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宣布六大关键技术领域 强化国防优势
2025-11-18 03:25:3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美国五角大楼周一(11月17日)宣布最新科研战略,将防务研发资源集中投入六项“关键技术领域”(Critical Technology Areas,CTAs),藉由缩减范围、提升速度,使美军在全球竞争中保持技术优势。
根据战争部公布的新闻稿,六大领域包括:应用型人工智能(Applied AI)、生物制造(Biomanufacturing)、敌火下后勤技术(Contested Logistics Technologies)、量子与战场资讯优势(Quantum & Battlefield Information Dominance)、可扩展的定向能(Scaled Directed Energy)武器,以及可扩展的高超音速(Scaled Hypersonics)技术。
战争部表示,这些领域将定义美国军事优势的未来。这些关键技术领域代表了最前沿的研究和工程技术,旨在为作战人员提供即时、具体的战力提升,确保美国继续保持世界最强作战力量的地位。从充分发挥人工智慧的潜力到扩大高超音速武器库的规模,战争部致力于提供能够塑造美国未来几代军事力量命运的关键技术。
虽未公布具体经费规模,但文件强调将以“冲刺”(sprints)方式推动研发,使技术能更快从原型走向量产。
美方:集中资源与加速创新
战争部负责研究与工程的副部长埃米尔‧迈克尔(Emil Michael)强调,面对当前威胁环境,美军必须“更快、更集中”投入科技研发。他表示,将原本分散的14项技术整合为6大重点,是为了“把能派上战场的技术更快交付给军人”。迈克尔直言:“对手在加速,我们必须比他们更快。”
战争部部长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则表示,作为全球军力的“前锋”,美军必须确保永不陷入“势均力敌的战斗”,并始终保持压倒性杀伤力与绝对优势。
国际局势驱动技术选项
《大纪元时报》取得的五角大楼内部备忘录显示,六大领域的设定与近期国际局势直接相关,包括俄乌之间正在进行的战争体现出的后勤重要性、中共在推进的高超音速武器,以及全球AI竞争带来的战略压力。
该文件是迈克尔于11月13日发给五角大楼和作战司令部高层的,文件指出人工智能的快速导入将全面重塑军事运作,从行政管理、情报融合到战术与武器系统皆面临转型。此方向也与川普政府今年7月提出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America’s AI Action Plan)一致,要求战争部全面朝“AI优先”架构调整。
聚焦后勤韧性、量子优势与新型武器量产
备忘录指出,“生物制造”旨在利用生物系统大规模生产关键物质与材料,强化美军供应链韧性,降低对外国尤其敌对国家的依赖。“敌火下后勤技术”则重点确保部队在通讯受阻、补给线遭攻击或进入被拒止区域时,仍能维持补给与作战。
在“量子与战场资讯优势”方面,美军将加速量子运算、安全通信、抗干扰定位与电磁频谱运用,确保在复杂战场环境中保有资讯主导权。“可扩展的定向能武器”则推动高能激光与高功率微波系统的量产,主要用于反无人机、防空与拦截。
“高超音速技术”则涵盖攻防两端,包括加速高超音速武器的实战部署与发展拦截系统,以因应中共与俄罗斯在相关领域的快速扩张。
民间科技力量深度参与
川普政府上任后,大幅提高民间科技公司在国防研发中的比重,除洛克希德‧马丁、雷神、波音、通用动力等传统军工巨头外,积极引入新创与高科技公司,例如帕兰提尔(Palantir)、安杜里尔(Anduril)及太空探索技术(SpaceX),使前沿技术更快速进入军事体系。
今年6月,多位科技公司高层被直接委任为美国陆军后备役中校(O-5),并编入“执行创新团”(Executive Innovation Corps),包括帕兰提尔技术长夏姆‧桑卡尔(Shyam Sankar)、Meta技术长安德鲁‧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以及OpenAI前产品负责人凯文‧威尔(Kevin Weil)。此举打破美军中校通常需十余年军旅资历的惯例,被视为军方彻底重构人才与研发模式的信号。(参见报道《推动美军科技创新 硅谷高管加入陆军预备役》)
迈克尔表示,要推动这六项关键技术领域,必须加强战争部内各军种与作战司令部的协作,并与产业界及盟国伙伴密切配合。他强调,这将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协调”。
(本文参考了英文《大纪元时报》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