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难负担的8件事在10年前可轻松应对

2025-11-09 04:25:34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中产阶级已今非昔比。10年前轻松应对的生活支出,当下已感觉难以支付。每月都要面对明细预算,为维持十年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而苦苦挣扎。

过去,中产阶级意味着安全感。不是富有,而是稳定。它意味着,如果你努力工作,做出合理的决定,就能负担得起一套体面的房子,能够无忧无虑地养育子女,能够在正常的年龄退休,并且能够应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而在当下,全球各大都市高昂的房价、物价,加上育儿成本、旅行花费节节上涨,令曾经的“舒适中产阶级”悄然消失。

以下是生活方式杂志《Vegoutmag》盘点的八件事,在10年前,中产阶级能轻松应对,而对当下的中产阶级来说,却感觉难以承付。

1)在工作所在的城市买房

十年前,如果你有一费倘定的职业,比如教师、会计或市场经理,你完全可以攒够首付,在离工作地点通勤时间合理的范围内买一套普通的房子。虽然可能需要几年时间,但并非遥不可及。

现在呢?很多在繁华大城市或美国硅谷工作的工程师虽然收入远高于中位数,却不得不搬到距离公司一小时车程的地方才能买得起房子。一些谷歌工程师因无力买房,也难以支付高昂的租金,不得不住在车里。

在大多数大城市,房价中位数增长速度是收入中位数的两到三倍。过去只需要高于年薪3到4倍的价格就能买到的房子,现在却需要8到10倍甚至更多。

在大多数大城市,房价中位数增长速度是收入中位数的两到三倍。(Shutterstock)

2)每年一次家庭出国度假

在10年前,中产阶级家庭会度假。或许不是去异国他乡,但去海滩待一周或去外州探望亲戚是常态。

到了2015年,国际旅行对普通中等收入者来说触手可及。廉价航空公司让亚洲和欧洲旅行成为可能。一家四口只需几千美元就能去巴厘岛或泰国。

如今,我看到许多家庭面临着艰难选择:是修车还是带孩子们去旅行?是换一台老旧笔记本电脑还是订机票?

机票价格飙升,住宿费用也水涨船高。更重要的是,中产阶级家庭曾经拥有的经济缓冲——预算中允许自由支配的余地已经屈指可数。

旅行变成一种需要在其它方面削减开支的牺牲,与十年前中产阶级的处境截然不同。

图为机场快乐的一家四口。(Shutterstock)

3)父母单方收入抚养孩子

这并非在讨论父母是否应该工作,而是在探讨他们是否真的拥有选择权。

十年前,许多中产阶级家庭可以依靠一份全职收入和一份兼职收入维持生计,尤其是在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一方可能每周工作三天,或者在家工作几天。虽然手头不够宽裕,但勉强可行。

如今,育儿成本飞涨。但更根本的是,住房、医疗和教育支出使得除了真正富裕的人之外,单收入家庭几乎难以为继。

父母双方全职工作已从一种选择转变为一种经济上的必然选择,这彻底改变了家庭的运作方式、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以及孩子的成长模式。

4)无经济压力的医疗保健

各国医疗制度和医保制度情况差异很大。但即使在拥有公共医疗保健体系的地方,为了避免长时间的等待,中产阶级也悄然转向私人保险。但私人医疗保险的保费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工资增长速度。

曾经可以承受的每月开支如今已成为许多家庭难以承受的巨额支出。因此,他们放弃了保险,并祈祷不会发生什么大事。

过去,中产阶级意味着不必担心看不起医生,也不必担心全科医生推荐的专科医生会不会让他们破产。这种安全感已经消退。

医保示意图。(Shutterstock)

5)在合理的年龄退休

十年前,三四十岁的中产阶级工人可以看看他们的养老金或401(k)账户,看到一条65岁退休的道路,如果他们储蓄有自律,甚至可以60岁退休。

现在呢?目标已经改变。住房成本吞噬了原本应该用于退休储蓄的资金。停滞不前的工资意味着可投入的资金减少。退休后生活成本不断上涨,而预期收益却变得更加不确定。

合理的退休年龄曾经是中产阶级的承诺之一。如今却变成了一种奢侈品。

调查显示,过去四十年,80岁及以上年龄的工作者占所有80岁及以上美国人的比例有所上升。1980年,80岁及以上人群中只有2.9%的人在工作;而到2019年,这一比例已上升至近4%,到2023年则上升至4.2%。

退休生活示意图。(Shutterstock)

6)让子女免于负债接受大学教育

教育原本应该是下一代跻身中产阶级的阶梯,然而过去十年教育成本的爆炸式增长已众所周知。

2015年,许多中产阶级父母还能切实地计划资助子女上大学。或许子女会背负一些债务,但父母可以做出实质性的贡献,无论是直接支付学费还是提供免费住宿。

如今,即使是中上阶层的父母,也难以在不影响自身退休保障的前提下,有效减轻子女的教育负担。教育成本已经高得惊人。

7)无需预算压力也能买到优质食品

与住房和教育相比,食品或许显得微不足道,但事实真相如何呢?

十年前,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可以去超市买到优质食品,包括新鲜的蔬果、不错的肉类,以及一些有机食品,他们无需为每一分钱斤斤计较。

当然,人们会寻找特价商品,也会避开最昂贵品牌,但不会在每个货架间都进行心算,也不会因为总价过高而把东西退回去。

现在,食品通胀令人震惊。过去,中产阶级无需为基本生活开支担忧。当今的中产阶级即使是基本生活必需品,也需要精打细算,做出取舍。

要有短期的应急资金。(Shutterstock)

8)真正能应对紧急情况的应急资金

十年前,理财建议是储备相当于3—6个月开支的应急基金。对于中产阶级家庭来说,虽然具有挑战性,但并非不可能。几年时间慢慢积累,就能形成一定的缓冲。

如今,不仅每月剩余的钱更少,积累这笔缓冲资金变得更加困难,而且紧急情况的花费也更高。汽车维修、医疗手术、热水器故障,这些曾经可以应对的小问题,如今都可能演变成财务危机。

应急基金是衡量财务安全的基本指标,如今对于那些理应拥有财务安全的人来说,已经变得难以负担。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大陆银行积存大量房产抵押物 批量直售房产
  2. 碾压福建帮 张又侠“军中称王”
  3. 施一公老师当然是很牛的,摸到了诺奖的边
  4. 它成了比黄金还猛的“理财产品”
  5. 夜店也能领证?中国结婚率迎来反弹
  6. 美股崩盘恐迎血洗修正?专家曝"最神准指标",预警跌幅16%
  7. 美国政府停摆39天,参议院称两党谈判现积极转机
  8. 涉助中国执行“猎狐行动”,川普赦免麦克马洪
  9. 坎坷男星赵毅,50岁仍单身
  10. BBC:中国官媒罕有揭示严打诈骗活动内幕
  11. 美少年毒驾夺六命,获刑65年
  12. 京东第一辆车,价格定了
  13. 安世半导体事件发酵,荷兰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14. 走到顶层的人 具备12种突破底层力量
  15. 中国流感升温 药企奥司他韦24小时不间断生产
  16. 报告:中资如何乔装美企 取得技术与资金
  17. “密使一号”欲以邪术夺台 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
  18. 郭俊辰被折磨20至48小时后遭活埋!博物馆地下室囚禁48人或包括陈都灵!
  19. 内蒙古禁飞区惊现蝴蝶状不明飞行物
  20. 官员伪造公章并重婚获刑
  21. 俄外长:未收到川普“恢复核试验”的具体说明
  22. 3D打印鼻植入物获突破
  23. 政府停摆,对美民航业造成灾难性打击
  24. 全球淘金热潮下 越南家庭囤积黄金和金饰
  25. 军方高喊过紧日子藏心思 德媒:中共或想攻打台湾
  26. 比特币巨震!加密货币近14万人爆仓,发生了什么?
  27. “夏不坐木 冬不坐石 ” 为什么冬天不能坐在石头上?
  28. 芝加哥移民执法现场枪击!男子“向联邦探员”开枪
  29. 讓恐懼、偽善盲從成為日常
  30. 中国商人涉新加坡最大规模洗钱案 遭英国没收恐龙化石等
  31. 美国产稀土磁铁出炉 25年来首次
  32. 商品涨价行情对A股市场有何影响?
  33. 科技股估值超过Mag 7
  34. 毛泽东这般改造中国人 让恐惧 伪善 盲从成日常
  35. 下周美国市场也不好过?一场大规模美债发行潮来袭
  36. 中国结婚率反弹:夜店玩嗨直接领证
  37. “胖改”17个月,永辉超市还没上岸
  38. 痛风发作前有征兆 尿酸不高也会中标
  39. 俄赴华旅游人数升至13年来最高水平
  40. 一年23轮融资,AI眼镜引爆资本市场
  41. 当下,国内仍做监督报道的新闻媒体仅剩36家
  42. 中国10月通胀意外回升
  43. 中产阶级难负担的8件事在10年前可轻松应对
  44. 山东威海海域商船与渔船碰撞 致8人失联
  45. 【翻墙必看】药企连轴转生产 对付中国流感
  46. 俄空袭乌军工企业及能源设施
  47. 超强台风凤凰逼近 菲律宾近百万人紧急撤离
  48. 港股最大造假,爆了大雷
  49. “最美邦女郎”79岁亮相,令人震惊
  50. 硕士论文上热搜,王兴兴回应
  51. 中国20省达中度老龄化标准 东北最“老”
  52. 黄明志涉谋杀扯上于朦胧?毁形象比杀人更干净
  53. “计算镜头”实现全景画面清晰成像
  54. “高雅人士”企鹅表情包,什么来头?
  55. 福建舰设计师团队:以80后年轻人为主
  56. 美联邦证实推50年房贷计划 消息登谷歌热搜
  57. 川普提议将医改补助直接发给民众,以缓解政府关门僵局
  58. 马斯克要造晶圆厂!黄仁勋一语点破美梦
  59. 川普政府"暂缓发放"40亿美元粮食补助,美最高法院准了!
  60. 媒体报道5天后,商人被冻结账户解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