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涨价行情对A股市场有何影响?
2025-11-09 05:25:2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华尔街日报
近期的商品涨价行情对A股有何影响?近期市场交易的涨价行情,其背后逻辑是对于明年顺周期大年的抢跑。国内方面,逢6逢1的年份都是PPI上行之年,主要由于党代会召开与五年规划的落地;美国方面,经济政策与选举高度相关,中期选举之年往往工业金属价格见到高点。因此中国五年周期和美国四年周期形成叠加,2026年将会形成20年一遇之中美共振之年。近期来看,涨价品类主要集中在煤炭、有色、部分化工品、新能源和光伏产业链、存储器等方向。综合考虑供应端变化与自由现金流水平,有色、钢铁、建材是当前可以考虑布局的顺周期选择。

近期市场交易的涨价行情,其背后逻辑是对于明年顺周期大年的抢跑。此前我们在《结构更替、蓄势待发——A股2025年11月观点及配置建议》中指出“逢6逢1的年份是每一个5年规划的第1年,通常五年规划中的重大项目将会落地。因此,基建项目投资有可能会迎来新开工高峰,带来投资端的边际改善”。
从政策角度考虑,明年顺周期方向可能迎来中美共振。国内方面,逢6逢1的年份都是PPI上行之年,其背后的核心原因,我们认为与我们每5年召开的党代会和五年规划有关。此外逢6逢1的年份是每一个5年规划的第1年,通常五年规划中的重大项目将会落地。因此,基建项目投资有可能会迎来新开工高峰,带来投资端的边际改善。美国方面,其经济政策与其总统选举有关,因此呈现四年周期,工业金属价格往往在美国总统选举年份处在底部,而到中期选举的年份见到高点。因此,中国五年周期和美国四年周期形成叠加,2026年将会形成20年一遇之中美共振之年。
近期涨价品类主要集中在煤炭、有色、部分化工品、新能源和光伏产业链、存储器等。1)煤炭受益于供需结构改善,价格明显上涨,供给侧近一个月安全监管持续限制煤炭生产,叠加进口下滑,库存处于同期较低水平,需求侧冬季旺季来临,下游火电等需求回暖;2)多数金属价格上涨,钨、钴、钯等涨幅居前,主要受益于供给端刚性约束、下游新兴领域需求增长持续强劲,叠加美联储降息宏观背景支撑;3)部分供给受限的化工品,如硫磺、硫酸(成本支撑)、纯MDI、氟化工、磷酸一铵等价格明显上涨;4)新能源产业链价格多数上涨,主要受益于下游储能等需求旺盛,钴产品存在成本支撑;5)存储器受益于产能向高端系列迁移,供需紧张,价格持续上涨。
当前供需格局改善的细分领域有:1)新能源产业链:光伏电池组件、锂电池、蓄电池及其他电池、硅料硅片、光伏发电等;2)涨价或供需结构改善的资源品:有色、钢铁、焦煤、动力煤、钛白粉、农化制品、磁性材料、玻纤制造、水泥制造等;3)军工等装备制造业:航海装备、地面兵装、航空装备、航天装备、商用载客车、激光设备等;4)部分刚性消费品和新消费领域:软饮料、啤酒、文化用品、影视动漫制作、体育、宠物食品、粮油加工、品牌化妆品等;5)部分科技领域:印制电路板、通信设备、数字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以及电力等。
近期涨价行情的交易是明年顺周期行情的预演
近期市场交易的涨价行情,其背后逻辑是对于明年顺周期大年的抢跑。此前我们在《结构更替、蓄势待发——A股2025年11月观点及配置建议》中指出“逢6逢1的年份是每一个5年规划的第1年,通常五年规划中的重大项目将会落地。因此,基建项目投资有可能会迎来新开工高峰,带来投资端的边际改善”。

2026年是十五五规划的第一年,也可能有诸多重大项目落地。同时。在房地产经历了2~3年的下三年的下行周期之后,当前处在相对较低的销售和新开工的位置,由于明年对于推动房地产健康发展这个目标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因此明年推动房地产走向高质量健康发展的政策力度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大,推动房地产在低基数的背景之下企稳回升。因此2026年仍然可能会形成小幅度的房地产和基建的共振,推动投资的需求侧边际改善。
五年前的2021年,由于双碳目标的提出,因此在传统能源领域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2016年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的大年,而2026年反内卷的有效性将会不断提升,也形成了在供给端的某种约束,从而构成了需求端和供给侧的共振。因此国内投资相关的大宗商品价格当前处在一个相对低位,未来在需求侧和供给侧共振背景下,有可能会迎来阶段性的反弹。

而全球定价大宗商品,以工业金属为代表,受到全球需求影响,其中美国经济和货币政策的较大。美国的经济政策与其总统选举有关,因此呈现四年周期,工业金属价格往往在美国总统选举年份处在底部,如2008年,2012年,2016年,2020年,2024年,而在美国总统就职后进入上行周期,到中期选举的年份,如2010年,2014年,2018年,2022年见到相对高点,此后进入下行周期。我们认为这种周期规律的背后,是美国新总统就任开始,实施选举时的政策承诺,到中期选举年,要动用总统权力进一步发展经济,以期获得更多选民支持。这个阶段,工业金属价格呈现攀升的态势。
而2024年,工业金属整体处在相对低位,2025年呈现中枢抬升的态势。目前,LME铜价已经创出历史新高,LME铝价格也创下2022年以来的新高,基本符合四年周期的历史规律。
因此,中国五年周期和美国四年周期形 成叠加,2026年将会形成20年一遇之中美共振之年。

不考虑美国政治周期,中国“逢6逢1”的年份,往往表现最好的行业是以石油石化、银行、食品饮料、钢铁、煤炭、有色、建筑装饰、基础化工、建筑材料,这些行业与投资相关度高,被称为周期股或者“顺周期”行业。除了银行和建筑的业绩与PPI和商品价格没有直接关系外,其他行业都是与PPI和商品价格高度正相关。

我们以石油石化、银行、食品饮料、钢铁、煤炭、有色、建筑装饰、基础化工、建筑材料9个行业构建顺周期指数,顺周期指数上涨,且涨幅超过WIND全A指数,出现在2006~2007年,2010~2011年,2016~2017年,2020~2021年。总体来看逢1逢6的年份,无一例外都是顺周期大年。

结合财务指标,我们观察顺周期指数(除银行)的供需和库存表现,可以发现盈利筑底改善在2006年、2009年、2015年、2020年,即顺周期开启前夕左右,当前顺周期板块净利润同比降幅持续收窄、毛利率TTM边际修复;供给筑底阶段,即在建工程、资本开支负增阶段在2009~2010年、2015~2016年、2020~2021年,而当前顺周期板块供给持续收缩,在建工程增速持续下行,资本开支延续负增。

综合以上信息,2026年形成中美共振,需求侧和供给侧共振,国内国际定价大宗共振(铜钢共振)的概率非常高,因此2026年演化为顺周期大年的概率非常高。从顺周期指数相对WIND全A的比值走势来看,当前类似在2015年底(当时市场重仓TMT),2020年底(当时市场重仓核心资产),但在2016年和2021年两会后,风格都切去了顺周期。
那么顺周期行业内部如何选择?
周期股表现跟价格涨幅有关,而价格往往受供应端的影响更大,目前影响供应的最重要因素是反内卷政策,哪个行业反内卷力度越大则弹性越大。在无法提前预知反内卷力度的背景下,我们只能根据资本开支、在建工程增速来判断供应情况,目前来看,基础化工、钢铁、有色和建材是更好的选择。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个视角是自由现金流的视角,考虑市值后计算自由现金流收益率,目前的价格水平下,自由现金流收益率越高越值得投资,那么在这个维度看,石油石化、钢铁、食品饮料、建材和有色是更佳选择。
综合以上两个因素,有色、钢铁、建材是当前可以考虑布局的顺周期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