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股市复牌暴跌超10% 市值蒸发逾900亿
2025-09-09 15:25:2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2025年9月9日,中芯国际(688981)复牌低开逾11%,市值一天就蒸发了800亿元(人民币,下同),这源于前一日晚间公布的收购计划。另据报,因良率持续偏低,投行摩根士丹利将中芯国际2025至2027年AI GPU业务收入预估大砍超过五成。分析认为,短期内不能显着改善良品率,该股恐难摆脱“规模增长但效益停滞”的窘境。
忧收购后股权稀释 中芯国际股价不增反跌
中国芯片代工龙头企业中芯国际(688981.SH)9月9日首日复牌大幅低开,一度重挫11.12%,这令该公司市值一天就蒸发了800亿元。
截至收盘,中芯国际暴跌10.26%,报102.99元,市值较上一个交易日蒸发约930亿元。
前一天晚间,中芯国际宣布拟以每股74.2元发行新股,收购其控股子公司中芯北方49%股权。发行价较停牌前折让约35%,华尔街日报认为,这引发股权稀释疑虑,至第二天股价大跌。
中芯国际停牌前估值处在历史高位,就在停牌前一日一度达到历史最高的119.22元。但是,中芯国际此次定增发行价为74.2元,较停牌前显着折价。
公告显示,此次定价是依据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中,该股92.75元均价的80%。也就是说,该公司此次定增的折价率为20%。相较于该股票收盘价114.76元的价格,74.2元的定增价,相当于折价35.3%。
根据披露,此次收购中芯北方,是中芯国际上市以来的首笔收购。出售方为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亦庄国投、中关村发展、北京工投等5家股东。中芯国际希望收购后全资控股中芯北方,整合12吋晶圆代工产能。不期股价不增反跌。
摩根士丹利财测报告 大砍中芯国际预收逾五成
另据Wccftech科技媒体9月6日报 ,投行摩根士丹利(大摩)最新财测报告显示,因良率持续偏低,该行将中芯国际2025至2027年AI GPU业务收入预估大砍超过五成。新预测显示,中芯AI GPU收入将分别为5,850万元、9,400万元及1.36亿元人民币,远低于先前预期的1.46亿元、2.12亿元及2.87亿元。
摩根士丹利指出,中芯国际目前主要代工华为Ascend 910B晶片,每月产能约7,000片晶圆,良率仅约30%;2026年将转向双晶粒设计的910C晶片,但单片12吋晶圆仅能切割出39颗910C,较910B的78颗减半。报告预估,2027年中芯AI晶圆月产量最多可提升至1.8万片,良率最高可望达70%。
报告同时显示,华为910B晶片单价约5万元人民币,而910C达11万元,后者包含两颗910B晶粒及封装成本。以此计算,中芯AI GPU业务在2025年至2027年间的利润将分别约为5,850万、9,400万及1.36亿元人民币。
良率瓶颈主要来自美国制裁下的设备限制。中芯国际无法取得荷兰ASML最新EUV光刻机,只能依靠DUV多重曝光技术实现7奈米制程,导致制程步骤繁复、成本上升且良率难以提升。
中芯国际仍将受制于技术瓶颈
虽然中共政府已透过“大基金”三期注资逾3,440亿元人民币,并推动“备胎计划”力争2028年前AI晶片自给率达70%,但短期内,中芯国际的产能与收益成长仍将受制于技术瓶颈。
有分析认为,中芯国际此次股价暴跌,一方面显示出市场对股权稀释的担忧,同时也是市场对其良率低迷与盈利能力不足的折射。AI GPU业务良率仅约三成,意味着其单位成本远高于国际竞争对手,在售价无法同步提升的情况下,毛利率将长期受压。
若短期内无法显着改善良品率,该股恐难摆脱“规模增长但效益停滞”的窘境。
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纯晶圆代工厂,也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提供0.35微米到28纳米8寸和12寸芯片代工与技术服务,实际控制人为中共国务院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