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团队破解耐药性危机
2025-11-22 08:25:1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Harvard Medical School
哈佛团队找到新办法,让细菌内部的质粒互相掐架,从而减缓耐药基因传播。这或许能帮我们打赢对抗超级细菌的仗。
细菌耐药已经每年夺走130万人性命。耐药基因最常见的“快递”不是细菌本身,而是它们体内一种叫质粒的小型环状DNA。这些质粒能自己复制,还能在不同细菌之间跳来跳去,把耐药能力像病毒一样传播。
科学家早就猜到,同一个细菌里如果住着多个质粒,它们会为了生存空间互相竞争。这种竞争会加速质粒进化,让耐药性变得更强。可之前没人能真正看到这场“细胞内战”是怎么打的。
哈佛医学院迈克尔·贝姆(Michael Baym)实验室和约翰·保尔森(Johan Paulsson)实验室联手解决了这个难题。核心研究员费尔南多·罗西内(Fernando Rossine)想出两招。
第一招,他们造出一批细菌,每一个细胞里刚好塞进两种完全等量的质粒,让它们从公平起点开始抢地盘。
第二招,用微流控芯片把单个细菌单独关进小房间里养。这样就能清楚看到质粒之间的竞争,而不是被细菌整体生长混淆。
实验结果让人眼前一亮。他们第一次量化了质粒竞争的规则:谁复制快、谁占资源少、谁不拖累宿主细菌,谁就能胜出。这些规则同时也成了质粒的弱点。
如果我们能人为制造一些“内奸质粒”,让它们复制很快却不带耐药基因,或者故意带一个让细菌更容易被抗生素杀死的基因,就能把真正的耐药质粒挤出去。耐药基因传播速度就会大幅下降。
罗西内说,这相当于把细菌内部的武器拿来反制细菌自己。
更长远看,这项研究还揭示了进化在不同层面打架的本质:质粒想多复制自己,细菌想活得更好,两者目标并不总一致。正是这种冲突塑造了复杂生命。
现在,团队已经有了工具箱,接下来就是设计真正的“特洛伊木马质粒”,让它们混进细菌内部自相残杀。离临床应用虽然还有距离,但至少我们第一次看到了一条能主动干扰耐药进化、而不是被动追着新抗生素跑的路。
超级细菌的末日,或许就藏在它们自己家里的内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