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再促青年“上山下乡” 分析:运动或烂尾
2025-05-05 04:25:45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中国经济下行,在中美关税战背景下,更多人失业。今年人数创纪录的大学毕业生即将踏出校门,中共党魁习近平日前再促青年“下乡”,引发关注。观察人士认为,习近平推动年轻人“下乡”,是为了政治维稳,同时掩盖城市就业困境。不过这一运动结果将会烂尾,在经济继续恶化之下,青年也可能起来反抗。
习再促青年下乡 勾起民众在毛时代的惨痛记忆
5月4日中国的“青年节”当天,中共喉舌《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习近平向新疆一所少数民族小学的青年支教志愿者回信说,越来越多年轻人到乡村志愿服务,希望青年到“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云云。
近年来,大陆青年失业率不断攀高,习近平已多次提出让青年返乡。比如2023年5月3日,习曾在一封给大学生的信中,鼓励青年走进乡土、要青年人“自找苦吃”。
中共官媒也频频鼓吹“上山下乡”。2020年12月22日,中共历史研究院曾发文宣称“知青下乡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壮举”,公开为中共在毛泽东时代发动的“上山下乡”运动翻案。官方多管道安排青年人下乡从事基层工作,比如广东省政府曾建议把30万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送到农村干活。
但官方这些做法引发部分民众质疑,并唤起老一辈民众对中共在20世纪50年代强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惨痛回忆。
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为了驱除中国城市里大量的失业青年、消除这股不安定力量对中共统治的威胁,毛泽东发动了“上山下乡”运动,将几千万的城市青年送到农村,导致了一代人的悲剧人生。大多数下乡青年都沦为苦力劳工。许多人经历了生活困难、政治迫害、文化生活贫乏、理想幻灭等问题。

大规模青年失业 分析:习促青年下乡防政权不稳
2023年中国16–24岁青年失业率曾超过20%,官方“暂停发布数据”之后,2024年初转而发布另一口径统计的较低失业率数据。这被认为是掩盖失业率高企实情的手法。北京大学学者张丹丹的研究显示,2023年中国青年失业率可能高达46.5%。
随着美国加征对华关税,中国外贸商的美国订单急降,多地接连传出有外贸工厂停工,失业者中不少是年轻人。大陆社交媒体热传被官方命名为“灵活就业”的摆地摊的人群突然多了起来,而且愈发年轻化。
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人,打破历史纪录。今年4月,中共央企核工业集团的消息称,春季校园招聘8000人,却收到近120万份简历。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网民感叹,2025年可能是找工作最难的一年。
加拿大知名华裔作家盛雪对大纪元表示,大批无业青年在城市聚集,中共认为这是对其政权的潜在威胁。习近平提倡“青年下乡”本质上是在统治困境下开政治倒车,用复制毛泽东时期的手段来解决现今的政治经济危机。
盛雪分析说,当局一边是为了政治维稳,一边掩盖城市就业困境,推动年轻人“下乡”就是要将潜在不安定的因素进行“分散、吸收、隔离”。习强调“磨炼”“家国情怀”“奉献”,实质是让青年屈从于中共的统治秩序,中共强调“戍边”“民族团结”,则是为了强化对边疆与基层的控制。
分析:新“上山下乡”运动将烂尾 青年可能拚死反抗
独立评论人士蔡慎坤对大纪元表示,中国出口全面受阻,经济内需又拉动不起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所以当局就只能采取这个办法,让青年到乡下去。但这是个临时性的办法。
“毛泽东当年搞得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很快就烂尾了。习近平鼓励年轻人下乡去,也会成为一个烂尾工程,就像过去十多年几乎所有他插手的事情都最终烂尾一样,也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蔡慎坤还认为,需要看清的是,如果习近平不是开历史的倒车、不跟整个世界作对、不走毛泽东那条路线的话,中国的经济实际上是不至于出现那么大的问题的。
蔡慎坤相信,在这政治体制方面,即便习近平时代不发生改变,在他死后,中国也会发生重大的改变。
盛雪认为,中共让青年到基层工作,短期转移了失业问题焦点,但无法解决中国结构性失业的根源。而且农村没有什么发展平台,日后会酿成新的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仍然会威胁中共政权。
她表示,中国的青年目前看起来因为恐惧和被动而进入躺平的状态。但是当中国经济进一步恶化、生存压力加大、压迫加剧,可能催生出青年反抗的激情、拚死一搏。如果觉醒的人群足够庞大,会形成新的社会运动。但这也需要包括底层民众、工薪阶层、知识群体、体制内有良知者以及海外力量和国际社会形成联动,结束中共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