32. 清华学霸硅谷杀妻案庭审:前女友揭露20年情感拉锯战
  33. 哈尔滨高温大学生楼道睡觉 吁安空调被提醒防境外势力
  34. 加国女富豪拿下The Bay首店钥匙
  35. 贝索斯4000万欧元婚礼开场,川普受邀未出席
  36. 中国组织通过日本走私芬太尼?日官员回应
  37. 触底回升,屋仑租金仍深跌20%
  38. 北京驾车撞9童案 肇事驾驶被传夫妻口角拿孩童泄愤
  39. 美国5月核心PCE物价环比上涨0.2%
  40. 蔡澜遗作今天见报:最近总喜欢回忆小时候的事情
  41. 拥北大清华牛津学位 中国学霸送外卖引热议
  42. 萧美琴去年访问捷克遭中共策画攻击 引发强烈谴责
  43. 中国网民投诉:DeepSeek输出错误信息
  44. 中国充电宝安全危机 欲大规模召回 快递拒收
  45. 川普集团悄悄撤下“美国制造”手机承诺
  46. 金山159亿预算通过,聚焦城市复苏
  47. 最高法院允许川普部分执行出生公民权命令
  48. 杨瀚森入选NBA背后:他为何能在高顺位被选中?
  49. 美国消费者支出5月下滑 通胀增幅保持温和
  50. 白宫称有关下届美联储主席人选的所有决定都不迫切
  51. 欧元维持0.2%涨幅
  52. 中国“小刑法”修订三审 曾拟列“伤害民族感情罪”
  53. 美防长大发雷霆 怒斥福克斯前同事“最糟糕的记者”
  54. 伊朗外长承认核设施遭美伊空袭严重破坏
  55. 大陆职场35岁失业 中年精英“人间蒸发”
  56. 高院放行限制出生公民权行政令 川普高呼“巨大胜利”
  57. 25岁妹子买房圆梦,却成“最糟糕的决定”
  58. 川普促国会批准大而美法案 参院放眼周末表决
  59. 色狼医生性侵三名病人被定罪
  60. 警方重型机械挖开豪宅 越狱毒枭逃亡近18个月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