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妈,那个马云最信任的男人

2025-10-05 23:26:1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牛刀商业评论

吴妈,那个马云最信任的男人

文 丨牛刀商业评论 萧哓

“阿里的改革不是‘外科手术’,而是要重塑‘生长基因’。”

2025年云栖大会上,吴泳铭站在聚光灯下,这句关于阿里转型的表述,既是对其两年改革的总结,也为外界解读这家互联网巨头的变革提供了关键钥匙。

时钟拨回到2023年秋,他临危受命执掌阿里时,这家企业正深陷 “增长失速” 与 “组织臃肿” 的双重困局。

两年后的今天,9963.47亿元营收(同比增 5.9%)、1259.76亿元税后利润(同比增76.6%)的财报数据,勾勒出转型的初步轮廓。

但正如吴泳铭在云栖大会上坦诚的 “改革深水区没有标准答案”,核心电商增速趋缓、业务协同不足等问题,仍在考验着他 “拆分革命” 的成色。

“拆分革命”:阿里破局的三大范式突破

在阿里的故事版图里,吴泳铭始终是那个带着独特注脚的人物。

他不仅是马云最早的技术信徒,更以 “阿里技术初代拓荒者” 的身份,在互联网浪潮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这段影响深远的传奇,竟缘起于1996年《钱江晚报》角落一则不起眼的招聘广告。

这段始于招聘广告的渊源,不仅奠定了吴泳铭 “马云技术追随者” 的初始定位,更埋下了他日后深度参与阿里技术架构搭建、直至执掌集团的伏笔。

当吴泳铭以“1+6+N”拆分战略为阿里按下转型键时,外界多将其视为应对增长失速的 “应急手段”。

但从2025年财报数据与业务演进逻辑来看,这场以“拆”为核心的改革,实则是对互联网巨头组织模式、技术转化、业务布局的三重范式重构。

它不仅激活了阿里的个体业务动能,更重新定义了大型科技企业在成熟期的破局路径。

吴泳铭推动的“1+6+N”拆分,绝非简单的业务分拆,而是对阿里“大集权”架构的根本性颠覆。

过去阿里以集团为核心分配资源,业务线如同“依附主干的分支”,创新活力被层级壁垒压制;拆分后,阿里云、菜鸟、淘天等六大板块成为独立运营主体,拥有自主决策、融资与上市的权限,形成 “联邦制” 生态。

这种变革的价值,远不止于毛利率提升3.2个百分点的表层成果。

从行业视角看,这一模式打破了“规模越大越僵化”的巨头魔咒。

菜鸟独立后快速推进上市,市值突破3000亿港元的同时,其全球物流网络的建设速度较集团管控时期提升40%;阿里云通过100亿元独立融资,引入外部资本加速技术迭代,2025年政企客户增速达25%,远超拆分前水平。

更关键的是,资源壁垒的打破让业务线获得“战略自主权”,淘天集团研发投入占比从8%跃升至12%,自主推进“AI电商”改造,这种“决策权下沉”带来的灵活度,正是传统集权架构下难以实现的。

吴泳铭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没有试图用“管理优化”修补旧体系,而是直接用“生态化重构”激活组织基因。

作为阿里“十八罗汉”中少有的技术型管理者,吴泳铭对技术的理解远超“砸钱做研发”的传统思路。

2025年超1500亿元的研发投入、80%流向AI与云计算领域的资源倾斜,背后是他对“技术商业化闭环”的精准把控。

在外界看来,阿里技术投入常陷入 “重研发轻转化” 的陷阱,专利数量虽多却难以落地;而吴泳铭主导下,技术研发始终围绕 “业务痛点” 展开,形成 “研发 - 落地 - 迭代” 的正向循环。

通义千问大模型的演进路径最具代表性,其4次迭代均紧扣电商、工业等核心场景,而非追求 “技术参数领先”。

在电商领域,大模型重构智能客服体系,将用户咨询响应时间从10秒缩短至2秒,转化率提升15%;在工业场景,通过AI质检技术帮助合作厂商降低不良率30%,实现“技术输出即商业收益”。

这种“技术反哺业务”的逻辑,让阿里云智能板块营收增速从12%提升至18%,也彻底改变了外界对阿里“技术虚胖”的认知。

吴泳铭的突破在于,他将阿里的技术基因从“成本中心”转化为“利润引擎”,为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提供了可复制的“商业转化范式”。

在互联网行业“唯规模论”盛行的背景下,吴泳铭的 “业务减法” 显得尤为清醒。

剥离本地生活到家业务股权、减持Lazada股份,这些动作看似“收缩战线”,实则是对阿里“核心能力边界”的重新定义。

此前,阿里试图通过“全品类覆盖”抢占市场,却导致资源分散,本地生活业务常年亏损、Lazada在东南亚陷入价格战泥潭。

而吴泳铭的战略取舍,遵循“是否匹配核心能力”的唯一标准:保留并强化速卖通的跨境供应链能力,因其与阿里电商基因高度契合;放弃本地生活到家业务,因其需线下履约能力与阿里优势错位。

这种 “聚焦核心” 的战略,带来的不仅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加400亿元的财务改善,更重塑了阿里的业务竞争力。

速卖通在资源倾斜后,通过优化跨境物流与支付体系,增速从18%回升至25%,在欧美市场的订单量同比增长35%,成为真正的“跨境支点”。

而高德地图与本地生活到店业务的协同,让到店交易额增速突破30%,证明“聚焦优势”远比“盲目扩张”更有效。

吴泳铭用行动证明,对于成熟期的巨头而言,“知道该放弃什么” 比 “知道该做什么” 更重要,他的业务减负,本质上是对“规模优先”传统战略的纠偏,为行业提供了“能力驱动型”布局的新参考。

从组织、技术到业务,吴泳铭的三大改革举措看似独立,实则形成闭环:组织拆分赋予业务线自主决策权,技术聚焦为业务提供创新工具,业务减负让资源向核心能力集中。

阿里改革深水区的三重未解难题

当吴泳铭的“拆分革命”为阿里带来利润激增76.6%的亮眼成绩时,转型深水区的暗礁也逐渐浮现。

2025年财报数据与业务动态显示,核心电商失守、协同机制失灵、国际化乏力三大难题,正成为制约阿里从“拆分破局”走向“持续增长”的关键瓶颈。

这些挑战并非改革的“副产品”,而是互联网巨头在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增长”转型中,必然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吴泳铭战略布局中“破”与“立”的失衡。

淘天集团作为阿里的 “基本盘”,其增长乏力堪称吴泳铭改革最大的“软肋”。

2025年3%的营收增速,不仅远低于拼多多40%的狂飙突进,更较自身2023年 10%的增速大幅滑坡,中国电商市场份额从42%降至38%的背后,是吴泳铭“低价心智”战略的深层反噬。

为抵御拼多多的下沉冲击,淘宝特价版用户增速虽达15%,但不足200元的客单价直接拉低了淘天整体毛利率,形成“量增利减”的尴尬循环;而天猫高端品牌流失率同比上升8%,则暴露了“低价战略”与“高端定位”的内在冲突。

当平台一边用低价吸引下沉用户,一边试图维系高端品牌调性时,最终陷入 “低价留不住斑端客群,高端又挡不住低价冲击” 的两难。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吴泳铭的“保基本盘”策略未能触及电商竞争的核心。

拼多多的增长并非仅靠低价,而是依托“农产品(8.020, -0.05, -0.62%)直供+C2M反向定制”重构供应链效率;而淘天的低价更多停留在“流量补贴”层面,未能从源头降低商品成本。

这种“表层低价”不仅难以形成可持续竞争力,反而透支了平台利润空间,与吴泳铭 “保基本盘再谋增长” 的初衷背道而驰。

核心电商的失守,本质上是阿里在“效率竞争”时代,供应链能力与用户需求洞察的双重滞后。“1+6+N”拆分带来的活力释放,正在被日益加剧的协同损耗所抵消。

2025年财报中“六大业务线重复采购成本增加12亿元”“阿里云与淘天技术接口费用上涨30%”的数字,撕开了“联邦制”生态的裂痕。

阿里依靠集团统一管控实现的 “内部协同红利”,正随着业务独立而逐渐消解。

更严重的是战略协同的缺位:菜鸟耗时两年打造的“全球履约网络”,与速卖通的“海外仓布局”因数据不通、利益分配不均,未能形成联动,导致阿里跨境物流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高15%,直接削弱了速卖通的价格竞争力;本地生活与高德地图的流量互通率仅40%,远低于“打通线上线下”的预期,使得到店业务错失增长机遇。

这种“分而不合”的状态,暴露了吴泳铭对大型组织拆分后管理能力的短板。

在推动业务独立时,他未能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既没有明确各业务线的利益共享规则,也缺乏统一的战略协调平台,导致各业务线陷入“各自为战”的局面。

当阿里云开始向淘天收取斑额技术服务费,当菜鸟的物流资源不再向速卖通倾斜时,阿里过去引以为傲的“生态协同优势”正在消失。

拆分的初衷是“激活个体”,但最终却走向“割裂整体”,这成为吴泳铭组织改革中最亟待修复的漏洞。

此外,阿里国际化模糊:“被动防御”下的战略失焦。吴泳铭反复强调的“全球化是第二增长曲线”,在实际布局中却显得模糊而被动。

减持Lazada后,阿里在东南亚市场份额从18%降至12%,被Shopee以 “本地化运营 + 社交电商” 策略进一步压制。

而作为跨境业务核心的速卖通,虽凭借资源倾斜实现25% 的增速,但增长主要依赖“低价促销”,在欧美市场的品牌认知度仍不足5%,远低于亚马逊、Shein 的影响力。

反观竞争对手,腾讯通过投资Shopify切入跨境电商生态,借助第三方平台力量快速渗透海外市场;字节跳动TikTok Shop则依托短视频流量优势,全球GMV 突破2000亿美元,构建起“内容 + 电商”的全新模式。

阿里国际化的困局,在于吴泳铭缺乏清晰的战略定位。

早期淘宝全球购的先发优势,未能转化为持续的全球化竞争力;如今减持 Lazada、聚焦速卖通的调整,更像是 “被动收缩” 而非 “主动进攻”。

既没有像Shein那样深耕细分市场的供应链能力,也没有像TikTok Shop那样打造差异化的商业模式。

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布局,使得阿里在全球化浪潮中逐渐掉队,“第二增长曲线” 迟迟未能真正成型。

国际化战略的模糊,本质上是阿里在全球市场“优势不突出、定位不清晰”的战略失焦。

从核心电商失守到协同瓦解,再到国际化失焦,吴泳铭面临的三重挑战,实则是阿里转型过程中“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个体活力” 与“整体协同”“国内基本盘” 与 “全球新市场” 的深层博弈。

这些难题的破解,不仅需要战略调整,更需要吴泳铭在“破”与“立”之间找到新的平衡:既要保持拆分带来的创新活力,又要重建有效的协同机制;既要守住柄内电商基本盘,又要在全球市场找到差异化竞争力。

对于阿里而言,转型深水区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而吴泳铭能否交出满意答卷,将决定这家互联网巨头能否真正穿越周期,开启新的增长篇章。

结束语

对于吴泳铭而言,未来的挑战不仅是守住现有成果,更要在“破”与“立”之间找到平衡。

既要保持拆分带来的创新活力,又要重建协同;既要守住柄内基本盘,又要打开全球市场。

这场跨越周期的改革,考验的不仅是战略智慧,更是长期主义的耐心。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美战争部长呛“不爽就滚”!第二位4星上将不干了
  2. 大唐第一墓志铭,写的竟是一个骗婚穷小子
  3. 科学界悲剧:500年古松林灭绝
  4. 全球紧盯11月5号!“黑天鹅”降临之日?
  5. 胡人真是开放啊
  6. 高市早苗布局新班子:或起用前首相
  7. 传习欲见胡锦涛遭拒 汪洋代传“八句话”句句当头棒喝
  8. 北京消费断崖式下滑,人民日报喊话不要否定经济形势
  9. 盘点:日本准首相高市早苗“对中立场超强硬”
  10. 川普和梅拉尼娅参加美国海军250周年庆典
  11. 扎波罗热核电站断电
  12. 柬埔寨“中国城”大暴动 诈骗园区上百员工暴力造反
  13. 政府关门=DOGE 2.0!川普“公务员裁员”逼降息?
  14. 华男离婚失控 捅死岳母重伤小舅子后纵火 导火索是…
  15. 大会开完,美军高级将领接连请辞
  16. 留学生家长“段位”排行榜曝光
  17. WSJ:中国经济有2大致命问题 坏消息将不断出现
  18. 逛省城: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
  19. 超30万委内瑞拉人,危险了!
  20. 环保少女怨牢房有臭虫!以色列揭笑容满面照
  21. 美国再出手!拟对意大利面课征91.74%关税 原因曝光
  22. 富豪出身 “捷克川普”胜出 欧洲将组“挺俄三人帮”
  23. 18亿上诉驳回,宗馥莉迎来接班后最凶险一战
  24. 海派山水30幅,大气磅礴
  25. 沈舟:中共军队在朝鲜战场如何被打懵(三)
  26. 分析师惊人语:AI泡沫比当年互联网泡沫大17倍
  27. 白宫顾问:若川普认定谈判无进展 将开始裁员
  28. 美将公布新战略,东亚防线是否纳入台湾?
  29. 外星智慧就在地球 人类在失去智能统治权?
  30. “我村打三四针的60几岁老人基本死光”大陆民众感叹
  31. 俄军外援再加一!美国务院:古巴派5000兵赴乌作战
  32. 馆长直播喊“斩首总统”刑事局依法处理
  33. “环保少女”被曝遭以军虐待,以外交部狡辩
  34. 川普对内塔尼亚胡爆粗:我不知道你为啥总他妈地…
  35. 日漫Coser遭上千人批斗 辱骂扯发吼“共产党万岁”
  36. 越南三季度GDP同比增长8.23%
  37. 人生永不迷茫 日本商圣的11句名言
  38. 诺贝尔医学奖揭晓 美日三学者共享殊荣
  39. 彭博:中国考虑向美国投资$1万亿 换撤销国安限制
  40. 湖北轿车失控横扫地摊致5死8伤 司机被捕 现场惨况曝光
  41. 谁将在本周三收到全美10月首批社保金?
  42. 国庆“硬通货”悄悄卖爆
  43. 女性观众称在太湖湾音乐节被安检强制脱衣
  44. 歼-35生产机库曝光,三大核心技术公开
  45. 大S生日,阿雅发文悼念
  46. OpenAI一举一动都能“呼风唤雨”
  47. AMD股价飙升26%
  48. 高性能鼠标可用来监听用户
  49. 纽森签署AB1340 80万网约司机可组工会
  50. 大多数雌性也会绝后?
  51. 秋天的味道
  52. 这场血腥战争,终于要打不下去了
  53. 至少149万亿海外资产曝光,全球透明大时代到来
  54. 妮可基德曼的神仙爱情以“精确计算”的方式落幕了…
  55. “医疗金融产品”恐有债务陷阱
  56. 一个时代谢幕!美国药店巨头宣布 关闭全美门店
  57. 婴幼儿难逃活摘魔爪 香港议会议长:必须消灭中共
  58. 港媒:美国越来越战狼 中国外交却转向温和
  59. 两个国庆节我与轮椅叶太
  60. 吴妈,那个马云最信任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