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遭遇“过山车” 专家揭市场背后真相
2025-08-28 16:25:3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A股市场近日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过山车”行情,27日超4700只股票集体下挫,成交量飙升创历史新高。AI芯片巨头寒武纪股价一度超越贵州茅台,却迅速引发市场恐慌性抛售。28日股市再度飙涨。
与此同时,近60家上市公司热衷于“以股养股”的投资热潮也引发了业界的深度担忧。专家分析指出,这些异象的背后,不仅折射出中国股市根深蒂固的结构性问题,更暴露了投资者信心脆弱的核心矛盾。
A股遭遇“过山车”凸显不正常和畸形状态
8月27日下午,A股市场上演了一出戏剧性的“冰火两重天”。上证指数盘中一度冲高至3887.20点,随即急速跳水,最终重挫1.76%,险守3800点心理关口。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同样在触及阶段性峰值后迅速变脸,分别下跌1.43%和0.69%。
市场震荡的导火索指向AI芯片龙头寒武纪。该股盘中一度飙升至1464.98元,历史性地超越了长期稳坐“A股股王”宝座的贵州茅台。然而,这一里程碑式的“登顶”时刻,却成为了市场崩盘的信号弹,“茅台魔咒”再次以令人瞠目的精准度得到印证。
8月28日,寒武纪股价再度飙升,收盘价超越贵州茅台,正式登顶A股股王。在股市的狂热追捧下,寒武纪本益比已飙升至595倍,经营风险与潜在泡沫危机也随之浮现。
当晚,寒武纪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价格存在脱离当前基本面的风险,投资者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较大风险。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中国AI算力芯片领军企业,寒武纪去年亏损4.52亿元,8年累计亏损已超54亿元。
对于寒武纪股价超越茅台,时事评论员王赫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指出:“茅台作为中国的第一股,如果说其它股票的股价超过了它,往往来说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这已经成为一种现象。”
他进一步深入分析:“这背后的现象反映了中国股市的不正常和畸形状态。茅台这种股票本身带有很强的政治符号色彩,像茅台这样的消费性白酒类公司能够长期成为股市龙头,说明整个中国股市的基本盘存在结构性问题。”
中国上市公司“炒股成瘾”:虚假繁荣下的隐忧
此外,在中国市场剧烈震荡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不务正业”炒股的现象愈演愈烈。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近60家上市公司公告计划或正在使用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其中利欧股份、方大炭素、七匹狼等公司的投资规模均超过10亿元大关。
这些热衷资本运作的公司主要集中于电力设备、建筑装饰、钢铁等传统制造业。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建筑装饰和钢铁行业长期亏损,尤其是钢铁行业自去年以来亏损加剧,需求持续疲软,盈利能力大幅下降,愈发激烈的价格战导致部分工厂破产。
面对主营业务的困境,一些公司试图通过证券投资来扭转局面。例如,利欧股份就因精准投资理想汽车而获得丰厚回报。同样,七匹狼在2024年通过证券投资获得2.36亿元的非经常性收益,成功掩盖了主营业务的颓势。
然而,并非所有“跨界炒股”的公司都能一帆风顺。其中,方大炭素公司在2022年和2024年的证券投资都遭遇滑铁卢。
“这是个很可怕的事情。中国的很多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手段上市之后,就把股市当成一个套现的机器。它不是把主营业务做好,而是把大量的资金进行金融操作,进入资本市场来进行投机。这样会使上市公司本身的质量越来越差,会使股市的泡沫越来越严重。”王赫对这一现象表达了强烈担忧。
散户不热情:信心缺失的深层解读
对于近期市场表现异常活跃,有分析说,散户投资者主导着中国在岸市场。但其实,很多数据显示,散户参与热情依然低迷不振。
财联社日前报道,散户没有大规模进场,2025年7月新增A股投资者196.36万户,同比虽增长71%,但仍远低于2024年10月与2015年牛市阶段的开户潮峰值。
《第一财经》援引西部证券分析师曹柳龙的分析说,尽管沪指创2021年以来新高,但居民资金尚未跑步入场。散户参与度不及去年“924行情”,距离2015年和2020年牛市也有较大差距。网易则发文指出:“散户真正大规模进场的时候,往往是行情最危险,接近尾声的时候。”
广州自由职业者吴先生的亲身经历颇具代表性,他对大纪元说:“很久没炒过股了,我的经验是股市涨,也不赚钱。股市不好那就亏得多。入股市的原因多数都是想赚快钱,但现实往往不如人意。”
对于这一现象,王赫进行了解析:“中国股市本来是以散户为主的市场,但这些年经历了多次市场调整,散户投资者对股市形成了一种本能的谨慎态度。除了一小部分新入市的投资者,大多数经历过市场波动的投资者已经选择了理性观望。”
中国法律学者陈明(化名)从制度层面深入剖析了问题根源。他对大纪元表示:“中国股市存在结构性缺陷,这些缺陷是内在的和系统性的。2015年的市场调整对投资者信心造成了长期影响,大量散户投资者因此保持谨慎态度。”
他建议投资者:“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理性对待投资决策。”
专家呼吁:正视市场谤本性问题
业内权威人士普遍认为,A股市场巨震更像是多重宏观经济数据和市场预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寒武纪的“一日登顶”与随后的集体跳水,更多是引爆市场脆弱神经的标志性事件。
野村警告,随着股市持续飙升,中国经济在下半年出现走弱迹象,过度杠杆和潜在“泡沫”风险正在积聚。外界关注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企业盈利。
王赫深入分析了政策预期与市场表现之间的复杂博弈:“从政策层面看,维持市场在相对稳定区间运行是基本目标。但市场底部往往与政策预期存在一定脱节现象。”
专家们认为,当前市场面临的挑战远不止技术层面的短期调整,更是投资者信心重建和市场机制根本性完善等深层次问题的集中爆发。上市公司过度依赖证券投资而忽视主营业务发展的“本末倒置”现象,以及“茅台魔咒”等市场异象的周期性重现,都深刻暴露出中国股市在结构优化和制度建设方面仍存在巨大缺陷。