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港独”到“台独” 中共为暴政制造敌人
2025-11-18 18:28:2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脸书

台湾国旗(图片来源:I-HWA CHENG/Getty Images)
因为中共“通缉”台湾立委沈伯洋,引致赖清德总统希望立法院长韩国瑜“站出来声援”,为沈伯洋捍卫国会的尊严,而韩国瑜却以要求民进党放弃“台独纲领”来回应。为这件事,民进党发言人吴峥在一个电视节目中公开解释了所谓“台独纲领”的来龙去脉。
原来,民进党1991年在党纲里加入“建立主权独立的台湾共和国”这个条文,这叫“台独党纲”;1999年民进党通过“台湾主权决议文”,强调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依照宪法名字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台湾未来要由台湾人民共同决定。也就是说,1999年的“台湾主权决议文”,早就否决了1991年的“台独党纲”。
相信很多网友都和我一样,未必知道和记得民进党有过这么一个“台湾主权决议文”,在我印象中,民进党只是台独暂时难以推行,而且会让自己的内政外交遭遇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主动放弃了台湾独立的诉求,承认中华民国的宪法法统。问题是,中共一定也知道民进党这个“台湾主权决议文”,那么中共为什么一直抓住“台独”议题不放?
你反对台独,民进党放弃台独,这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为何你不肯定民进党的这种政治进步,反倒把她已放弃的“台独党纲”抓住不放?难道中共不希望看到民进党的“台湾主权决议文”,反而希望“台独纲领”永远保留下去吗?
中共从它的根本利益出发,需要维持台湾作为一个敌对政治对手存在的口实,需要维持中国普通百姓对台湾独立的担心和愤怒,需要长时间有一个对内对外都足够强烈的武装犯台的理由,因此即使台湾政府与政党,早已放弃了台独议题二十多年,中共仍死死抱住,随时拿来作文攻武吓的依据。
但凡中共有一点对台湾人民的善意,能对中华民国政府的平等相待,它至少应该承认事实,肯定民进党修改党章的正确举措,并借此路进,放下歴史包袱,面对现实的政治环境,以和平理性的态度,来寻找两岸相处之道——你希望人家跟你统一,你又一天到晚贼喊捉贼,喊打喊杀,鬼才和你统一?
因此,中共所谓的“台独”,并非实际的国家分裂危险,而是中共凭空臆造出来的一种假象,它只是一个伪命题,用来欺骗中国人和全世界,让它的文攻武吓有一点正当性。这完全背离事实,只是一种乖戾的阴暗用心。
当年香港反送中运动,极少数香港年轻人也曾提出“香港独立”的口号,当时香港人根本不以为意,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港独”不存在实际可操作性,隔一条深圳河,中共随时能把坦克开进英皇道,所以没有多少香港人在意几个年轻人的政治口号。
就在大家都不以为意之时,梁振英跳出来,拿子虚乌有的“港独”大作文章,口诛笔伐,把“港独”罪名强加给香港人,为中共镇压反送中运动提供弹药。
现在回头看,“港独”也只是中共刻意制造出来的一个政治口实,目的只在挑拨“反送中运动”中香港人的团结,削弱香港巿民参与反抗的决心,也挑起大陆基层民众对香港人抵制中共暴政的反感。
民进党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放弃“台独纲领”,这件事我们不知道情有可原,韩国瑜局中人,不可能不知“台湾主权决议文”的存在,他直到今天仍将台独这个紧箍咒拿出来念,只不过出于与中共相同的政治目的,不惜歪曲事实,伪造议题,使民进党永远处在政治被动的地位,也让台湾人永远背负一个莫须有的政治包袱。
这么多年来,我关注台湾政局,居然不知道“台湾主权决议文”,这是我的疏忽,也可见民进党和台湾民间反共人士,较少以这份歴史文件来应对中共的文攻。这本来就是歴史事实,一个党纠正自己的政治路线,也绝对是正当的事,为什么多年来民进党不敢或没有为自己抗辩?为什么不大张旗鼓地向国内外堂而皇之地重申自1999年就存在的政治决议?为什么不敢理直气壮地驳斥中共和国民党的抹黑?
至今,国民党的政治人物与名嘴,一天到晚挂在嘴边,用以欺骗台湾基层民众的,也就是民进党谋求台独这个莫须有的罪名。民进党背着“台独”的恶名,长期遭受攻击,竟然对国民党颠倒黑白的阴谋手段未认真对付,这实在令人费解。
理直气壮地宣示民进党放弃台独,尊奉中华民国法统,驳斥中共与国民党的抹黑,这是化被动为主动的有力手段,也是争取民心的有效方法,民进党何妨大书特书?
现在看来,台独与港独都不存在正当性的问题,只要台湾人和香港人都想独立,台独与港独便有其正当性。至于台独与港独有没有可能性,那取决于中共是否垮台,以及什么时候垮台。如果中共垮台是歴史的必然,那么台独与港独就有发生的可能性,这是不以中共意志为转移的事。
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中共彻头彻尾的反人民性,催生和深化了台独与港独的影响力,中共越反对,台港人民越倾向独立。台湾民调显示,51.8%的台湾成年人支持台湾独立,香港没有相关民调,但海外香港人的集会活动中,随时可见港独的标语与旗帜,证明台独港独的选项仍旧存在。目前放弃,并不等于永远放弃,一旦内外条件成熟,这件事在可见的未来仍旧有机会发生。
(文章由作者授权转载自颜纯钩facebook脸书专页)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