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从数据造假到暴力讨薪的制度性困局
2025-05-23 23:25:3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大纪元记者李新宇新闻分析)2025年5月20日,中共国家统计局罕见发布通报,点名江苏、浙江等七省市及科技部等三大国务院部门存在统计数据造假问题,引发舆论热议。
与此同时,四川宜宾一名27岁工人因讨薪800元未果,纵火烧毁老板的纺织厂,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万,网络称其为“800哥”。类似事件并非孤例,2024年12月,浙江嘉兴、山东荣成、广西贺州、湖南郴州等地接连发生因欠薪引发的暴力抗争,工人或纵火烧厂,或与防暴警察激烈冲突。
这些事件共同指向一个深层问题:中共体制缺陷加上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国社会的劳资矛盾与信任危机正在迅速激化,中国社会已陷入严重的制度性困局。
一、中共的数据假造与权力博弈
中共国家统计局5月20日的通报直指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及国务院部门,揭露隐形造假、干预统计、企业数据失实等问题。江苏尤为突出,在此次通报中成为重点敲打对象。江苏此前宣称2024年GDP达13.7万亿元,增长5.8%,一度引发“江苏超车广东”的舆论热潮。
统计造假在中国并非新鲜事,从毛泽东时代的“亩产上万斤”,到改革开放后的“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中共体制下的数据造假一直是一种制度性“表演”。前中共李克强曾公开表示不相信各省上报的GDP数据,他自创了被外界称为“克强指数”的观察方法来把握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
与中共其它形式的整肃内容诸如“行贿受贿”“政治团伙”“两面人”等不同,“统计造假”此前从未成为中共官场的重要整顿事项,这次高调公开的数据造假通报因此被外界认为不同寻常,更因其针对东部沿海经济重镇,引发外界对这项通报背后政治动机的猜测。
Youtube财经频道“LT视界”认为,中国各省是在奉命造假,不能简单地归咎为地方官员想升官而建立虚假政绩,而是中共党魁习近平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造假。因为习要求GDP年增长5%,那么分摊到各个省份,特别是这些江苏、浙江这些经济大省就要完成党中央交给的任务。
在“LT”看来,中共经济数据造假以前还讲一点“廉耻”,比如调降上一年的基数,通过结构性造假来支撑结果造假,但是现在习已经发展到(脸皮)“刀枪不入”的程度,就算结构性数据很糟糕,但是结果就是好的,最后GDP数据就是超过5%。
“LT”表示,这种胆量和粗暴造假,就是要让中国民众暂时还看不到中国的经济衰退,让中国民众暂时还相信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故事,靠这种虚幻的繁荣来支撑民众对中共的信任,以确保其独裁地位的稳定。因为一旦民众意识到中国进入中低增长时期,再加上人口老化,失业率增高,就会引起民众对中共这种绝对执政的质疑,党内体制内也会质疑习的领导能力,这正是他最害怕的事情。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对大纪元指出,中共的审计与督察报告,本质上是政治工具,从公布内容、报道力度,到是否成为媒体焦点,必须经过中宣部统一部署。这次全国性铺天盖地的报道数据造假,背后必有高层授意,这些措施表面上是强化统计治理,实则是中共对政权体系的重构,可能意味着中共内部权力格局出现动荡。
江苏、浙江是“习家军”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李强曾任江苏省委书记、浙江省长,习本人也当过浙江省委书记。
王赫质疑,中央选择某些省份作为示范,敲打江浙这些习家军大本营,很可能意味着习的政治地位受到挑战,显示出习大权旁落的迹象。
二、虚假增长掩盖真实困境 欠薪800元引发纵火
虚假的经济增长掩盖了失业率、消费疲软等问题,不仅误导政策制定,还加剧社会信任危机。地方经济数据被美化的代价是底层劳动者的真实困境被掩盖,当谎言的数据遇上真实的绝望,一场大火就成了唯一的对话方式。
2025年5月20日,四川宜宾锦裕纺织厂27岁工人文某因被拖欠800元工资,多次讨薪无果后纵火烧厂,火灾持续37小时,损失数千万。事件折射出底层劳动者维权无门的绝望。根据网络上传出的消息,文某曾试图通过合法途径讨薪,但被厂方推诿。面对家庭贫困、母亲重病等压力,文某讨薪无果便走向极端。
尽管文某被刑拘,面临放火罪指控,但网络舆论对他表达了更多的同情,称其为“800哥”。网友评论:“800元对老板是小钱,对工人可能是救命钱。”
讨薪暴力事件背后,是劳动者维权渠道的严重缺失。一方面企业工会往往由老板指定,未能代表工人利益,导致工人维权艰难,劳资矛盾升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常将讨薪视为“恶意”行为,动用警力镇压,进一步激化劳资对立。
2024年12月,类似事件曾经在全国多地集中爆发:浙江嘉兴平湖跃兴包装厂工人因欠薪被认定“恶意讨薪”,愤而纵火烧厂。山东荣成(蓝润集团)在建的齐东海通冷链仓库因扣发工人工资,工人点燃库房保湿材料,烧毁仓库。广西贺州钟山县数百农民工暴动讨薪,手持铁棍与特警对峙,部分特警被打跑。湖南郴州桂东县农民工讨薪与防暴警察发生冲突,手持铁棍的抗议民众将警察打得丢盔弃甲四处逃窜。
这些事件显示,欠薪引发的暴力抗争已从个体行为升级为群体冲突,反映了劳资矛盾的激化与社会戾气的累积。
四川学者唐刚对自由亚洲电台指出,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正在从“可化解、可包容、可共存的传统社会”转向“完全不可调和、不能包容共存的残酷斗争社会”。这就是十多年来的社会转型成果。这个“伟大转型”,有一人居功至伟。
唐刚所说的这个“有一人”被认为暗指中共党魁习近平。这其中可以梳理出一条线索:习近平要求达到5%的GDP增长——地方政府与企业默契合作造假——企业通过拖欠工资缓解资金压力——矛盾转嫁给工人,点燃了底层暴力抗争的导火索。
三、社会底层绝望 中共陷深层危机
虚假数据掩盖经济真相,地方为保政绩漠视劳工权益,底层工人维权无门,终以暴力表达绝望,中国社会正陷入制度性困局的恶性循环。中共当前高调的“统计整风”虽然剑指数据造假,却更像是权力博弈的工具,而未能触及体制根源。
网友对“800哥”的同情与对暴力的“叫好”,折射出社会对不公的愤怒与对体制的失望。这场大火不仅烧毁了厂房,更烧出了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深层危机。
正如广西网友“幻影”所言:“这场大火,烧穿了劳资矛盾的脓疮,也烧出了一个沉重的命题……当800元成为压垮人性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是否该反思:老板的‘理所应当’与打工人的‘走投无路’之间,是否缺了一座名为‘共情’的桥?”
王赫对大纪元表示,中共极权体制下政治结构与经济运行机制之间的根本对立,造成中国社会正在陷入严重的“制度性困局”。
一方面,中共以维稳为核心治理逻辑,将“社会稳定”凌驾于法治、公平与正义之上,形成了一个缺乏制衡的权力体系。在这种体制下,数据造假不仅是一种“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升迁工具,更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政治任务,这削弱了市场与政策之间的真实反馈机制,使中国的经济决策越来越脱离现实。
另一方面,原本应当缓解社会矛盾的制度性通道,例如工会、法院、媒体、人大代表等,在中共极权体制下沦为摆设,失去了制衡资本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功能。劳资矛盾无法通过制度化渠道化解,最终只能以暴力、极端化的形式爆发。
王赫指出,更严重的是,国家机器在面对社会冲突时,始终选择优先保护权贵利益,甚至动用警力压制工人维权,导致民众对“社会公正”的信心被彻底摧毁。中国社会正在失去最基本的信任——不仅是对政府数据的不信任,更是对法治、公平、未来前景的集体性失望。
王赫说,如果没有制度的重构与政治权力的约束,中国社会的这一制度性困局将持续恶化,并可能在某个临界点上爆发为更大规模的社会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