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柯克之死将促全球保守力量大团结
2025-09-22 12:25:5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美国保守派青年领袖查理‧柯克(Charlie Kirk)的追悼会9月21日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州农体育场”(State Farm Stadium)举行。美国总统川普及内阁要员都亲临现场并致词。警方估计有逾10万人出席,但实际到场人数超过20万人,且以年轻人居多。
观察家分析,柯克之死会刺激美国拥抱保守主义,变成一场社会运动。柯克的影响力会像涟漪效应,牵动全球的保守力量大团结。台湾有政党想催生“台湾转折点”,这对政治非常冷漠的年轻人,会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跟方法。
柯克之死将促进美国拥抱保守主义
美国保守派意见领袖、川普总统的忠实盟友柯克10日遭枪击身亡,在21日的追悼会上,总统川普称柯克是“伟大的美国英雄”、“为自由牺牲的烈士”,帮助团结了“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
川普总统讲述他眼中的查理‧柯克:“他是一位拥有高尚精神、崇高目标的传教士!他有一颗伟大的心!”
柯克遗孀艾瑞卡‧柯克(Erika Kirk)在台上致词时强调,丈夫一生的使命是帮助年轻人脱离怨恨与愤怒,而凶手正是他希望拯救的对象。她同时表示,自己已选择原谅枪手,“仇恨的答案不是仇恨。”全场数万观众为之动容,起立为她鼓掌,也有很多人感动落泪。
现场,艾瑞卡也宣布,她将接任丈夫创立的组织“美国转捩点”(Turing Point USA)的执行长,承诺会扩展数千个新的分会与各项活动,并持续推动柯克未竟的理念。

对于柯克的骤逝,台湾政经评论家吴嘉隆接受大纪元访问时表示,查理‧柯克遭暗杀和早期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被暗杀很类似,当年民权运动反而得到很大的进展,这一次的情况非常相似。
吴嘉隆认为,柯克的死亡将点燃保守主义在美国的复兴,算是卷土重来,会刺激美国拥抱保守主义,变成一场社会运动。
资深媒体人陈薇羽近日在她创立的《薇羽看世间》频道中表示,柯克生前影响无数人,死后也唤醒了无数人。他的遗孀艾瑞卡,在全美国纪念她丈夫的同时,凭借信仰的力量,给了所有人最大的安慰。
吴嘉隆表示,柯克十几年来单枪匹马对抗左派在大学校园铺天盖地而来的浪潮,他今天的死,也才引起了美国强烈的追悼跟支持。现在人们发现我们不能只是单纯支持言论自由,而且还要反对“政治暴力”,还要进一步去推广保守主义的价值观。


多国集会悼念柯克 促全球保守力量将大团结
柯克遭枪击身亡,全球关注。三年前(2022年)柯克曾在接受新唐人采访时直言,中共是美国的最大威胁。今年4月,他在X平台发文说,川普政府正在带领世界对抗共产中国。
柯克生前曾批评中共极权、反非法移民等言论被翻出,引起大众共鸣。他在犹他州校园遇刺身亡后,美、英、澳、加拿大等多个民主国家,都陆续举办游行与追思祈祷守夜活动。
综合法新社和路透社报道,9月13日英国首都伦敦一场由极右派人士汤米‧罗宾森(Tommy Robinson)发起的“团结王国”(Unite the Kingdom)游行活动,吸引11万人响应参与。罗宾森表示,此次游行活动是为守护英国传统与文化而战,整个活动也同时向遇害的美国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致敬。
9月21日,英国各地人士也在伦敦海德公园聚集,为查理‧柯克举办悼念及守夜活动。同一天,加拿大温哥华晚间七点在Aberdeen社区公园也举办查理‧柯克烛光追思会。

此外,西班牙保守派政党“呼声党”(Vox)领袖圣地牙哥‧阿瓦斯卡尔(Santiago Abascal)在追思会上领唱西班牙军歌,悼念遭枪杀的美国青年运动家柯克。法国在野阵营“国民联盟”也在会议上为此哀悼,吸引支持者在外聚集发声,担忧“言论自由”遭受威胁。
柯克遇刺前一个星期,曾首次到韩国、日本进行亚洲巡回演说。当柯克受邀到韩国首尔出席该国保守派论坛“Build Up Korea”时,发表了反共产主义等议题的演说,他在会上呼吁拥有5000多万人口的韩国站起来对抗极左分子,保护自身免受中国共产党的威胁,他表示,韩国人民有责任阻止自己的国家“消失”。
社交媒体的影片显示,韩国社会也响应悼念游行,大批民众上街高喊“我们都是柯克”(We are Charlie Kirk),并高举“中国免签入境=安全威胁”(Chinese No-Visa Entry=Security Threat)等标语,相关影片在X、Threads等平台疯传,掀起热议。
对此,台湾国防大学政战学院前院长余宗基对大纪元表示,柯克被刺杀之后,他的影响力就像Ripple Effect——涟漪效应一样,全球都被牵动,也造成保守力量的一个大团结。
“他强调要凝聚美国的团结,而不是像共产极权及激进的左派路线,都是在社会国家制造分裂、制造动乱。现在很多年轻人陆陆续续重新回到教堂,都是受到柯克的精神感召。”
余宗基认为,柯克创立的“美国转折点”(Turning Point USA),其实是在疗愈社会的分裂,凝聚社会国家的团结,只有这一些价值守住了,美国才能够避免共产主义的渗透,尤其是现在激进的左派路线。
催生“台湾转折点”针对年轻人冷漠症
在台湾,外交部长林佳龙也发文向柯克的家人致上哀悼,表达柯克的骤逝是民主社会的损失,同时,外交部谴责任何形式的政治暴力。
同样是柯克9月21日追悼会的这一天,在台湾的台北市西门町,由台联党与福和会、西门町台独旗队、台湾国、台湾保守主义学会等组织,共同发起向柯克致哀的活动,现场聚集约300名民众参与致意。西门町是一处台北市年轻客源和国际观光客最多的景点。
台联党主席周倪安表示,柯克生前创立“美国转折点”组织,唤醒了一代美国人,台联党对此精神相当敬佩,将邀集相关右派的有志之士,催生“台湾转折点”(Turning Point Taiwan)。
前民进党主席林义雄之女林奂均则表示,台湾作为民主自由国家,却不了解柯克这位自由英雄离世的意义,相当可惜,这是因为台湾媒体观点多受中共或极左派外国媒体影响,期待台湾年轻人也要有Turning Point来了解政治真理。
余宗基谈到,台湾现在就是因为中共红媒的渗透而产生不同的同温层,所以如果把柯克“你不接受我的观点,请证明我是错误?”这样一个机制引进到台湾大学校园,扩大它的影响力,让年轻人愿意跳出他的同温层,然后对于怎样去看待中共对台湾的威胁,两岸的未来,大家来辩论,这是解决台湾不同的同温层,彼此之间不愿意沟通,不愿意意见交流,非常重要的一种新文化。
余宗基认为,透过这种面对面的沟通,可以让很多先前参与过大罢免的年轻人能够为国家做一点事情。这样的一个“台湾转折点”,让年轻人有一个为台湾奉献心力的舞台,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青年来关心政治,否则现在充斥中共认知作战假信息,让年轻人对政治非常冷漠,“台湾转折点”会是一个对症下药非常有效的手段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