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一“穷游”新模式 帐篷客令酒店业叫苦

2025-05-04 23:25:3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中国“五一”假期,网上热传各大景点人满为患,景区管理混乱的场景。官方宣称,假期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14.2亿人次,酒店爆满等等。不过,酒店业界对官方数据表示怀疑,并纷纷吐槽生意不好。一种民众“穷游”新模式,被称为“野战军”的帐篷客引人关注。

五一穷游“野战军”扎营

近年中国经济不好,消费降级,人们打造出多种“穷游”方式。其中日行数万步,花最少的时间和费用,游览最多的景点,被称为“特种兵式旅游”,“特种兵”多为大学生群体。今年“五一”进一步流行的自带帐篷旅游的游客,被网民称为“野战军”,他们不订酒店,也不住民宿,而是相约自带帐篷和用品,到了景区后就安营扎寨。

5月3日,有博主发视频说,出门时发现景区马路边上到处是搭帐篷的人。“搭帐篷超级多。我还纳闷为什么搭帐篷?最后才知道为什么,旅游景区酒店平时一两百元一间,现在涨到个七八百,两三百的涨到千把块,涨得比较厉害,经常出来玩的人聪明,都带个帐篷睡外边省蚌千把块,那么多人搭帐篷原来如此,都是高手。”

5月1日,山东日照的万平口景区也出现“帐篷潮”,游客在沙滩边上搭起帐篷安营扎寨。

一位博主发视频感叹:“海边火了,人也不少,就是不消费,大家都带着帐篷、锅碗瓢盆,就为省钱。今年做民宿真难!价格上不去不说,游客都不大消费!你看海边,全是帐篷,十八般武艺全用上了,锅碗瓢盆样样齐,真就把海边当自己家了!”

博主说,“盖帐篷的人越来越多,这怎么带来经济?他们在当地买好食材,在帐篷里坐好了,吃好了,玩好了,晚上在帐篷里睡觉,把垃圾留给我们,你说怎么办?没办法,只能做好服务。”

5月3日,四川一位酒店业博主发视频说,他在位于四川乐山的大瓦山旅行,发现很多人都住帐篷、住自己的车里,不住酒店了。“这对酒店的人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我估计五一节后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又说今年出行人数又实现了多少个百分点的增长。但是酒店人的感受可能并没有像统计局的数据增长。”

官方宣传爆发式出游 有酒店业者吐槽生意不好

中共国家交通运输部称,5月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逾3.4亿人次,5月2日是2.9亿人次,5月3日是2.8亿人次,均超过去年同期。官方还称,“五一”假期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14.2亿人次。

中共官方的所谓人次,表示某活动的若干次人数的总量。比如游览长城,1个人游览3次是3人次,3个人游览1次是3人次。

不过官方数字引起旅游业界质疑。

5月4日,从事酒店行业15年的博主“杨六郎”表示,今年五一假期官方公布的出行数据说再次创下新高,达到14亿人次,看上去非常惊人,甚至让人质疑其统计方式。他调侃道:难道每个人都出门一次?还是来回各算一次?特别是他所在的城市,官方数据称比去年增长了25%,有点不可思议。

中共官方宣称多地酒店爆满。比如,“五一”假期前两日,湖北省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76.90%,假期第一天,南京市星级饭店和部分品牌酒店平均入住率达91%。多家大酒店爆满。云南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26%,等等。

博主“杨六郎”指出,虽然出行人数数据看起来很亮眼,但对他们酒店业者来说,并没有感受到这样的增长。可能杭州、成都、西安、洛阳这些热门的旅游城市会好些,但对于大部分的城市而言,拉个平均数跟平常差很多。对于酒店人来讲,这种五一没什么意义?

从事酒店行业的博主“酒店军师”表示,五一假期的第一天的时候,他观察平台的数据,竟然发现大部分的城市的满房率非常低。比如像成都,平时可订的酒店有44,839家,可是到五一当天竟然没有一家酒店是满房的。当然有一些酒店仅剩下高价房了,但是仍然没有满,也就是说今年整个五一期间,高溢价能力的或者高消费的客群还是相对乏力的。

该博主还说,现在越来越多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年轻人选择“野营式”露营度假,避开人潮与高消费,这也对传统住宿业产生分流效应。

一位四川成都的博主说,五一长假的第三天,应该是流量的高峰,现在看来有点一般,整个市场大盘量不如预期,酒店只要稍微提高价格就没有订单,有些酒店已经开始差评,这个五一比预期差得多。

这位博主还说,五一假期第一天各大平台的数据显示退订现象明显,整体入住率不理想。他从事酒店行业11年,第一次看到五一黄金周这么冷淡,许多酒店经营者原本期望靠这几天回本,但现实却令人失望。

业界:集中出游模式劳民伤财

5月3日,酒店投资人朱新疆发表视频指出,可以预测到的是,今年出行人数继续创出新高,但人均消费还会继续下跌。

他分析说,每年五一、十一长假就动不动爆出哪里又有天价房,酒店生意好的假象,又会诱使一批投资人杀进酒店市场,但每年的小长假酒店的房价就在不断地下跌。

朱新疆说,大家都知道,长假前后是一地鸡毛,收入最终只能拉平,并没有什么增长。每年的长假到处都是人,高速塞车、景区滞留、酒店就等过节卖个高房价,也总被投诉,本来是想促进消费的,最后不但不能促进消费,反倒是资源的浪费。这种全国人民在同一时间放假的模式是劳民伤财。中国人应该拥有自己自由支配的带薪休假时间。

三年疫情清零政策取消后,中国民众虽然屡屡出现爆发式出游,但人均旅游支出的显着下降,以2023年端午节假期为例,人均国内旅游消费仅352元,2019年端午则为410元。另据彭博社和高盛分析中共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2024年“十一”假期期间,大陆游客每次国内旅行的支出比疫情前的水平减少了2%左右。

有网民拍摄视频显示,中国多个景区因游客爆满,秩序混乱,游客高呼“退票”。连日来,许多出游和中国民众表示后悔和自嘲,直呼:这哪是假期,根本是折磨。(先前报道:视频:五一“穷游”乱象频出 游客齐喊退票

实际上,中国人旅游就在那几个长假,平日旅游的机会不多。一位网友披露实情:“我来说一个原因:我有家人在大型国企和央企上班,他们平时根本不允许以任何原因休年假,即便生病了也不能请假,除非你下不了床,这是维稳的一个重要因素,限制了你的时间,也就限制了你的自由心!你要是胆敢请一天假、就扣你全年奖金!”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山东轿车疯撞公交站台人群 扫倒一片传7死1重伤
  2. 那个上了美国文理学院的孩子,最后成了滴滴司机
  3. 知网已删,此地独存:协和4+4之董袭莹博士论文
  4. 今年前四月 中国百强房企销售下降6.7%
  5. 川普下令重启恶魔岛监狱:象征法治与秩序
  6. 中共外交部视频《不跪》被指自我矮化
  7. 北京演员基本都没活干 没工作有多惨?开机剧组减少90% 一线明星接不到戏
  8. 会动用武力吞并加拿大与格陵兰岛?川普回应
  9. 撕碎投资骗局遮羞布——刘德华和他的《猎金游戏》
  10. 【一线采访】贵州四游船翻覆 恐有更多亡魂
  11. 贵州游船翻覆84人落水 伤亡惨重惊动习近平
  12. 纳瓦罗警告英国:勿亲共 以免被吸干血
  13. 袁红冰:中情局策反 中共两群体会响应
  14. 怒挂警察10多个电话,女子找到派出所
  15. 罗马尼亚大选:85后极右翼领先,反对援乌
  16. 纽约华人集会:中共除了跪下 别无选择
  17. 和中共往来的有哪些黑社会大咖?
  18. 今年十大最热卖豪华车 Lexus车囊括前两名
  19. 小包裹免税终结 中美空运航班开始取消
  20. 川普考虑任命对中共强硬派米勒为国安顾问
  21. 环卫工抠砖缝杂草,部门要求过高?
  22. NBA季后赛:勇士4-3淘汰火箭将战森林狼
  23. 单身女性做试管助孕?
  24. 2026款丰田凯美瑞亮相
  25. 【新闻大家谈】中美贸易战 王小洪插手
  26. 美国使出下流手段,韩国目瞪口呆
  27. 川普的“救命稻草”:7月4日前,搞定“大减税”
  28. NBC记者问这问题,川普变脸
  29. 阿尔伯塔闹独立?川普伸出橄榄枝 加拿大或面临解体危机
  30. 研究:父亲生育年龄可能影响孩子精神健康
  31. 中国强度:助力中国航空装备壮威九天
  32. 新台币“历史级别”暴涨 吸引大批民众换汇
  33. 中国深层危机:义和团式对抗无解
  34. 总有想揍人的冲动,普京究竟想揍谁?
  35. 加州硬刚、日本失望,川普还能撑多久?
  36. 【马克时空】印巴再起争端 空军印巴谁更强
  37. 胡塞“山寨版”武器破了美以的“金身”?
  38. 白与黑的灵犬 捕杀所有食人罪人的黑狗
  39. “气疯了!”给川普投票的美国年轻人开始倒戈
  40. 再论女性与劳动
  41. 马来西亚收紧规定 拒绝中国货借道转运美国
  42. 巴菲特将继续担任伯克希尔董事长
  43. 贵州景区4艘游船倾覆 酿10死70伤
  44. 地球存在多次史前文明 因各种灾变而毁灭
  45. 川普贸易顾问纳瓦罗威胁英国
  46. 美国4月ISM非制造业指数创2023年1月以来新高
  47. “骑行月”纽约免费发放自行车头盔,这是领取地点
  48. 美专家:中共威胁神韵是威胁所有的美国人
  49. 川普:与中共接触是尼克松最糟糕举措
  50. 预谋?儿子被美警击毙 父亲随后开车撞死副警长
  51. 中国芯片传重大信号,卫星图像泄露大秘密
  52. 译者安危:让一位伟大女性被看见
  53. 黑市飙破$15万?美严查婚姻绿卡 律师揭假结婚内幕
  54. 习再促青年“上山下乡” 分析:运动或烂尾
  55. 美国会众院全票通过《法轮功保护法案》
  56. 美国试飞可重复使用高超音速飞行器 再获成功
  57. 加州圣地亚哥海岸附近翻船 造成3死4伤9失踪
  58. 中国五一“穷游”新模式 帐篷客令酒店业叫苦
  59. 【重播】川普签署行政令并答记者问(5/5)
  60. 加州首个“防火社区”引发购房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