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官员躺平 党媒吁“自找苦吃”引嘲讽
2025-11-12 04:25:29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中共党媒昨天(11日)针对年轻干部“躺平”问题发文,引用习近平当年在陕北梁家河当知青的经历,称年轻干部应自找苦吃。专家表示,年轻人能吃苦是好事,但党媒的呼吁有中共专制体制下的官场怠政等特定背景,说习近平当年“自找苦吃”则是一种高级黑。
中共党媒《人民日报》昨天(11日)针对中共年轻党政干部有“躺平”心态的问题发表文章说,有年轻干部对自己分内的苦活累活、急事难事“能躲就躲、能推则推”,拈轻怕重,拿“资历浅”当挡箭牌。工作中吃一点苦就发牢骚抱怨,觉得吃了亏。
文章引用习近平所谓的当年在陕北梁家河当知青期间“自找苦吃”的话,称年轻干部应“多吃一点苦”、自找苦吃。
在2025年之前,中共官方媒体已多次报道或引用习近平的话,说习当年在梁家河“自找苦吃”,习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龚祥生对大纪元表示,中国人本来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如今从官到民全面道德沦丧,民间早已苦不堪言,当官本是奔着享福来的,现在整体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官员都不想共苦。党媒重提习的这类话语,是针对懒政怠政而来。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战略与资源所所长苏紫云对大纪元表示,在华人社会,古代就有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等等,年轻人吃苦耐劳也是各国都会鼓励的,激励年轻人本身没有错,但是中共党媒和习近平所讲的“自找苦吃”,有政治隐喻,甚至是一种高级黑。
“党媒现在要号召年轻干部要多吃一点苦、要自找苦吃,但其实是中共在给年轻人制造痛苦。”他说。
三年新冠疫情期间,中共当局大搞封控,制造人道灾难并重创中国经济。2023年解封以来,经济仍持续下滑,青年失业率持续高企,当局已多次建议大学毕业生“上山下乡”去扶贫。早前有很多分析提到,习近平的做法跟当年毛泽东一样,用所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掩盖经济衰退、失业率高企的窘迫,骗青年下乡,以此解决青年失业问题。
苏紫云表示,党媒呼吁“自找苦吃”的时间点不寻常,因为中国大陆的年轻人现在普遍躺平,他们认为在这种体制下,再怎么打拼也不会有好结果,所以官方抛出这些激励的话语,试图转移年轻人对未来前途的绝望,但适得其反。
习近平上台后,通过所谓反腐拿下大批官员,并亲自提拔和自己关系密切的大批“习家军”占据高层要职,但近两年这些高官又纷纷涉贪落马。与此同时,今年8月,《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年轻干部培养需“文火慢炖”》一文,批评地方对培养年轻干部“急于求成”,要求年轻干部耐住性子“坐冷板凳”。
时事评论员李林一对大纪元表示,这是释放风向,对那些有政绩的年轻干部可能反而要压制,他们即便努力工作也很难有突破性的升迁,只能靠熬。而那些年纪大的、有靠山的则继续占位。这样会使年轻干部失去信心,官场怠政加剧。
旅美政论家唐靖远对大纪元表示,党媒文章说习近平是自找苦吃的典型,本身就是高级黑。因为当年习近平到梁家河去插队,并不是主动愿意去的,当时是文革期间,习近平的父亲遭到残酷的迫害,习近平不得不到农村去避难。
公开资料显示,习近平在1969年(时年15岁)前往陕西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落户,这是毛泽东“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一部分,数百万城市青年被强制下乡接受“再教育”。
2004年8月1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接受延安电视台专访,习回忆第一次到梁家河的经历说,自己初期很不适应当地生活,“别人下去天天上山干活”,年少的他却游手好闲,老百姓对他印象很不好。习待几个月便因受不了苦,偷偷回到北京,又被关进少管所“黑帮”子弟“学习班”,半年后被放出来,才听从姨夫魏震五的建议又回到梁家河。
唐靖远表示,习近平当年就是文革的受害者,被弄到乡下去吃苦。但他上台以后,又回过头来去复制了毛泽东当年文革的那条路线,让无数的人又继续去遭难。党媒报道习近平“自找苦吃”,多少是有“高级黑”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