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墙必看】周六晚北京购物中心像“鬼城”
2025-09-09 08:25:35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大纪元每天为读者梳理翻墙必看的文章:
1.永旺北京丰台购物中心黄金时段如“空城”
本月,日本零售巨头永旺集团在北京的最后一座大型购物中心——“永旺梦乐城北京丰台购物中心”正式结束运营,这不仅标志着一个商业品牌的落幕,也带走了一代人关于消费与生活的集体记忆。近日,一位北京博主实地探访了这座即将谢幕的商场,记录了它在黄金时段冷冷清清的最后时光。
2.上海一麦当劳内多人躺卧过夜引热议
不少“流浪汉”在上海麦当劳四平路店里过夜,散发出的脚臭味令顾客不适。该店工作人员回应称,一直存在不文明过夜的情况,大多都是流浪汉。
3.中联部长刘建超下落不明 由副部长接待金正恩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上周访华,参加“9.3阅兵”。中共有关涉朝事务均由中联部负责,金正恩之前几次访华都由时任中联部部长宋涛“全陪”。但现任中联部部长刘建超已经“失踪”一个月,这次是由中联部副部长李明祥陪同习会见金正恩,引发外界关注。
4.浙江休闲服饰三巨头上半年营收暴跌
中国休闲服饰市场曾经的“浙江三巨头”——美特斯邦威、森马服饰和太平鸟,如今正经历经营困境。这三家企业今年上半年的合计净利润仅为4.13亿元(人民币,下同),远远落后于运动品牌龙头企业。近日,美特斯邦威创办人周成建在直播跳团舞揽客,观看人数达20万人,但曾经的“休闲服巨头”仍难抵发展颓势。
5.A股全线下跌 两市成交额萎缩逾3000亿元
9月9日,A股全线下跌,三大指数集体下挫,沪深两市成交额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3000亿元人民币。
6.习家拉拢红二代 合照流出 刘源缺席引猜测
北京当局9月3日在天安门举行阅兵,百余名中共“红二代”大合照及相关视频流出,照片显示中共党魁习近平胞弟习远平是召集人;视频显示陈毅之子陈昊苏现场赞阅兵,有网民叹红二代彻底堕落。不过分析认为,邓朴方、刘源、胡德平等红二代核心人物缺席,很可能是对这次活动有所抵制。
7.北京制裁日本华人议员 日政府称“不可接受”
日本参议员石平(Seki Hei)因长期在台湾、新疆、香港等问题上发表批评中共的言论,中共周一(9月8日)宣布对他进行制裁。此举引发日本政府强烈抗议,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打压。
8.中共惧怕神韵 法轮功学员看神韵信息遭判刑
近期,大陆法轮功学员观看神韵信息遭判刑的消息被曝光。观察人士认为,这是中共惧怕神韵的影响力。中共把迫害法轮功也延伸到海外,大搞跨国镇压,以法律战和抹黑宣传攻击神韵。
9.中国银行前副行长林景臻落马 上周传出失联
近日被传失联的中国银行前副行长林景臻落马。林景臻今年初辞去中国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等职,他在中国银行任职至少37年,曾分管国际、公司、个金等多个核心部门。
10.【内幕】中共权贵“150岁工程”的操盘手
9月3日北京阅兵当天,中共党魁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前往阅兵现场的途中,谈到“器官移植”“长生不老”“活到150岁”等话题,震惊全球。许多人想到2019年大陆微信上疯传的一条广告,介绍中共301医院可将中共领导人寿命延长至150岁的“981首长健康工程”。而这个源于中共领导人保健需要的981工程,过去20年间,以军方“白手套”的方式扩张。
11.中国海外人权律师联盟针对中共窃国行径的声明
2025年9月3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劳民伤财的阅兵仪式。然而,种种历史事实(证据)表明: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主要军事活动是在敌后开展游击战、扩大地盘和建立其根据地,尽管其在倡导和政治动员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正面战场的主要战斗和战略抵抗,仍是由国民政府军队承担并付出了异常沉重的代价。
12.刺杀川普未遂案开庭 法院遴选陪审团成员
周一(9月8日),美国总统川普刺杀未遂案在佛州联邦法院开始遴选陪审团。嫌疑人瑞安‧鲁斯(Ryan Routh)被控于2024年9月在佛盅眺棕榈滩的高尔夫俱乐部企图刺杀当时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川普,此案备受瞩目。
13.掸封尘:中共九三阅兵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中共九三阅兵搞了一组空中梯队,空中梯队之一,是三架直升机分别悬挂一个条幅,其中一个条幅写的是“人民必胜”。如果说,抗日战争“准汉奸”中共“纪念抗战”是对抗战历史的侮辱,那么,“人民必胜”这四个字,无疑是对中国人民第N次的欺骗。
14.A股上涨又暴跌 专家:散户应警惕政策操控
中国股市今年以来一路上涨,融资融券余额突破历史新高,但近日出现暴跌,凸显政策操控与市场风险并存。专家指出,这场繁荣更多的是政治需求下的假象,缺乏实体经济支撑,最终散户或将成为最大牺牲品。
15.中国夫妇赞“加拿大人简直太好了” 帖子走红
中国一对年轻夫妇在Reddit论坛上详细描述了他们在加拿大安省之行,该帖子迅速走红,收获近3,000个赞和超过260条评论。他们写道:“加拿大人简直太好了!”并表示此行是为了考察加拿大是否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