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再信哈佛?

2025-05-24 02:25:2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印象与逻辑

印象与逻辑评论文章:最新消息,川普政府对哈佛大学再度加压。这一次,措施直指哈佛最敏感的命脉之一:暂停或取消其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

乍看之下,这是对外国学生的打击,但实质上,这一策略并非针对国际生本人,而是精准打在哈佛的财政要害。众所周知,哈佛的巨额财政收入中,有相当部分依赖于国际学生高昂的学费。如今这一刀砍下去,无疑让哈佛措手不及,也让国际学生“无辜躺枪”。

不过,这项政策仅适用于哈佛大学,并不波及其他学校。因此,广大国际学生和家长无需过度恐慌。但可以预见的是,媒体、左派和精英群体又将借此大肆渲染,说这是“对民主的威胁”“对言论自由的打压”,再次炒作“文化寒冬”的恐慌情绪。

早在之前,我们就曾撰文分析过川普与哈佛之战的深层逻辑。这不仅是一起校园管理危机,更是一场对美国高校意识形态长期垄断的系统性反击。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起初由清教徒创立,肩负培养国家未来领袖的使命,代表着保守主义与宗教精神的传统。然而今日之哈佛,却已蜕变为左翼思想的策源地,政治正确、觉醒文化(wokeism)、身份政治蔓延成灾。

问题的导火索是哈佛在巴以冲突中的表现:一方面对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者默许甚至纵容,另一方面却对犹太学生所遭遇的校园攻击保护不力,引发广泛批评。而川普,正是借助这一事件发起更大规模的反击:清除高校中的左倾霸权,打破自由派在教育系统中数十年的思想垄断。

哈佛如今的教职人员中,有98%以上自认为自由派,保守派思想几近绝迹。所谓的“多元化”,仅限于肤色、性别、族裔,思想多样性早已名存实亡。而这所“私立”大学每年却依然接受巨额联邦资助——这在川普看来,是对纳税人的公然冒犯。

近期,哈佛校友,著名对冲基金经理、活跃投资人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在奥斯汀大学(University of Austin)的演讲引发热议。他曾是民主党的捐款人,却因“哈佛事件”倒戈支持川普,甚至发文列出33条理由说明为何支持川普连任。

他还带头推动哈佛前任黑人女校长辞职,并在演讲中深度剖析了哈佛的财政结构和治理弊病——庞大的债务、流动性不足的捐赠基金、臃肿的行政系统、僵化的教职结构,还有不断下滑的申请人数与声誉。他直言:哈佛的“金融体制”已形同僵尸,教育理想更早已迷失。

而他之所以看好奥斯汀大学,是因为这所新兴大学代表了另一种可能:由一批对“旧常青藤”失望透顶的投资人、教育改革者创建,拒绝觉醒文化,倡导真正的思想自由与探索精神。阿克曼捐赠1000万美元,并提出将课程拍成高质量视频向全球推广,用市场的方式推动教育的重建。

川普政府此番对哈佛发起的财政打击,正是为了迫使其改变。如果不能对其施以真正的压力,这种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左翼堡垒永远不会发生任何转变。“必须击垮哈佛”,不是为了仇恨这所大学,而是为了让真正的学术自由和保守主义传统有机会重返校园。

这场战斗,虽然表面是哈佛与川普之争,但本质上,是自由主义教育帝国与民间保守主义力量的正面对撞。哈佛只是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如果它能被撼动,美国高等教育也许真的还有希望。

以下是Bill Ackman在奥斯汀大学演讲内容的总结;

一、觉醒时刻:从10月8日开始的转变

Bill Ackman承认,直到2023年10月8日他才真正意识到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深层病灶。他曾以为只是个别管理问题,却惊觉整个大学系统已经深陷意识形态僵化、财政滥用和制度闭环。他形容自己“来晚了”,但希望借此发声唤醒更多人。

二、哈佛的财政真相:530亿只是“账面幻觉”

尽管哈佛声称拥有530亿美元的捐赠基金,但Ackman指出,其中80-85%都投入了私募、不动产与风险投资等非流动性资产,估值严重虚高。他认为实际价值可能需打四折(40%折价),而哈佛还额外背负79亿美元债务,只能靠发债、动用海外学生学费和联邦拨款维持日常运营。若市场真实定价,将重创其资产负债表。

三、机构封闭:无法改革的“董事会自选机制”

Ackman批评哈佛的治理结构是“封闭循环”——董事会成员由自己指定,“监察委员会”也是走形式,外部人士几乎无法参选。2023年后,独立候选人门槛从600签名提升到3200,实为排斥改革。即使校友组织获得3100签名,也被拒之门外。

四、意识形态垄断:取消文化+反犹不作为

哈佛的左倾文化已演变为“反思想自由”的堡垒。教职员工中98%自认为自由派,真正的言论多样性早已荡然无存。学生可因饮酒被处分,却对攻击犹太学生的教学助理网开一面——这暴露了双重标准。Ackman直言:哈佛多元化只停留在种族层面,思想却高度单一。

五、川普政策的合理性:财政杠杆推动大学改革

在他看来,川普政府对哈佛的财政施压(例如限制其国际生招生)是“完全合理的策略”,因为这是唯一能迫使这类机构变革的方式。政府的三大诉求——减少行政浪费、保护学生、恢复观点多样性——都是理性且必要的。

六、支持奥斯汀大学:从“激进投资人”到教育孵化者

正因对哈佛改革失望透顶,Ackman选择“从零开始”,捐赠1000万美元支持奥斯汀大学(UATX)——一所由保守派投资人、学者共同发起的新大学。他赞赏这所学校坚持思想自由、拒绝政治正确。他呼吁将这里的优秀课程拍摄成高质量视频,在YouTube广泛传播,借助互联网打造“教育新范式”。

七、哈佛正在被“市场做空”

Ackman指出,如今哈佛已在财政上失血,招生热度下降,提前录取人数显著下滑。越来越多优秀学生转向如UATX、范德堡、杜克等学校。他认为,这种“人才流失 + 财政压力”的双重打击,将迫使哈佛和其他左倾大学最终不得不改革。

Bill Ackman的演讲不仅是对哈佛的批判,更是一份对美国高等教育未来的战略蓝图。他用投资人的眼光,看透了教育体制的危机;也用行动证明:当旧体制无可救药时,最有力的方式不是批判,而是重建。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美国报告指出:朝鲜正处于最强的战略地位
  2. 为什么我不再信哈佛?
  3. 中共网证在争议中强行登场 网民批闭关锁国
  4. 川普再砍国安会!300人恐缩编剩50人,关键部门恐遭裁撤
  5. 沈舟:印巴空中对抗的一些解读误区(上)
  6. 哈佛以色列籍学生:感觉被当做棋子了
  7. 活不下去了?太原再现“跳桥潮”今年比去年更猛
  8. 中共施压李嘉诚?长实旗下项目遭查10人被抓
  9. 中国3个月后向巴交付30架歼-35
  10. 800哥火了 恶意讨薪有了新说法
  11. “台湾有事”各国相助?美智库指4组国家是关键
  12. 俄军已进入苏梅地区,俄乌战争或大幅升级
  13. 研究发现:寿命长短与头发有关
  14. 不再参与无上限冲突 范斯:美国回到以现实为本战略
  15. 中南海“废习”传闻四起 政局走向引猜测
  16. 50%关税:为何川普会对欧盟突下狠手?
  17. 全球金融市场末日即将来临
  18. 瞄准“高净值中老年人群”,起底山屿海集团
  19. 美债殖利率飙破5% 美银策略师:现在是买进良机
  20. 台湾老头血洗美国教堂:买12套房,美却不管养老
  21. 习近平会退休吗?一文看清:三个可能四大因素
  22. 日欧研制第六代隐形战机 对抗中共军事野心
  23. 川普:除iPhone外 三星手机等也将面临关税
  24. 法官数小时内紧急裁决:暂缓执行川普对哈佛的禁令
  25. 跨越五千英里传机密数据 F-35战机创新里程碑
  26. 这家企业斩获“工业4.0中国奖”
  27. 中国多地爆发讨薪潮 涉工人护士保安等各行业
  28. 巴菲特的3470亿现金是向华尔街发警告吗
  29. 中美俄五代机最大载重对比
  30. 章子怡《酱园弄》拆成两部 网民质疑票房隐忧
  31. 未经任何训练,英登山队5天攻下圣母峰
  32. 通过数据分析,网友们发现全国地铁公司负债已超4万亿
  33. 【时政春秋】普京能撑多久?俄乌背后的角力
  34. 川普:哈佛大学将不得不改变做法
  35. 避险基金天王警示 美财政赤字病情 恐在3年内爆发
  36. 白宫“让美国再次健康”委员会报告出炉 大谈疫苗风险
  37. 为什么能打败蒋介石?毛泽东直言不讳说答案
  38. 痣会“癌变”,5个特征要警惕
  39. 川普向哈佛开刀 比利时美女公主或无法完成学习
  40. 莫斯科危险,克宫紧急出动装甲车
  41. 新泽西州四城市阻联邦移民执法 司法部提告
  42. 四月青年失业率回落0.7个百分点,就业状况改善了?
  43. 伊朗外长:最具专业性的一轮谈判
  44. 美教授:自由世界秩序正在崩塌 未来多种制度竞争
  45. 白宫:继续限制中共获得ASML的EUV光刻机
  46. 美国新泽西州议会联合声明挺台参与WHA
  47. 哈佛外籍生禁令"扫到比利时公主",王室回应了
  48. 美议员致信三家国际酒店 促停用“中国台湾”
  49. 川普vs库克"巨人之战"开打!他分析苹果3大因应策略
  50. 美钢日铁合作获川普支持 将创造7万就业
  51. 岳山:何卫东遭爆已死亡 习处境不妙
  52. 川普与哈佛大学激战正酣,世界多地开始"抢人"
  53. 42场神韵全日本巡演刚结束 8.3级地震预言落空
  54. 前华人首富自曝美国狱中生活:与双重杀人犯同住
  55. 糖尿病不想肾衰竭,这几种食物要少碰
  56. 脑梗频发,如何有效预防?
  57. 川普支持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
  58. 打破北京垄断 石油巨头用新技术打造美国锂业
  59. 赶在中美高层通话前,中国和东盟加速谈判
  60. 上海究竟有多惨?失业大军无处可去睡满街;中产阶层绝望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