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不足十米高,能抵御什么?专家:让胡人陷入绝境
2025-09-09 14:26:0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三立新闻网

万里长城不仅是世界瞩目的文化遗产,更是古代军事防御的象徵。(图/维基百科)
长城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不仅是世界瞩目的文化遗产,更是古代军事防御的象徵。然而,许多游客亲眼见到长城时,往往心生疑问:这座平均高度不足十米的城牆,真的能发挥有效的防御作用吗?专家指出,长城的战略价值并不单纯在于高度,而在于它对敌人战术的限制与对资源的切断。
北方胡人威胁 边境百姓苦不堪言
在秦朝以前,北方游牧民族胡人以骁勇的骑兵著称。他们长年以牛羊为食,善于在草原上机动作战。随著草原资源逐渐匮乏,胡人不断南下掠夺粮食与财物,甚至掳掠妇女。
儘管秦国兵力庞大,仍难以彻底消除胡人威胁,因为胡人擅长“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这使得边境百姓长期生活在恐惧之中。
秦始皇筑长城 以守为攻
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命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花费九年建成万裡长城。当时长城高度并不如现今所见般雄伟,这也引发一个疑问:若城牆太低,如何能阻挡骑兵冲锋?
专家解释,长城真正的战略目的不是挡住所有敌人,而是“瓦解胡人骑兵的优势”。马匹难以翻越城牆,迫使胡人不得不下马作战,这样一来,秦军便能凭藉人数与阵型优势将敌人压制。

万里长城真正的战略目的不是挡住所有敌人,而是“瓦解胡人骑兵的优势”。(图/维基百科)
切断资源 让胡人陷入困境
长城的另一个作用,是彻底改变胡人的生存环境。长城以北气候严酷、土地贫瘠,不利于农耕;而南方则粮食充足。以往胡人往往在冬季前南下劫掠,补充粮草度过寒冬。
长城建成后,这条路径被彻底切断。缺乏粮食支援的胡人,在严寒中难以维持战力,逐渐衰落。长城不仅削弱了他们的军事实力,更从根本上动摇了其族群的生存基础。
长城的军事智慧与历史意义
虽然长城并非坚不可摧,但它透过战术限制与资源控制,让秦国取得长期优势。随著胡人势力削弱,秦国得以在相对安定的边境环境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