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得多赚得少 中国汽车业7月利润同比降17%
2025-08-28 15:25:4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据乘联分会近期发布的数据,2025年7月中国汽车行业零售同比增长6.3%,利润293亿元,同比降17%,利润率只有3.5%。卖得多赚得少,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乘联数据显示车企卖多赚少
据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公众号数据,7月全国范围内乘用车市场零售总量182.6万辆,同比增长6.3%。2025年以来累计零售1272.8万辆,同比增长10.1%。
在同一时间段内,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总量222.1万辆,创当月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0%。当月全国乘用车生产222.9万辆,同比增长12.1%。此外,1-7月乘用车生产1545.8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3.2%;
但是,这些漂亮的数据背后,利润率却令人担忧,卖车不赚钱,赔本赚吆喝,成为不少车企的常态。
据乘联分会近期数据,7月份中国汽车行业利润293亿元,同比降17%,利润率仅3.5%,环比6月的6.9%下降明显,同比去年7月的4.4%也是下降,达到近期低点。今年1-7月,汽车行业利润2737亿元,同比仅增0.9%,1-7月利润率4.6%,较前6个月4.8%的利润率还是有所下降。
去年年度财报就显示 有车企越卖越亏
通过数据财报我们可以看到,当下中国汽车行业市场虽产销规模强,但盈利能力很弱,利润率偏低,甚至陷入亏损。
根据年度财报,2024年上汽集团营收6275.9亿元,同比减少15.73%;归母净利润为16.66亿元,同比减少8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全年净亏损为54.09亿元。
在新势力品牌中,亏损的也不在少数。蔚来汽车2024年的财报显示,全年营收657.3亿元,同比增长18.2%,交付新车221,970辆,同比增长38.7%,两项数据都很光鲜。然而,全年净亏损达224亿元,同比扩大8.1%,毛利率从18.9%跌至7.6%。
北汽蓝谷旗下新能源品牌极狐,在2024年下半年实现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12月达到1.2万辆新高,但全年净亏损扩大至69.48亿元,毛利率到负值-14.94%,这让厂家陷入越买越亏的尴尬境地。
“恶性内卷”是负向循环的主因
36氪分析认为,导致中国汽车行业负向循环是2023年开始的“价格战”。
2023年,雪铁龙C6率先以9万元的最高优惠发起价格战,随后不少车企跟进,彻底打破了汽车市场生态平衡。
2024年初,新能源龙头车企比亚迪为了冲击销量,直接把秦、宋等产品价格下探,秦PLUS进入8万内,比同级燃油车还便宜。于是,一众新能源品牌纷纷跟进。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此前表示,无底线的价格战和盲目的技术狂飙,正在挤压企业合理利润空间,最终损害产品质量与服务。
他认为,当竞争异化为“以价换量”的零和博弈时,无论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将成为输家。在这样的背景下,车企盈利能力必然下降。
资料显示,大众集团旗下的高端品牌保时捷在2024财年取得了高达400.8亿欧元的营收,同时,其销售利润56.4亿欧元,尽管同比下降22.7%,但保时捷单车利润仍保持高位。这表明,高端化和差异化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毛利率。
多家车企都在不同场合多次反对价格战和“内卷式”竞争,希望通过提升设计、品质和服务,逐步摆脱“低价竞争”的陷阱。但能否如期实现,还得看中国车企行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