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持股英特尔 将如何影响美中科技竞争
2025-09-09 12:25:31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英文大纪元记者Terri Wu撰文/张紫珺编译)今年8月,美国联邦政府入股芯片行业巨头英特尔(Intel)并取得10%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这一交易引发了投资者和观察人士的关注。总部位于加州圣克拉拉(Santa Clara)的英特尔,曾经是全球领先的微芯片制造商,多年来,其一直在努力跟上竞争对手的步伐,它所处的产业对于确保美国保持在科技和军事上的主导地位至关重要。
尽管政府所持有的股权属于被动股权,即无投票权的股份,但对英特尔公司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些人认为,这笔交易相当于政府干预私营部门,甚至表明美国正在从自由市场转向国家资本主义。
对于将此次政府入股比作社会主义的说法,川普政府的官员们进行了反驳,表示这次交易将提升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领导地位。
专家告诉《大纪元时报》,这笔交易是华府加大力度赢得中美科技竞赛的更广泛趋势中的一环。
至于如何界定这个趋势,到底它是属于国家资本主义还是其它什么主义,专家们存在分歧。尽管如此,他们一致认为,面对一个不遵守既定贸易规则的政权所主导的经济体,美国此举实属必要之举。
专家表示,华盛顿无法仅仅通过限制北京获取美国先进技术的渠道来赢得这场科技竞赛。美国同时也需要对中共的经济模式施加压力。
多年来,中共政权凭借其过剩的制造业产能,向全球市场大量输出廉价产品,从中获取经济利润用于发展科技。
专家表示,由于中共仍然在利用窃取的技术,以及继续通过出口获取资金,美国在科技竞赛中取得领先优势的窗口期已然缩短。
英特尔的战略价值
根据美国政府与因特尔公司达成的协议,美国商务部将根据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向英特尔公司提供的111亿美元拨款,转换为无投票权股份。此外,如果英特尔决定在五年内将其在芯片制造或代工业务中的持股比例降至51%以下,美国政府有权再收购5%的股份。这就是“代工条款”(foundry clause)。
此前,联邦政府也曾经收购过美国的私营企业,但通常是在紧急情况下进行,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或在新冠病毒(COVID-19,中共病毒)疫情期间。
而英特尔当前所遇到的困境,并不是市场的大环境造成的,而是不良的管理决策所致。

在过去,由于寄希望于个人电脑芯片,英特尔公司错失了移动手机芯片的市场。如今在先进人工智能(AI)芯片领域,英特尔也是迟疑不决。这些决策最终导致该公司在7月份宣布,将在今年年底前裁员2.4万人,占核心员工总数的25%,并产生20亿美元的重组费用,令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亏损30亿美元。
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欧洲政策分析中心(Center for European Policy Analysis,简称CEPA)杰出研究员、专注科技领域的前外交官詹姆斯‧刘易斯(James Lewis)将华盛顿这一次的新做法称为“国家资本主义”(state capitalism)。
他告诉《大纪元时报》,英特尔并没有获得新的资金。另外,美国政府在没有获得董事会席位的情况下入股英特尔,这并不能真正帮助公司解决问题。
然而,总部位于加州的独立经济智库米尔肯研究所(the Milken Institute)首席经济学家、咨询公司“全球经济顾问”(Global Economic Advisors)负责人李威廉(William Lee)则认为,现在就断定这是国家资本主义还为时过早,因为英特尔是一个特殊案例,政府所持有的股权是被动股权。
李威廉将这种方式描述为一种“将经济资产包含在内的国防战略”。
“中共对美国的攻击很可能与网络、软件和科技相关。”李威廉向《大纪元时报》表示,“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想要拥有自己的科技产业。因为那里将成为战场所在。”
8月27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接受福克斯商业新闻(Fox Business)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球绝大多数先进芯片都在台湾制造,这构成了“自阿拉伯石油禁运以来我们从未见过的国家风险”。1973年阿拉伯石油禁运的危机导致美国出现严重的能源短缺,并引发了全球经济衰退。
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英特尔具有独特的价值,因为它是唯一一家拥有先进芯片设计和制造能力的美国公司。
芯片供应链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设计(design)、晶圆生产(wafer production),以及测试和封装(testing and packaging)。
英伟达(Nvidia,辉达)是一家总部位于加州的跨国科技公司,而AMD(全称为Advanced Micro Devices,超威半导体)是另一家总部位于加州的跨国科技公司,这两家公司加上英特尔,被称为全球芯片行业三巨头。英伟达和AMD都严重依赖台湾生产芯片,而英特尔则不一样,在美国拥有自己的工厂,掌控了芯片生产的所有环节。此外,英特尔还在中国、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设有测试和组装工厂。
位于台北的台湾人工智能实验室(Taiwan AI Labs)创始人、人工智能领域资深从业者杜奕瑾(Ethan Tu)向《大纪元时报》表示,华盛顿此举是“先发制人”,利用国家资本阻止高科技公司的人才和技术转移到其它对手国家。

杜奕瑾表示,英特尔公司仍然掌握着驱动电子系统的“大脑”: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的关键技术。
李威廉也认为,英特尔对美国政府的价值,在于它是美国的“应急储备”或“应急产能”。他表示,如果美国失去台湾的台积电公司(TSMC)的产能,英特尔可以成为美国人才和生产能力的替代来源。
一笔独特的交易
8月初,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因涉嫌与中共关系亲近,被川普总统要求辞职。几天后的8月11日,两人在白宫会面。之后,有关美国政府入股英特尔的报道开始出现。此项交易最终于8月22日正式宣布。
同一天,川普总统称,他在与陈立武会面时讨论了政府持有10%股份的想法。
“他过来商量,只想保住自己的工作,最后却为美国带来了100亿美元。”川普总统说道,“于是我们赚进了100亿,我们经常达成这类交易。我还会促成更多这样的交易。”
对于英特尔的这笔交易,投资者的反应是既谨慎乐观,也忧虑不安。
在正式宣布之前的几天里,英特尔公司股价普遍呈现上涨势头。然而,在8月25日具体条款公布当天,股价出现下跌,随后有所回升。
英特尔似乎是一个特例,但据总部位于加州旧金山的创投公司Bastille Ventures的合伙人安德鲁‧金(Andrew King)称,这笔交易仍然“吓得所有人吓得半死”。他还是倡导组织“未来联盟”(Future Union)的主席,该组织提倡私营部门与中共和俄罗斯等敌对国家脱离联系。
安德鲁‧金指出,英特尔需要资金,而政府提供了资金注入,否则该公司可能无法获得这些资金。
然而,他表示,这仍然让华尔街感到“很紧张”,因为如果政府想入股另外一家并不需要资金的公司,公司能说“不”吗?
8月25日,川普总统告诉记者,他希望参与更多类似英特尔这样的交易。第二天,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告诉CNBC记者,政府正在考虑入股国防承包商。财政部长贝森特后来在接受福克斯商业频道采访时表示,政府无意入股不需要资金支持的公司。

政府官员为与英特尔达成的这笔交易进行了辩护。
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Kush Desai)告诉《大纪元时报》,通过将联邦拨款转换为股权,政府“确保纳税人能够从联邦政府为维护我们的国家和经济安全而进行的投资中获得收益”。
国家经济委员会(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主任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表示,与英特尔的交易“非常非常特殊,因为英特尔将获得巨额的《芯片法案》方面的支出”,该公司的股份可能会被纳入即将成立的主权财富基金。
目前,安德鲁‧金认为,这笔交易是一种有趣的做法。他补充说,芯片代工条款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毒丸计划”,可以阻止英特尔剥离其芯片制造业务。
有效打击中共不公平做法
当然,此次英特尔交易并不是政府入股美国私营部门的首例。
今年7月,总部位于内华达州、拥有美国唯一一座在产稀土矿的MP材料公司(MP Materials Corp.)宣布了一项协议,美国国防部将成为其最大股东,并拥有表决权。五角大楼还保证为MP材料公司的稀土元素设定最低保障价格,并为其新建的磁铁工厂提供最低利润保障。
这笔稀土交易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毕竟中共在稀土行业近乎处于全球垄断地位,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美国的私营企业将无法生存。
实际上,当前正在进行的国际贸易谈判中,稀土磁铁已经成为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一个关键弱点。稀土磁铁的强磁场无需外部电源即可运作,是现代制造业和先进武器系统的关键元件。
今年4月,中共禁止出口此类磁铁,导致美国汽车制造商的装配线在5月出现生产放缓甚至停产的现象。此后,北京方面同意发放出口许可证,但是进展十分缓慢。
8月25日,川普总统警告称,如果中共再次限制向美国出口稀土磁铁,他将对中国征收200%的关税。
毋庸置疑,先进的芯片和稀土磁铁都是决定技术领先地位的关键要素。
曾在香港、伦敦和华盛顿工作数十年的中国问题专家廖仕明(Alexander Liao)表示,由于科技竞赛将成为中美实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这种新策略——即美国政府在涉及战略产业的私营企业中持有股权——很可能会扩展到更多的公司和行业。
他说,中美竞争目前正处于关键时刻。他的观点是,一直以来中共维持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式是盗窃技术,并藉由倾销过剩产能产品获取收益,通过这两方面支持其产业政策。
值得关注的是,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关税已经给中共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收紧了中国进入海外市场的渠道。加上出口管制措施,这也给中国科技行业带来了挑战。

中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川普政府第一任期时的贸易战增加了中国科技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造成负面影响。而到了这一任期,川普政府进一步加大了相关打击力度。
廖仕明表示,如果中国科技行业的发展速度能够再保持5到10年,那么即使有美国政府的支持,美国私营企业也可能难以与之竞争。
刘易斯亦指出,中共还是“像以前一样,靠大量窃取技术”来发展本国科技行业。
他表示,尽管中国的科技行业存在“不良投资决策”与“无法创造有利于创新的政治空间”等问题,但在许多科技领域,中共已经是美国势均力敌的竞争者。
刘易斯认为,川普总统正确地认识到了北京当局带来的问题,但还没有采取正确的对策。
安德鲁‧金也认同,政府入股私营企业并非最佳解决方案。“当你介入那些不是业界领导者的公司时,就已经处于劣势了。”他说道。
然而他也承认,这是目前来看最好的选项。
“我的愚见是,当你的竞争对手和具竞争性的地缘政治民族国家使用卑劣手段的时候,你必须动用工具箱里所有可用手段来与之竞争,并获得胜利。”他说道,“这就是我们政府当前正在做的事情。”
原文:How US Government Stake in Intel Will Affect Tech Race With China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