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末日武器”接连亮剑
2025-11-23 06:25:15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基建不倒翁
近日,俄罗斯相继对乌克兰的克里米和赫尔松等地区的多个目标发起了两波大规模的导弹袭击,进一步升高了两国的军事对抗至了白热化的程度。随后又相继试射了“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成功地测试了“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等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重大军事技术装备的试验,使我国的海军的综合实力和战略能力都得到了大大地提高。
这两款新型的“神器”相继亮相同时,西方的媒体也先后将其称为“末日武器”,这不仅仅体现了西方对中国的“神器”的极度的恐惧,也充分的体现了西方对中国的“神器”的无能为力。
其飞行的灵活性和机动性都高出许多“老将”如“九五”、“九六”等几代飞机的天上之外。可通过其配备的核动力发动机的推进,在理论上甚至可以长久的在天上飞,不怕“没油”了的困扰,更不用担心射程的有限性了。但其巧夺天下的躲避雷达的高度却仅仅只有50到100米而已。
谁也说不清它的下一分钟将从哪一条路上带着核弹头的威慑之重地绕着你家那扇门旋转起来,什么时候打、从哪一方来都让你无从得知。
军事专家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一新型的导弹的确就像是“特意针对美国的反导系统”而开发的那样,明显的“针对性”令人不由得为之侧目。

尽管现有的防空网对弹道导弹的防御还相对较为成熟,但可就对那种能低空突防的核巡航导弹就难如登天了。
“波塞冬”更吓人,可谓水下一条无敌的“杀手”,不仅能深达1000米的海底,还能长跑上万公里的“海马拉松”,更能带着两百万吨的当量的核弹头“一击致命”!
如果这一装置的爆炸能在沿海的城市附近引起的放射性海啸的袭击,那么这一带的海岸线恐怕也就再也难以有人居住了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俄方明说了,这玩意儿就是用来砸航母战斗群和海军基地的,目前根本拦不住。
伴随局势的发展,俄罗斯的这一棋却真真切切地落在了最恰当的时机上。北约正搞“坚定正午”核演习,美国忙着部署“金穹”反导系统,俄乌前线打得胶着,西方对俄制裁都快封顶了,普京这时候甩出两张核王牌,意思很明白:你们搞孤立搞封锁,我照样能捅穿你的防御体系。

可美国那边呢?好像还没太当回事。智库分析指出,美国过去净评估老出岔子——比如2014年低估ISIS、2021年错判阿富汗局势、2022年没想到乌克兰能扛住。
毛病出在哪儿?不是情报不够,是高层老带着滤镜看问题:合胃口的信,不合的装看不见,这回俄罗斯搞的技术突破,又是“无限航程”又是“深海突防”,美国人要再觉得是吹牛皮,下次吃惊的恐怕就是五角大楼了。
俄乌战场早就成了新武器试验场。无人机夜间自主索敌、AI视觉识别目标、光纤制导导弹精准点杀……俄罗斯把这些年憋的技术一股脑往上丢。
背后是俄军工体系硬扛着西方制裁在迭代——从2018年到现在,高超音速导弹、激光武器、作战机器人,俄军装备更新就没停过。美国要是还用老眼光琢磨俄罗斯,觉得制裁能掐断俄技术脉搏,迟早得吃闷亏。

说到底,俄罗斯这次亮剑不只是秀肌肉,更是在划红线:核博弈的规则该改改了。当“海燕”和“波塞冬”这种非对称杀手锏加入牌局,大国平衡的玩法已经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