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打击运毒船行动情报有限,批评人士担忧反噬风险

2025-11-27 23:25:3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纽约时报

在数十年打击恐怖组织和叛乱势力的战争中,军方和情报机构认识到:要摧毁一个犯罪网络,首先必须了解它。

这通常意味着先抓捕底层人员,再通过他们顺藤摸瓜锁定更核心的目标。

美国在这方面虽取得过一些成效,却也犯下不少错误——有时会误击目标或造成附带伤亡,这不仅激怒了当地民众,还使得新产生的敌人超过消灭的数量。

正是这些失误促使美国开始建立详尽的情报档案。这样一来,批准打击行动的文职官员能确信目标的准确性,也能更清晰地预判行动可能带来的意外后果。

然而,川普政府在加勒比海和东太平洋地区打击其所称的运毒船只时,似乎完全抛弃了这些从长期反恐战争中吸取的教训。

自9月初启动这项行动以来,美军已造成80多人死亡。但军方根本不清楚被击毙者的具体身份,而且这些打击行动的目标并非贩毒集团高层头目。

相反,军方击毙的充其量只是些底层人员——他们在贩毒活动中可能仅负责转运可卡因并获取少量报酬。(更糟糕的是,部分遇难者或许是渔民、移民等与贩毒活动毫无关联的无辜人员。)

“传统上,我们的禁毒行动向来直击蛇头,瞄准贩毒集团的核心人物,”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民主党领袖、康涅狄格州众议员吉姆·海姆斯表示。“而现在的做法显然背道而驰。我们不去打蛇头,反而盯着蛇尾不放。抓捕的都是些贫苦的前渔民,他们可能收了300美元报酬就帮人把一批可卡因运往特立尼达岛。”

此外,这些打击行动也不利于摸清贩毒集团的运作模式。专家指出,要瓦解一个犯罪网络,就必须抓获相关人员并进行审讯,进而揪出背后的资金提供者和头目。而美军炸毁运毒船只的同时,也毁掉了关键的情报和证据。

“如果真的想遏制贩毒活动,显然不该采取这种做法,”前美国资深外交官安妮·普福尔茨海默说道,她的职业生涯长期专注于禁毒领域。“正确的做法是抓获船上人员,使其供出组织中层,再通过中层追查高层,最终锁定头目。”

据了解军方机密简报的人士透露,军方知晓船上人员与贩毒集团存在关联,且对船上载有毒品有一定把握。但他们表示,在绝大多数——甚或全部——打击行动中,五角大楼都无法确切知晓被击毙者的身份。

民主党议员称,这构成了实质性危险。

“在这类行动中必须极度谨慎,原因有二,”海姆斯表示。“首先,人们会期待你在误杀无辜者方面有所顾虑——这涉及道德层面,而且我愿意相信道德准则至今仍有分量。其次,这还存在反噬风险。”

在美国长期的反恐战争中,中央情报局和军方发现,击毙恐怖嫌疑人后,其家属可能会因此变得激进化,转而敌视杀死他们兄弟或儿子的美国。

海姆斯指出,每一次打击运毒船只的行动都存在同样的风险。

“这些人不过是为500美元的酬劳,做出驾驶快艇前往特立尼达的糟糕决定,”海姆斯说。“他们就像是街头小混混。如果美国传递出‘生命毫无价值’的信号,这种负面影响一定会反噬我们,绝对如此。”

支持这类打击行动的人士称,近年来无人机和卫星的空中监控技术不断进步,相较于打击陆地目标,袭击海上船只造成附带伤亡的概率更低。

川普政府官员还指出,其前任民主党政府在反恐行动中,即便不确定被打击者的具体身份,也会批准行动。

奥巴马政府时期,中情局曾实施过在不明具体目标身份的情况下发动的反恐打击。这些行动基于情报评估,通过“生活规律”及其他信息显示目标人员与已知恐怖分子的关联性。

这类袭击被称为特征打击,因其依据是目标人员的行为符合恐怖主义行为,或是带有恐怖主义“特征”,但美方并不确切知晓目标地点人员的身份,也不清楚他们具体在策划什么行动。

然而,这一术语从一开始就蒙上污点。批评人士认为,针对大批身份不明的疑似武装分子实施打击,对阻止恐怖袭击收效甚微,反而容易出错导致平民死亡,进而引发当地民众对美国的敌视。

迫于争议,“特征打击”受到了限制。后来奥巴马政府开始打击也门境内身份不明的武装分子时,便将这类行动改称为“恐怖袭击阻断打击”。

尽管此次打击运毒船只的行动与以往的“特征打击”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军方否认这些海上打击属于“特征打击”。在向国会议员做简报时,军方官员坚称,他们确信船上载有毒品,而这些毒品才是打击行动的真正目标。

但议员们表示,这意味着船上人员实际上沦为了附带伤亡。

“军方告诉我们,这不是特征打击,因为它不仅依据生活规律。但他们也并非认识船上的每一个人,”加利福尼亚州民主党众议员、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萨拉·雅各布斯说。

雅各布斯明确表示,她认为这些打击行动是错误的。

“我没有听到任何证据能让我相信,这些行动不属于法外处决,”她说。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传蔡奇接受审查 其两位保密局下属突被免职
  2. 塔吉克斯坦金矿遭袭,3中国公民身亡
  3. 川普“电话教导”高市早苗内容被披露 日本尬极了
  4. 美移民局重审来自部分国家绿卡持有者
  5. U.S. News AI爆冷,CMU/MIT并立,公立黑马逆袭
  6. 竹棚架:香港标志性符号及其背后的安全隐忧
  7. 一文看懂AI眼镜产业链
  8. 释永信被曝为女明星开光,涉及多位女星
  9. 铜精矿危机冲击 中国冶炼厂年度费用谈判承压
  10. 中国科技巨头海外训练AI模型
  11. 大埔恶火75死300人失联“成中共掌控香港能力严峻考验”
  12. 我在中东读美国名校,帮父母省了500万
  13. 白宫发言人的亲属遭ICE拘留 面临被驱逐出境程序
  14. 微博淡出,是一场漫长公共性退潮的开始
  15. 【翻墙必看】中共财政压力山大
  16. 纽约梅西感恩节大游行气温骤降 观众热情高涨
  17. 一句“谁在乎”捅了马蜂窝
  18. 美媒曝德秘密对俄作战计划 长达1200页 涉80万士兵
  19. 田海蓉“自我”的人生剧本 下半场于朦胧如影随形
  20. 90%命门在日本手里,中国半导体慌了
  21. 大陆一天两起列车撞人事故 引发安全质疑
  22. 为何“洗浴中心”逐渐冷清?4个主要原因
  23. 美俄代表密谈录音泄露,谁干的?
  24. 10月工业利润回落的三个原因
  25. 北京模式不可靠?世纪大工程五大洲灾情频传裂痕全面浮现
  26. 香港大火已升至83死 官员:几小时前仍有求救电话
  27. 90后华人取代65岁图灵奖得主 过亿美金年薪背后....
  28. 香港大火,增至75死逾70伤
  29. 多米尼加允许美军进入限制区 联手打击毒贩
  30. 广西码头渔船起火 8艘船连环烧伴有爆炸声
  31. 香港大火26小时:不断攀升的死亡数字 挣扎的亲人
  32. 梅西感恩节大游行,数千警察加强安保
  33. 以色列围困约旦河西岸
  34. 四川女大学生因反映社区书记聚众赌博 被关精神病院8年
  35. 马克龙将访华,冀平衡优化关系
  36. 报告揭中共砸两千亿美元渗透美国敏感产业
  37. 川普要高市"别刺激北京"?日本当局火速驳斥:不实报道
  38. 多国领袖慰问香港火灾灾民
  39. 中共对日本施压 分析:掩盖内部多重危机
  40. 盛雪:《九评共产党》从人性深处解救中国人
  41. 脱钩的两个指标:稀土和芯片
  42. 为投奔自由台湾 共军杀死艇长 周恩来急下密令
  43. 胡文平任厦门大学校长
  44. 真应了“蛇始蛇终”?习“龙脉”被毁 “修陵”功臣被抓
  45. 农村老人一次性缴纳十几万的保险,靠谱吗?
  46. 帕特尔:FBI正追踪资金 绘制Antifa组织网络图
  47. 中国科技公司外包AI训练
  48. 川普称物价正下降 美农民与企业指关税已致成本高企
  49. 土耳其:俄乌若达成和平协议 将参与乌境内维和
  50. 113万买房4年后卖掉,卖价太心酸
  51. 美国国民警卫队枪击案嫌犯身份曝光
  52. 香港火灾已致55亡:救援攻坚与全城守望
  53. 中国债市突然“变脸”,发生了什么?
  54. 避免美国芯片限制 中国科技巨头海外训练AI模型
  55. 中日外交争端让高市早苗获得政治优势 国内地位稳固
  56. 赖清德提史上最高国防预算案 国民党批将债留子孙
  57. 大陆两地发生暴力强拆 村民生计陷困境
  58. 股价大跌!万科地产首次寻求延期偿还将到期债券
  59. 香港大火真正元凶曝光 并非官媒炒作的竹架
  60. 印尼雅加达超过东京,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